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全部 30分類詞匯 3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上果
(1).亦作“ 上菓 ”。精美的果品。 漢 班固 漢武帝內(nèi)傳:“ 王母 自設天廚,真妙非常。豐珍上果,芳華百味。” 明 湯顯祖 《匡山館賦為友人豫章胡孟弢作》:“朝飢則 平湖 上菓,瞑暗則 彌山 佛燈。”
(2).佛家語。猶言正果。 北齊 魏收 《繕寫三部一切經(jīng)愿文》:“用此功德,心若虛空;以平等施,無思不洽;藉我愿力,同登上果?!?/div>
《漢語大詞典》:九居
佛家語。即欲界一處,色界四處,無色界四處。佛教謂眾生輪回之地,凡三界九處。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七識迭用,九居屢遷?!?/div>
《漢語大詞典》:信力
佛家語。謂信仰之力。 南朝 陳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慧心開發(fā),信力明悟,各捨泉貝,共成福業(yè)?!?唐 李邕 《國清寺碑序》:“護法陰騭而扶持,信力潛運而平正?!?/div>
《國語辭典》:傍生  拼音:páng shēng
佛教用語。佛學上指三惡道中的畜生道。也作「旁生」。
《漢語大詞典》:佛法僧
(1).佛家語。佛經(jīng)稱佛、法、僧為三寶。參見“ 三寶 ”。
(2).鳥綱,佛法僧科,佛法僧屬各種的通稱。舊亦稱同科的三寶鳥為佛法僧。我國有藍胸佛法僧和棕胸佛法僧,分布在 新疆 西部和 四川 、 云南 一帶。
《國語辭典》:三寶(三寶)  拼音:sān bǎo
1.三種寶貴的事物?!独献印返诹哒拢骸肝矣腥龑?,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埂读w。卷一。文韜。六守》:「太公曰:『大農(nóng)、大工、大商,謂之三寶。』」
2.佛教以佛陀是佛寶,佛的教法是法寶,出家團體為僧寶,此三者能令人止惡、行善、離苦、得樂,極為尊貴,故稱為「三寶」?!顿t劫經(jīng)》卷一:「敬三寶本決眾疑網(wǎng),奉行慇勤而不休廢?!鼓铣?。王琰《冥祥記。陳秀遠》:「少奉三寶,年過耳順,篤業(yè)不衰?!?/div>
《漢語大詞典》:一際(一際)
(1).佛家語。謂彼此間無差別。大智度論卷十九:“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宋 延壽 宗鏡錄卷二二:“然法報雖分,真化一際?!?br />(2).謂一次遇合。 元 張養(yǎng)浩 《歸田》詩:“向來慳一際,今日幸四并。”
《漢語大詞典》:九漏
(1).佛家語。指由身、口、意所造惡業(yè)而產(chǎn)生的種種煩惱。九,九穴(眼、耳、鼻、口及兩便);漏,煩惱的異稱。 唐 張說 《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心洞九漏,懸解先覺?!?br />(2).笛子的別名。 元 楊維楨 《內(nèi)人吹篴詞為顧瑛題盛子昭畫》詩:“美人何處竊九漏,耳譜亦解傳《伊》《涼》?!?元 張憲 《鐵笛道人遺篳篥》詩之五:“不似酒邊呼 李袞 ,靜攜九漏月中吹?!?/div>
《國語辭典》:十二支  拼音:shí èr zhī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支。也稱為「十二子」。
《國語辭典》:干支  拼音:gān zhī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合稱為「干支」。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如:「舊時,人們習慣以干支紀日?!埂陡;萑珪?。卷一。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埂肚迨犯?。卷二四八。孫可望列傳》:「可望遂盡有云南,自號平東王,以干支紀年,鑄錢曰『興朝通寶』?!?/div>
《漢語大詞典》:阇提
佛家語。梵語{Jāti}的音譯?;?。即“金錢花”
《國語辭典》:中千世界  拼音:zhōng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觀中,以須彌山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四天下為一小世界,合一千個小世界為小千世界,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堕L阿含經(jīng)》卷一八:「如一小千世界,爾所小千千世界是為中千世界?!?/div>
《國語辭典》:三千大千世界  拼音: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古印度的宇宙觀,后影響佛教,成為佛教的宇宙觀。其說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郭,同一日月所照的空間,稱為「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大千世界」。因一個大千世界是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組成,故稱為「三千大千世界」。簡稱為「大千」。
《國語辭典》:一口吸盡西江水(一口吸盡西江水)  拼音: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襌宗比喻融貫萬法。《五燈會元。卷三。龐蘊居士》:「后參馬祖,問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皇坑谘韵骂D領玄旨?!?/div>
《漢語大詞典》:互跪
佛家語。謂兩膝交換而跪。《大藏經(jīng)·釋氏要覽》卷中:“ 天竺 之儀也。謂左右兩膝互跪著地,故釋子皆右膝。若言胡跪,音訛也?!?/div>
《國語辭典》:不二法門(不二法門)  拼音:bù èr fǎ mén
1.到達絕對真理的方法?!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中》:「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br />2.唯一的方法?!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高@是專制國的不二法門,現(xiàn)在俄國何嘗不是如此?!挂沧鳌覆欢T」。
《國語辭典》: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拼音:bù kě sī yì
1.在直觀中才能證悟的真理或境界?!洞蠓綇V佛華嚴經(jīng)》卷六○:「種種臺榭,不可思議,皆于岸上,次第行列?!?br />2.無法想像,難以理解。含有神秘奧妙,出乎常情之意。《老殘游記》第三回:「此人名震一時,恐將來果報也在不可思議之列!」
《漢語大詞典》:上根大器
佛家語。具上等根器者。亦泛指天資、才能極高的人。 宋 張商英 《護法論》:“在圣則為大乘菩薩,在天則為釋梵王,在人則為帝王公侯。上根大器,功成名遂者,在僧俗中亦必宿有靈骨?!?明 李贄 《答周柳塘書》:“果有上根大器,默會深契, 山農(nóng) 亦未始不樂也?!眳⒁姟?上根 ”。
《漢語大詞典》:上根
(1).佛家語。上等根器。指對佛法的領悟程度屬于上等。魏書·釋老志:“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修六度?!?宋 陳善 捫虱新話·韓文公與大顛論佛法:“今 大顛 與首座侍者三人,互相引發(fā),皆迥絶言議之表,所謂為上根者説大乘法因果報應,文字語言固不論也?!?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二出:“下方有個 金嬰 ,雖在塵世,卻有上根,他妻子 鐘氏 ,原是 靈山 上一個比丘尼?!?br />(2).指具有上等根器的人。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就三周而論,為上根説法,授上根記,初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