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1328,分89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肉身
禁戒
祖堂
在家僧
北宗
三多
沒字
善友
前資
異相
戒香
賢首
羯磨
三會
圣法
《國語辭典》:肉身  拼音:ròu shēn
父母所生的身軀。《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上》:「羅漢曰:『凡俗肉身,上之不得。請上沉香座?!弧?/div>
《國語辭典》:禁戒  拼音:jìn jiè
刑法規(guī)定非法施打毒品、吸食迷幻藥或酗酒的人,得令入相當(dāng)處所,如煙毒勒戒所、公私立醫(yī)院等專門機(jī)構(gòu),施以勒戒,稱為「禁戒」。
《漢語大詞典》:祖堂
(1).佛教祀祖師之堂。 五代 齊己 《寄武陵微上人》詩:“善卷臺邊寺,松筠遶祖堂?!?明 胡玉昆 有《祖堂》云:“一領(lǐng)袈裟掛屋西,相傳一祖鑿幽棲。山留雨露滋薇蕨,寺儼 羲皇 絶鼓鼙。”
(2).祭祀祖先的廳堂。 王魯彥 《開門炮》:“送年是最敬虔的事。那一天……我老是睡眼蒙矓?shù)卦谧嫣玫慕怯缋锇蛋档膽?zhàn)慄著?!?/div>
《漢語大詞典》:在家僧
特指 宋 黃庭堅(jiān) 。戲稱持戒謹(jǐn)嚴(yán)的佛教居士。 宋 蘇軾 《和黃魯直食筍次韻》:“一飯?jiān)诩疑?,至樂甘不壞?!?宋 黃庭堅(jiān) 《謝楊履道送銀茄》詩之三:“ 戎州 夏畦少蔬供,感君來飯?jiān)诩疑??!?許尹 注:“《集福德三昧經(jīng)》曰:‘若有菩薩作是三昧,雖在家,當(dāng)説是人名為出家?!?山谷 持律頗嚴(yán),故自謂在家僧。”
《國語辭典》:北宗  拼音:běi zōng
1.佛教、道教、畫派皆分南、北二宗。參見「南北宗」條。
2.山水畫家宗派之一。參見「北宗畫法」條。
《國語辭典》:三多  拼音:sān duō
1.多福、多壽、多男子的祝頌之辭。語本《莊子。天地》:「華封人曰:『嘻,圣人!請祝圣人,使圣人壽。』堯曰:『辭』?!菏故ト烁??!粓蛟唬骸恨o』。『使圣人多男子?!粓蛟唬骸恨o』。」
2.作文三要事:多看、多做、多商量。宋。陳師道〈后山詩話〉:「永叔謂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也?!?br />3.學(xué)者的三件要事:看讀多,持論多、著述多?!锻ㄋ拙?。祝誦》引《玉海》:「楊文莊公言曰:『學(xué)者當(dāng)取三多,乃看讀多,持論多,著述多也?!弧?/div>
《漢語大詞典》:沒字
(1).見“ 沒字碑 ”。
(2).指佛教禪宗的不立文字。 明 徐渭 《玉禪師》第一出:“謗 達(dá)摩 單傳沒字,又面壁九年?!?/div>
《國語辭典》:沒字碑(沒字碑)  拼音:méi zì bēi
沒有刻文字的石碑。比喻人徒具儀表而沒有學(xué)問?!缎挛宕?。卷二八。唐臣傳。任圜傳》:「天下皆知崔協(xié)不識文字,而虛有儀表,號為『沒字碑』?!埂赌鹾;ā返诙换兀骸负脹]來由!給這沒字碑,攪這半天兒?!?/div>
《漢語大詞典》:善友
(1).友善,引為友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安平 趙孔曜 ,薦 輅 於 冀州 刺史 裴徽 …… 徽 於是辟為文學(xué)從事,引與相見,大善友之?!?br />(2).指交好友朋。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nóng)書》:“ 性農(nóng) 非有求託於 吉安 者,非假光寵於 吉安 者,其親賢善友,而欲偕之於道,素意固然也?!?br />(3).指佛教教友。《海龍王經(jīng)》卷一:“初夜后夜,常觀精進(jìn),敬重善友,志懷羞恥,常以大哀護(hù)於一切?!?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駕言追善友,回輿尋勝緣?!?宋 秦觀 《法云寺長老然香會疏文》:“肆求善友,同結(jié)勝緣?!?/div>
《漢語大詞典》:前資(前資)
(1).古代稱已去職的官員。 元 李翀 日聞錄:“前資本 唐 人仕宦者已去官之稱?!?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指摘科場:“酉子二科副考,初係陪推,俱越前資數(shù)人,久不奉旨,比入闈之夕始下,則已不及辭矣?!眳⒁姟?前資官 ”。
(2).佛教寺院稱曾任副寺以下東序之職而退休者。
《漢語大詞典》:前資官(前資官)
(1).古稱已去職之官。 唐 常袞 《大歷五年大赦天下制》:“內(nèi)外文武官及前資官六品以下,并草澤中有碩學(xué)專門,茂才異等,智謀經(jīng)武,諷諫主文者,仰所在州府觀察牧宰,精求表薦?!?br />(2).指曾在前朝任職的官員。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國初尚多前資官,今《閤門儀制》尚有見任、前任節(jié)度、防御、團(tuán)練使?!?/div>
《國語辭典》:異相(異相)  拼音:yì xiàng
1.奇特異常的相貌。多指命運(yùn)非凡之相。宋。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九:「汝有異相,當(dāng)為百日偏霸之主,何自在此?」
2.佛教用語:(1)謂不同的特徵?!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下。見阿柹佛品第十二》:「不一相,不異相?!?2)個(gè)自的特徵。《中論》卷一:「若染及染者,先各成異相?!?/div>
《漢語大詞典》:戒香
佛教謂戒律能滌除塵世的污濁,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南朝 齊 張公禮 《龍藏寺碑》:“戒香恒馥,法輪常轉(zhuǎn)。” 唐 司空圖 《為東都敬愛寺講律僧惠確化募雕刻律疏》:“啟祕藏而演毗尼,熏戒香以消煩惱?!?明 屠隆 《曇花記·郊行卜佛》:“遠(yuǎn)望玉毫光,禮慈容,拈戒香,良人汗漫游禽尚,何曾裹糧,蕭條布裳。”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曾染戒香消俗念,莫又多情?!?/div>
《漢語大詞典》:賢首(賢首)
(1).佛教菩薩名。《華嚴(yán)經(jīng)·如來名號品》:“上方過十佛剎微塵數(shù)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彼有菩薩名 賢首 ?!?br />(2). 唐 代高僧 法藏 , 西域 康居 人。為華嚴(yán)宗的創(chuàng)立者。通稱 賢首大師 。 唐 澄觀 《華嚴(yán)經(jīng)疏鈔懸談》卷二五:“神光入宇者,即 法藏 和尚,字 賢首 ,俗姓 康 氏, 康居國 人?!?清 錢謙益 《蕭伯玉墓志銘》:“通曉佛法,精研性相,《起信》則截流 賢首 ,《惟識》則穿穴 窺基 ?!?/div>
《國語辭典》:羯磨  拼音:jié mó
僧團(tuán)依照戒律的規(guī)定,處理僧侶個(gè)人或僧團(tuán)事務(wù)的各種活動(dòng)。為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為「業(yè)」或「辦事」。羯磨和業(yè)梵語雖同一字,但在漢譯佛典中不只是音譯和意譯的差別,用法也不同。如:「懺悔羯磨」、「受戒羯磨」。
《漢語大詞典》:三會(三會)
指 彌勒佛 的三次說法大會。佛教稱兜率天彌勒降生 翅頭末城 ,學(xué)道成佛,在 華林園 龍華樹下開三次法會。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三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見《彌勒下生經(jīng)》。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三會濟(jì)濟(jì), 華林 之道未孚;千尺嚴(yán)嚴(yán), 穰佉 之化猶遠(yuǎn)?!?/div>
《漢語大詞典》:圣法(聖法)
(1).圣人的法則。莊子·胠篋:“殫殘?zhí)煜轮シ?,民始可與論議?!?span id="uu2zw1c" class="book">《后漢書·儒林傳論》:“然所談?wù)呷柿x,所傳者圣法也。故人識君臣父子之綱,家知違邪歸正之路?!?章炳麟 《菌說》:“白人果有大同之志,博施濟(jì)眾之仁,能勝於黃人也?惟其智勇能竊圣法焉爾?!?br />(2).指皇帝所制定的法令。即封建時(shí)代的國法。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圣法初興,清理疆內(nèi),外誅暴彊?!?span id="mo3f2w2" class="book">《漢書·五行志中之下》:“如令陛下覺寤,懼大禍且至身,深責(zé)臣下,繩以圣法,臣 音 當(dāng)先受誅,豈有以自解哉!”
(3).佛教對佛法之稱。《涅槃經(jīng)·圣行品七之一》:“以何等故名佛菩薩為圣人耶?如是等人有圣法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