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甘泉涌
泄井
疏勒出飛泉
耿恭禱泉
廣利開泉
佩刀刺山
疏勒乏水源
相關(guān)人物耿恭(字伯忠)
《藝文類聚》第九卷〈水部下·泉〉~65~
《東觀漢記》曰:耿恭為校尉,居疏勒。匈奴來攻,城中穿井十五丈無水。恭曰:「聞二師將軍,拔佩刀刺山,而飛泉出。今漢德神靈,豈有窮乎?」乃正衣服,向井拜,為吏請禱。有頃,井泉濆出。
《后漢書》卷十九〈耿弇列傳·(國弟子)耿恭〉~72~
明年三月,北單于遣左鹿蠡王二萬騎擊車師。恭遣司馬將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騎多,皆為所歿。匈奴遂破殺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戰(zhàn),以毒藥傅矢。傳語匈奴曰:「漢家箭神,其中瘡者必有異。」因發(fā)彊弩射之。虜中矢者,視創(chuàng)皆沸,遂大驚。會天暴風(fēng)雨,隨雨擊之,殺傷甚眾。匈奴震怖,相謂曰:「漢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恭以疏勒城傍有澗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據(jù)之。七月,匈奴復(fù)來攻恭,恭募先登數(shù)千人直馳之,胡騎散走,匈奴遂于城下?lián)斫^澗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而飲之。恭仰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鼓苏路蚓侔?,為吏士禱。有頃,水泉奔出,眾眾皆稱萬歲。乃令吏士揚(yáng)水以示虜。虜出不意,以為神明,遂引去。
例句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潁川空使酒。
耿恭拜出井底水,廣利刺開山上泉。
拜井開疏勒,鳴桴動密須。
泄井懷邊將,尋源重漢臣。
典故 呂刀
寶刀贈
呂虔佩刀
虔收宰相刀
識佩刀
重佩刀
寶刀世載
傳家寶刀
佩刀世三公
尚書佩刀
王祥貽刀
貽佩刀
玉祥得佩刀
宰相刀
相關(guān)人物呂虔
王祥
王覽
參考典故王祥
《晉書》卷三十三〈王祥列傳·(弟)王覽〉~99~
初,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謂祥曰:「茍非其人,刀或?yàn)楹?。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瓜楣剔o,強(qiáng)之乃受。祥臨薨,以刀授覽,曰:「汝后必興,足稱此刀。」覽后奕世多賢才,興于江左矣。
《藝文類聚》卷六十〈軍器部·刀〉~083~
《晉中興書》曰:初魏徐州刺史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謂別駕王祥曰:「茍非其人,刀或?yàn)楹?,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span>
例句
望有經(jīng)綸釣,虔收宰相刀。
不愧寶刀贈,維懷瓊樹枝。
嘗聞寶刀贈,今日奉瓊琚。
竟與尚書佩,遙應(yīng)天子提。
自蒙半夜傳衣后,不羨王祥得佩刀。
知君先負(fù)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
王粲暫停筆,呂虔初佩刀。
前軍蘇武節(jié),左將呂虔刀。
佩刀成氣象,行蓋出風(fēng)塵。
謝朓出華省,王祥貽佩刀。
吳中舊侶君先貴,曾憶王祥與佩刀。
典故 佩牛
鑄農(nóng)器
犢佩
刀買犢
銷兵鑄農(nóng)器
渤海賣刀劍
戴牛佩犢
刀換犢
賣腰間劍
腰下牛閑
持刀買黃犢
黃犢無人佩
龍泉候買牛
買牛捐寶劍
賣刀耕隴上
賣刀收繭栗
賣劍渤海
賣劍買牲
佩刀買犢
佩劍博牛羊
勸買耕牛
腰無犢
鋤犁化刀劍
帶牛
刀劍化耕蠶
龔牛
解劍換牛
令人買牛
買牛捐三尺
憑劍換牛
腰劍不換牛
易牛以劍
相關(guān)人物龔遂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龔遂傳〉~3639~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馀,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nèi)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yuǎn),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顾煸唬骸赋悸勚蝸y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股显S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dú)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盜賊于是悉平,民安土樂業(yè)。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yǎng)焉。遂見齊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wù)農(nóng)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困實(shí)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shí)。獄訟止息。
簡釋
佩犢:喻棄官務(wù)農(nóng)。宋蘇軾《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斬蛟刺虎老無力,帶牛佩犢吏所訶?!?/p>
賣劍買牛:喻重本務(wù)農(nóng)。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五首》之五:“賣劍買牛吾欲老,殺雞為黍子來無?”
犢佩:指佩帶刀劍,或指棄農(nóng)背本。來蘇軾《次韻聰上人見寄》:“歸心忘犢佩,生術(shù)寄羊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