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金壇(金壇)
(1).道教供奉神仙的壇。 南朝 梁 范云 《答句曲陶先生》詩:“石戶棲千秘,金壇謁九仙?!?南朝 梁 沈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啟玉笈之幽文,貽金壇之妙訣?!?span id="yha1gli" class="book">《舊唐書·隱逸傳·白履忠》:“非夫得秘訣於金壇,受幽文於玉笈,其孰能與此乎!”
(2).拜將的壇。 唐 楊炯 《上騎都尉高則神道碑》:“猛將分麾,受律於金壇之下?!?唐玄宗 《錢王晙巡邊》詩:“金壇申將禮,玉節(jié)授軍符。”
(3). 句曲山 山洞,道書所稱洞天福地之一。在 江蘇省 金壇縣 。云笈七籤卷二七:“第八 句曲 山洞,周迴一百五十里,名曰 金壇 華陽 之洞天?!?/div>
《國語辭典》:奉祀  拼音:fèng sì
祭祀?!稘h書。卷九五。南粵傳》:「乃為佗親冢在真定置守邑,歲時奉祀?!?/div>
《漢語大詞典》:秪應(秪應)
同“ 祗應 ”。 供奉,當差。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那四司六局秪應供過的人,都在堂下,甚次第?!?/div>
分類:供奉當差
《國語辭典》:影堂  拼音:yǐng táng
1.奉祀祖先遺像的地方。唐。杜光庭 題本竹觀詩:「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澗水潺潺?!埂队魇烂餮?。卷二四。楊思溫燕山逢故人》:「門上有面牌寫道:『韓國夫人影堂』?!?br />2.禪宗稱供奉佛祖畫像的地方。唐。雍陶 宿大徹禪師故院詩:「秋磬數(shù)聲天欲曉,影堂斜掩一燈深?!固?。陳鴻《東城老父傳》:「順宗在東宮,舍錢三十萬,為昌立大師影堂及齋舍?!?/div>
《國語辭典》:養(yǎng)神(養(yǎng)神)  拼音:yǎng shén
休養(yǎng)精神?!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氣虛多驚,倦視綺羅,厭聞弦管,思欲靜坐養(yǎng)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園中?!埂都t樓夢》第五五回:「依我說,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靜些養(yǎng)神罷了,何苦只要操心。」
《國語辭典》:佛堂  拼音:fó táng
供奉佛像以供誦經(jīng)膜拜的廳堂。
《國語辭典》:大殿  拼音:dà diàn
1.封建王朝舉行慶典,接見大臣或使臣等的宮殿。
2.寺廟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隨班(隨班)
謂依照官位等次入朝供奉。宋史·職官志二:“初除説書二人,皆以隱逸起, 蔡崈 、 呂瓘 ,仍遂其性,詔以士服隨班朝謁入侍?!?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朝朝宿衛(wèi),早早隨班?!?span id="gmj4khe" class="book">《紅樓夢》第五八回:“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div>
《漢語大詞典》:石龕(石龕)
供奉神像或神主的小石閣。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從此南入谷七里,又屆一祠,謂之‘石養(yǎng)父母’,石龕木主存焉。” 南朝 梁簡文帝 《為人造丈八夾紵金薄像疏》:“明鏡石龕,獨徘徊於留影?!?唐 戴叔倫 《游少陵寺》詩:“石龕苔蘚積,香徑白云深?!?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史·外國傳六·高昌》:“次歷 阿墩族 ,經(jīng) 馬騣山 望鄉(xiāng)嶺 ,嶺上石龕有 李陵 題字處。”
《漢語大詞典》:修奉
修繕供奉。東觀漢記·光武紀:“宜以時修奉 濟陽 城陽縣 堯帝 之冢?!?span id="qbcpmwg" class="book">《晉書·禮志上》:“司徒 荀組 據(jù) 漢獻帝 都 許 即便立郊,自宜於此修奉?!?span id="bq69bll"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六》:“祖宗陵寢久淪異域,今 金國 既割還故地,便當遣宗室使相與臣僚前去修奉灑掃?!?/div>
分類:修繕供奉
《漢語大詞典》:寶香(寶香)
(1).供奉神佛所燒的香。《華嚴經(jīng)·十回向品》:“阿僧祇寶香,其香普熏一切世界?!?span id="ywgd6an"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和尚欲得阿孃出,不如歸家燒寶香?!?元 陳旅 《送李盤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詩:“琮玉禮神通景氣,寶香隨地結(jié)晴嵐?!?br />(2).熏香的美稱。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建康史帥致道席上賦》詞:“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 清溪 笛?!?清 龔自珍 《導引曲》:“無情緒,無情緒,寂寞掩重門。銀蠟心多才有淚,寶香字斷更無痕,梨花浸黃昏?!?/div>
《國語辭典》:神位  拼音:shén wèi
設置供祭祀的祖先神主,及一切作為祭祀的牌位?!吨芏Y。春官。小宗伯》:「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若是我的侄兒,我先拿他在祠堂里祖宗神位前先打幾十板子才好!」也稱為「神主」。
《漢語大詞典》:迎奉
謂迎接供奉。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福州 啟運宮 ,在 開元寺 ,有七祖御容塑像,乃西京陵寢之舊。南渡之初,迎奉于此?!?/div>
分類:迎接供奉
《漢語大詞典》:長入(長入)
指常在皇帝左右供奉的樂工。 唐 崔令欽 教坊記:“諸家散樂,呼天子為‘崖公’,以觀喜為‘蜆斗’,以每日長在至尊左右為‘長入’。” 唐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 崇 因長入人 許小客 求教坊判官,久之未敢奏?!?/div>
《漢語大詞典》:六尚
(1).掌宮廷供奉之官的總稱。 秦 始置六尚,曰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書,掌諸供奉。 隋 之六尚屬殿內(nèi)省,曰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 唐 改殿內(nèi)省為殿中省,所屬六尚與 隋 同。 宋 殿中省無尚乘,另設尚醖,亦為六尚。 唐 陳子昂 《為武奉御謝官表》:“伏奉某月日詔書,以臣為尚食奉御,肅恭休命,祗拜寵章……臣聞瑤庭任切,攸稱六尚之榮;玉食禮尊,實總八珍之貴?!?唐 白居易 《韓萇授尚輦奉御制》:“局分六尚,職奉七輦;茲惟優(yōu)秩,列在通班?!眳㈤?span id="nkqnby5" class="book">《通典·殿中監(jiān)》注引《漢儀注》宋書·百官志上、新唐書·百官志二宋史·職官志四。
(2). 隋 唐 始于宮中設女官六尚: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以掌宮掖之政。 宋 蘇軾 《故尚宮趙氏可特贈郡君制》:“先朝差擇女士,以輔陰教,侍御左右,罔匪淑人。矧茲六尚之選,必備四教之法,奄焉淪喪,宜極哀榮。”參閱隋書·后妃傳序、新唐書·百官志二
(3). 隋 以后中央機構(gòu)設六部尚書,總稱六尚。 隋 江總 《讓吏部尚書表》:“竊以 漢 置五曹,方今六尚; 魏 隆八凱,擬古六卿?!眳⒁姟?六部 ”。
《國語辭典》:六部  拼音:liù bù
古代官制吏、戶、禮、兵、刑、工部的總稱?!毒劳ㄑ浴>矶?。玉堂春落難逢夫》:「車馬喧闐,盡六部九卿之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