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附鳳(附鳳)
語本后漢書·光武帝紀(jì)上:“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從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jì)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焙笠蛞浴案进P”指依附帝王以成就功業(yè)。 唐 黃滔 《代鄭郎中上興道鄭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雖登龍羣彥,同載丘山,而附鳳一心,偏投膠漆。”資治通鑒·后周世宗顯德三年:“臣紹襲先業(yè),奄有 江 表,顧以瞻烏未定,附鳳何從!”
《漢語大詞典》:相附
互相依附;結(jié)合。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huì):“原始要終,疎條布葉,道味相附,懸緒自接。”
《漢語大詞典》:依僧
指依附佛門。 唐 韋應(yīng)物 《題從侄成緒西林精舍書齋》詩:“慕 謝 始精文,依僧欲觀妙?!?宋 劉攽 中山詩話:“ 王丞相 嗜諧謔。一日,論沙門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對(duì)曰:‘急則抱佛腳?!?/div>
分類:依附佛門
《國語辭典》:附和  拼音:fù hè
1.自己毫無定見,隨他人意見或行動(dòng)而同聲應(yīng)和。《古今小說。卷四○。沈小霞相會(huì)出師表》:「或時(shí)唾罵嚴(yán)賊,地方人等齊聲附和?!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改闳绾蔚垢胶推鹦曼h來?索性要開學(xué)堂了?!?br />2.依附勾結(jié)。宋。葉適國子監(jiān)主簿周公墓志銘〉:「聲連勢(shì)合,附和傾朝廷?!埂睹魇?。卷一七九。列傳。鄒智》:「李林甫、牛仙客與高力士相附和,而唐政不綱?!?br />3.響應(yīng)、追隨。如:「許多同儕都附和他的政策主張。」
《漢語大詞典》:附托(附託)
(1).依附寄托。韓非子·詭使:“而士卒之逃事狀匿附託有威之門以避傜賦而上不得者萬數(shù)?!?span id="fpwe94y" class="book">《北齊書·馮子琮傳》:“ 和士開 居要日久, 子琮 舊所附託,卑辭曲躬,事事諮稟?!?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譏謔:“ 吳中 一士人,曾為轉(zhuǎn)運(yùn)司別試解頭,以此自負(fù),好附託顯位。”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三節(jié):“那時(shí)候,由于豪門大族壟斷了察舉制度,許多人為了尋找做官的途徑,多愿附托有權(quán)勢(shì)的名門望族?!?br />(2).假借,憑借。 宋 洪邁 《夷堅(jiān)志補(bǔ)·鬼國母》:“今夕除靈,故設(shè)水陸做道場(chǎng)追薦,何得在此?莫是別有強(qiáng)魂附託邪!” 明 唐順之 《贈(zèng)蔡年兄道卿序》:“百家眾藝,莫不皆有可喜可慕,而皆可以附託圣賢之道。” 清 惲敬 《讀〈孟子〉一》:“雖然,圣賢之學(xué)有所自則可矣,若一一比之,不為后世附託而無實(shí)者開一徑歟?”
(3).委托,囑托。 清 杜岕 《秋日登長干九層塔》詩:“ 康僧 舍利來,附託獻(xiàn)多寶?!?/div>
《國語辭典》:附炎  拼音:fù yán
燈蛾的別名。參見「燈蛾」條。
《漢語大詞典》:影從(影從)
如影隨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隨。 晉 袁宏 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中:“如此,則無交兵,守?zé)o堅(jiān)城,不招必影從。”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三:“天下忠義之士,必云合而影從。” 郭沫若 《羽書集·發(fā)揮大無畏精神》:“必須先有誠意,然后工作方能得心應(yīng)手;必須先能見重,然后對(duì)象方能響應(yīng)影從。”
《漢語大詞典》:親附(親附)
親近依附。《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 漢 鄭玄 注:“親,謂使之相親附。”《淮南子·兵略訓(xùn)》:“羣臣親附,百姓和輯,上下一心,君臣同力?!?宋 曾鞏 《熙寧轉(zhuǎn)對(duì)疏》:“近者使之親附,遠(yuǎn)者使之服從?!?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 彭述文 ﹞提倡革命閱十年,地望益高,而親附蓋寡?!?/div>
《漢語大詞典》:景附
如影附身。比喻依附密切。漢書·敘傳上:“其餘猋飛景附,煜霅其間者,蓋不可勝載?!?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謀?!?清 曾國藩 《送唐先生南歸序》:“每一先生出,則有黨徒景附?!?/div>
《國語辭典》:趨附(趨附)  拼音:qū fù
趨承附隨。《宋史。卷三四七。李昭??傳》:「與今之人友,或趨附而陷于禍,吾寧與十者友,久益有味也?!?/div>
《漢語大詞典》:式憑(式憑)
亦作“ 式凴 ”。 依靠,依附。明史·李賢傳:“此 堯 舜 用心也,天地祖宗實(shí)式憑之?!?清 趙翼 《哭偉兒》詩:“仿佛幽魂尚式凴,微風(fēng)入戶閃孤燈?!?/div>
分類:依靠依附
《國語辭典》:倚傍  拼音:yǐ bàng
1.取法、承襲。《晉書。卷七六。王廙傳》:「公阿衡皇家,便當(dāng)倚傍先代耳?!?br />2.依靠?!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假如那王孫公子倚傍著祖宗勢(shì)耀,頂戴著先人積攢下的錢財(cái),不知稼穡,又無甚事業(yè),只圖快樂,落得受用?!?/div>
《漢語大詞典》:歸倚(歸倚)
歸向,依附。漢書·谷永傳:“百官庶事無所歸倚?!?/div>
分類:歸向依附
《漢語大詞典》:迷迷
(1).迷惑。《韓詩外傳》卷五:“耳不聞學(xué),行無正義,迷迷然以富利為隆,是俗人也?!?br />(2).模糊不明貌。 唐 李賀 《公無出門》詩:“天迷迷,地密密。” 唐 司空?qǐng)D 《春愁賦》:“燕泥滴滴而簷壞,蛛網(wǎng)迷迷而帳空?!?br />(3).迷迷糊糊,神志不清。《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兩日迷迷不好,正在這里害酒?!?br />(4).依附貌。 清 張岱 陶庵夢(mèng)憶·龍山放燈:“又如 隋煬帝 夜游傾數(shù)斛螢火於山谷間,團(tuán)結(jié)方開,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
(5).笑貌。迷,用同“ 瞇 ”。 葉圣陶 《潘先生在難中》一:“他作舉杯就口的樣子,迷迷地笑著。” 沈從文 《邊城》十九:“想起二老說的話,不由得迷迷的笑著。”
《國語辭典》:附著  拼音:fù zhuó
依附、黏著?!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迫脅諸小種,附著者稍眾,莫須之屬不輕得離也。」《老殘游記》第一二回:「一面走著,覺得臉上有樣物件附著似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