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3詞典 6分類詞匯 127
《漢語大詞典》:存義(存義)
保全道義。《易·乾》:“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王弼 注:“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45775'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蜀志·楊戲傳》:“尚書清尚,勅行整身,抗志存義,味覽典文,倚其高風,好侔古人?!?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jié)哀?!?/div>
《漢語大詞典》:徇節(jié)(徇節(jié))
為保全節(jié)操而死。徇,通“ 殉 ”。《三國志·魏志·龐惪傳》:“昔 先軫 喪元, 王蠋 絶脰,隕身徇節(jié),前代美之?!?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jié)。”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十:“ 明 末一鉅公與 泰州 鄧孝威 漢儀 善, 明 亡, 孝威 諷其徇節(jié)?!?/div>
《國語辭典》:全民  拼音:quán mín
全體人民。如:「維護社會安全,打擊犯罪,須賴全民共同參與?!?/div>
《漢語大詞典》:全免
(1).使免于災禍而得以保全。后漢書·黨錮傳·何颙:“有被掩捕者,則廣設權(quán)計,使得逃隱,全免者甚眾?!?br />(2).全部免除。文獻通考·田賦二:“ 開皇 十二年詔, 河北 河東 ,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diào)全免?!?/div>
《漢語大詞典》:保完
保全無損。三國志·魏志·傅嘏傳:“今 權(quán) 以死,託孤於 諸葛恪 。若矯 權(quán) 苛暴,蠲其虐政,民免酷烈,偷安新惠……雖不能終自保完,猶足以延期挺命於深 江 之外矣?!?/div>
分類:保全無損
《漢語大詞典》:矜全
憐惜而予以保全。后漢書·馬融傳論:“夫事苦則矜全之情薄,生厚故安存之慮深?!?宋 曾鞏 《代宋敏求知絳州謝到任表》:“何僥冒之使然,實矜全之有自?!?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故敗則丁壯旄倪悉戮,獨處女被矜全,使侍房闥?!?/div>
《國語辭典》:保存  拼音:bǎo cún
保管收存,使事物、性質(zhì)、意義、作風等繼續(xù)維持下去,不受損害或發(fā)生變化?!赌鲜?。卷二六。袁湛傳》:「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性命,以為幸甚,不謂叨竊寵靈,一至于此。」
《漢語大詞典》:存本
(1).指存續(xù)國家正統(tǒng)。后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 東京 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懷感舊之哀。”
(2).謂保全根本。南史·隱逸傳上·顧歡:“今佛既東流,道亦西邁,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質(zhì)。然則道教執(zhí)本以領末,佛教救末以存本?!?/div>
《漢語大詞典》:全濟(全濟)
保全,救活。后漢書·獻帝紀:“詔曰:‘未忍致 汶 于理,可杖五十?!允侵?,多得全濟?!?span id="vxqnkhn" class="book">《周書·藝術(shù)傳論》:“ 姚僧垣 診候精審,名冠於一代,其所全濟,固亦多焉?!?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死家訴於主司,往往召 履霜 詳究,多所全濟?!?/div>
分類:保全救活
《漢語大詞典》:全宥
寬赦過錯或罪行,保全其生命。后漢書·方術(shù)傳下·華陀:“ 佗 方術(shù)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資治通鑒·宋太宗雍熙元年:“若命有司窮究,則 廷美 罪不容誅。朕止令居守 西洛 ,而 廷美 益怨望,出不遜語,始命遷 房陵 以全宥之。”
《漢語大詞典》:全交
謂保全、維護交誼或友情。禮記·曲禮上:“君子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孔穎達 疏:“若使彼罄盡,則交結(jié)之道不全,若不竭盡,交乃全也?!?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或人曰:‘敢問全交之道,可得聞乎?’”
《漢語大詞典》:全物
(1).完整的食物。莊子·人間世:“汝不知養(yǎng)虎者乎?不敢以生物與之,為其殺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與之,為其決之之怒也?!?br />(2).保全物類的生命。 唐 杜甫 《麂》詩:“亂世輕全物,微聲及禍樞?!?仇兆鰲 注:“亂世重殺物而輕全物,全乃全活之全。”
《漢語大詞典》:全養(yǎng)(全養(yǎng))
保全,養(yǎng)成。 宋 蘇軾 《乞罷稅務歲終賞格狀》:“若朝廷憫救風俗,全養(yǎng)士節(jié),即乞盡罷上件歲終支賞條貫?!?/div>
《漢語大詞典》:存志
(1).保全志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滍水:“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br />(2).寄托志向。 唐 韓愈 《荊潭裴均楊憑唱和詩序》:“乃能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huán),有唱斯和?!?/div>
《漢語大詞典》:擁全(擁全)
護衛(wèi)保全。三國志·魏志·陳矯傳“ 景初 元年薨,謚曰 貞侯 ”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矯 本 劉氏 子,出嗣舅氏而婚于本族。 徐宣 每非之,庭議其闕。 太祖 惜 矯 才量,欲擁全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