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戒牒  拼音:jiè dié
僧尼受大戒的憑證,上載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師名等。源于唐代。也稱為「度牒」。
《漢語大詞典》:除饉(除饉)
佛教語。指出家人。僧尼斷貪欲,除六情,故稱。 唐 玄應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三:“分別功德論云:‘世人飢饉於色欲,比邱除此愛饉之飢想,故名除饉也?!?span id="ezp3zjw"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一一六:“亦復如是,放大光明,以照諸冥,上曜諸天,五百除饉,變化俱然?!?/div>
《漢語大詞典》:鼓魚(鼓魚)
鼓和木魚。僧尼敲打的響器。 明 宋濂 《廣利禪寺碑銘》:“禪師起繼芳躅,益殫志慮,當鼓魚寂寥之時,熾然建立?!?/div>
《漢語大詞典》:偏衫
僧尼的一種服裝。開脊接領,斜披在左肩上,象袈裟之類的法衣。 宋 贊寧 《僧史略·服章法式》:“又 后魏 宮人見僧自恣,偏袒右肩,乃施一肩衣,號曰偏衫,全其兩扇衿袖,失祇支之禮,自 魏 始也。”《西游記》第三六回:“那眾和尚,真箇齊齊整整,擺班出門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著了偏衫?!?/div>
《漢語大詞典》:飯鼓(飯鼓)
寺院召僧尼進食之鼓聲。 宋 梅堯臣 《題松林院》詩:“木魚傳飯鼓,山衲見歸僧?!?/div>
《漢語大詞典》:僧首
管理一郡僧尼事務的僧官。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六:“﹝佛寺﹞ 隋 曰道塲, 唐 曰寺。本朝則大曰寺,次曰院。在法,寺有寺主,郡有僧首,總稱主首。”
《漢語大詞典》:袒服
即僧卻崎。僧尼五衣之一。為一種覆肩掩腋衣。 唐 時亦稱掩腋。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中國之所無,或得之於異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 天竺國 法,盡敬於所尊,表誠於神明,率皆袒服。所謂去飾之基者也?!?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一:“﹝ 董秀才 ﹞曰:‘但嘗遺一袒服?!∫曇?,穢而無縫。”參見“ 僧卻崎 ”。
分類:僧尼
《漢語大詞典》:僧卻崎
梵語的譯音。僧尼五衣之一。為一種覆肩掩腋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僧卻崎,覆左肩,掩兩腋,左開右合,長裁過腰?!痹ⅲ骸?唐 言掩腋。舊曰僧祇支,訛也?!?/div>
《國語辭典》:蓄發(fā)(蓄髮)  拼音:xù fǎ
留發(fā)。清。江藩《漢學師承記。卷四。武億》:「僧尼雖不解其說,然感其誠,皆蓄發(fā)還俗?!?/div>
《漢語大詞典》:法缽(法鉢)
僧尼用于化齋盛食的缽盂。白雪遺音·馬頭調·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經(jīng),使的奴家舌頭破,血染法鉢。”
《國語辭典》:具足戒  拼音:jù zú jiè
佛教戒律之一。指比丘戒和比丘尼戒?!端姆致伞肪砣模骸甘雷鸶姘㈦y:『不應授年未滿二十者具足戒?!弧购喎Q為「具戒」。
《漢語大詞典》:鍊指
束香于指,以火燒灼。為僧尼修煉苦行之一。 唐 李公佐 《謝小娥傳》:“ 小娥 厚貌深辭,聰敏端特,鍊指跛足,誓求真如。”
《漢語大詞典》:僧曹
管理僧尼事務的官員,由僧人擔任。魏書·釋老志:“下司因習而莫非,僧曹對制而不問。其於污染真行,塵穢練僧,薰蕕同器,不亦甚歟!”
《漢語大詞典》:缽錢(鉢錢)
布施僧尼的錢財。 宋 蘇轍 《楊惠之塑維摩像》詩:“真人遺意世莫識,時有游僧施鉢錢?!?span id="6gtj9oy" class="book">《宋史·宗室傳三·鎮(zhèn)王竑》:“妻 吳氏 為比丘尼,賜 惠浄法空太師 ,月給鉢錢百貫。”
《漢語大詞典》:褊衫
一種僧尼服裝。開脊接領,斜披在左肩上,類似袈裟。 元 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向年間為師父娘做滿月,賒了一副豬臟沒錢還他,把我褊衫都當沒了?!?清 褚人穫 《堅瓠四集·僧還俗》:“和尚討家婆,脫褊衫,著綺羅?!?/div>
《漢語大詞典》:齋經(jīng)(齋經(jīng))
僧尼吃齋前誦念的經(jīng)咒。《西游記》第二十回:“正説處,又見兒子拿將飯來,擺在桌上,道聲‘請齋’。 三藏 就合掌諷起齋經(jīn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