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1詞典 1分類詞匯 50
《漢語大詞典》:刺充
征調(diào)充任。宋史·兵志五:“乞令保毅軍已於丁數(shù)內(nèi)揀刺充義勇者,與免承認保毅?!?宋 李綱 《具荊湖南北路已見利害奏狀》:“不堪披帶出戰(zhàn),尚堪執(zhí)役之人,合刺充廂軍,分隸諸州?!?/div>
《漢語大詞典》:司宮
官名。主管宮內(nèi)之事,以閹人充任。儀禮·公食大夫禮:“司宮具幾與蒲筵常。” 鄭玄 注:“司宮,大宰之屬,掌宮廟者也。”左傳·昭公五年:“司宮射之,中目而死?!?楊伯峻 注:“ 梁履繩 補釋引《周氏附論》則云: 襄 九年 杜 解‘司宮,奄臣’,蓋內(nèi)官也。”
《漢語大詞典》:狗腳
(1).比喻聽命于人者。魏書·孝靜帝紀:“帝不悅,曰:‘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 文襄 怒曰:‘朕!朕!狗腳朕!’ 文襄 使 季舒 毆帝三拳,奮衣而出?!?br />(2).指充任傀儡君主。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銅雀灌硯》:“銘 興和 者曰:‘ 魏元 之東,狗腳於 鄴 。’” 魏元 ,指 三國 魏元帝 曹奐 。
《漢語大詞典》:大長秋(大長秋)
官名。 漢 置,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職掌為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顏師古 注:“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恒久之義,故以為皇后官名?!?/div>
《漢語大詞典》:朱儒
(1).身材特別矮小的人。《左傳·襄公四年》:“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使我敗於 邾 。” 杜預 注:“ 臧紇 短小,故曰朱儒?!?span id="1hlv1h7" class="book">《淮南子·說山訓》:“朱儒問天高於脩人,脩人曰:‘不知。’曰:‘子雖不知,猶近之於我?!史矄柺卤仂督??!?宋 王安石 《上執(zhí)政書》:“蓋聞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盡其材。” 清 黃遵憲 《新加坡雜詩》之五:“人奴甘十等,只愿朱儒飽?!?br />(2).古代權(quán)貴好以朱儒為倡優(yōu)取樂,故亦指朱儒中之充任優(yōu)伶、樂師者。漢書·徐樂傳:“﹝陛下﹞淫從恣之觀,極馳騁之樂自若。金石絲竹之聲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優(yōu)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br />(3).借指未成年的人。 漢 揚雄 《太玄·童》:“次七脩侏侏,比于朱儒?!?范望 注:“朱儒,未成人也。七雖長大而不學道,侏侏然若未成人也,故以朱儒為諭焉?!?br />(4).蹲跪在梁上短柱上的小木人。《淮南子·主術(shù)訓》:“巧工之制木也……脩者以為櫩榱,短者以為朱儒枅櫨。無大小脩短,各得其所宜?!?高誘 注:“朱儒,梁上戴蹲跪人也。”
《漢語大詞典》:五尚
指掌管帝王衣食起居的五種官職。一般以宦官充任。即尚食、尚冠、尚帳、尚衣、尚席。漢書·惠帝紀“宦官尚食比郎中”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尚,主也。舊有五尚。尚冠、尚帳、尚衣、尚席亦是?!?/div>
《國語辭典》:提鞋  拼音:tí xié
1.穿鞋時,舉起鞋后部,使鞋緊附于腳跟。
2.提著鞋子。如:「她的鞋跟斷了,只好提鞋走。」
3.比喻才能低,只能充任低微的職位。如:「因不斷進修、虛心學習,他已不再是昔日給經(jīng)理提鞋的少年?!?/div>
《國語辭典》:陰官(陰官)  拼音:yīn guān
1.幽冥之神稱為「陰官」。
2.司雨之神。唐。韓愈 郴州祈雨詩:「旱氣期銷蕩,陰官想駿奔?!?br />3.屬于皇后之官。《宋書。卷三九。百官志上》:「長秋者,以皇后陰官。秋者,陰之始。取其終而長,欲其久也?!?/div>
《漢語大詞典》:蒙瞽(矇瞽)
(1).蒙蔽。新唐書·哥舒翰高仙芝等傳贊:“ 玄宗 雖為左右蒙瞽,然荒奪其明亦甚矣?!?br />(2).昏暗不明。 郭沫若 《豕蹄·柱下史入關(guān)》:“我曉得曲所以求全,枉所以示直,所以我故作蒙瞽,以示彰明?!?br />(1).盲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矇瞽面墻而不悟, 離婁 照秋毫於百尋?!?金 王若虛 《謬誤雜辨》:“至於此類,如辨白黑矣。而鹵莽若是,其與矇瞽何異哉?” 清 顧炎武 《述古》詩之二:“后代尚清談,土苴斥 鄒 魯 。哆口論性道,捫籥同矇瞽?!?br />(2).樂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舊唐書·元稹傳:“日益月滋,有詩句千餘首。其間感物寓意,可備矇瞽之風者有之?!?清 錢謙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絕句》序:“吊古憂時,感嘆 天水 、 金源 遺跡,援筆屬和,情見乎辭,庶幾效矇瞽之義焉。” 章炳麟 《訄書·訂文》《正名雜義》:“其體廢於史官,其業(yè)存於矇瞽,繇是二雅踵起,藉歌陳政,同波異瀾,斯各為派別焉?!?/div>
《國語辭典》:矇瞍  拼音:méng sǒu
1.矇,有眼珠而看不見;瞍,沒眼珠?!覆夘ぁ怪该と恕!冻o。屈原。九章。懷沙》:「玄文處幽兮,矇瞍謂之不章?!?br />2.古代樂工多目盲,故稱樂工為「矇瞍」。《詩經(jīng)。大雅。靈臺》:「鼉鼓逢逢,矇瞍奏公?!?/div>
《國語辭典》:擔戴(擔戴)  拼音:dān dài
承當、負責。《儒林外史》第七回:「須要十分誠敬,若有些怠慢,山人就擔戴不起!」也作「擔待」。
《漢語大詞典》:考貢(考貢)
考試生員以備充任貢生。二刻拍案驚奇卷四:“此時家中官事未決,恰值宗師考貢?!?/div>
《國語辭典》:軍醫(yī)(軍醫(yī))  拼音:jūn yī
在軍中擔任治療傷病的醫(yī)務人員,其階級相當于陸??盏能姽匐A級。
《漢語大詞典》:宮卿
(1).即大長秋。皇后宮中的高級近侍。多由宦官充任。 唐 以后廢除。《后漢書·宦者傳序》:“ 鄭眾 得專謀禁中,終除大憝,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宮卿之位。” 李賢 注:“宮卿,謂為大長秋也。”參見“ 大長秋 ”。
(2).太子庶子。太子宮中的官。舊唐書·李綱傳:“ 令則 身任宮卿,職當調(diào)護,乃於宴座自比倡優(yōu),進淫聲,穢視聽?!?/div>
《漢語大詞典》:大長秋(大長秋)
官名。 漢 置,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職掌為宣達皇后旨意,管理宮中事宜。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將行, 秦 官。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大長秋,或用中人,或用士人?!?顏師古 注:“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恒久之義,故以為皇后官名?!?/div>
《漢語大詞典》:豐折(豐折)
清 乾隆 間定制:駐 藏 大臣及筆帖式,皆選京官充任,三年一調(diào);本俸仍在京支領(lǐng),入 藏 后,月給貼補折色銀,稱“豐折”。《衛(wèi)藏通志·條例·職掌》:“應支駐 藏 大臣兩衙門每月豐折加增及通譯口糧,共銀四百四十三兩零。又應支司員筆帖式二員,每月豐折、通事口糧,共銀八十五兩九錢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