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
詞典
12
分類詞匯
29
共2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天疾
娘胎
九素
秉賦
脫血
整形
偕生之疾
帕金森氏癥
肢體殘障
豁唇子
肺囊腫
先天說
化性起偽
良知良能
《國語辭典》:
天疾
拼音:
tiān jí
天生的殘缺?!豆攘簜鳌U压辍罚骸赣刑旒舱?,不得入乎宗廟?!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010' target='_blank'>孟郊 〈
勸善吟
〉:「天疾難自醫(yī),詩癖將何攻?!?/div>
分類:
先天
疾病
《國語辭典》:
娘胎
拼音:
niáng tāi
母體?!段饔斡洝返谝蝗兀骸肛毶徊m太保說,自出娘胎,就做和尚,更不曉得吃葷。」
分類:
母體
先天
固有
《漢語大詞典》:
九素
道教語。即先天九氣。道教認為天地混沌之時為先天,有玄、元、始三氣,三氣又各化生三氣,合成九氣,為萬物之源。素,本源。
《太清玉冊》
謂,先天九氣者:始氣生混混氣蒼,混氣生洞洞氣赤,洞氣生皓皓氣青;元氣生旻旻氣緑,旻氣生景景氣黃,景氣生遁遁氣白;玄氣生融融氣紫,融氣生炎炎氣碧,炎氣生演演氣黑。
《
云笈七籤
》
卷八:“太初,天中有華景之宮,宮有自然九素之氣,氣煙亂生,雕云九色,入其煙中者易貌,居其煙中者百變?!?宋
范成大
《白玉樓步虛詞》
:“九素煙中寒一色,扶闌四面是青冥。”
分類:
道教
道教語
先天
天地
混沌
《國語辭典》:
秉賦(秉賦)
拼音:
bǐng fù
人先天的性格、資質(zhì)和體魄?!都t樓夢》第六四回:「因?qū)氂袼匚舯x柔脆,雖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將茶連壺浸在盆內(nèi),不時更換,取其涼意而已?!挂沧鳌阜A賦」。
分類:
秉賦
承受
先天
繼承
資質(zhì)
《漢語大詞典》:
脫血
中醫(yī)病名。因先天稟賦不足,或思慮、勞倦、房事、酒食所傷,或慢性出血,以至真陰虧損,血??仗摱?。
《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血枯經(jīng)閉》
:“脫血過淫產(chǎn)乳眾,血枯漸少不行經(jīng)?!弊ⅲ骸笆а^多,面與爪甲之色俱淺淡黃白,乃脫血病也?!?/div>
分類:
中醫(yī)
中醫(yī)病名
病名
先天
稟賦
不足
思慮
勞倦
房事
酒食
所傷
《漢語大詞典》:
整形
通過外科手術(shù)使人體上先天的缺陷或后天的畸形恢復(fù)正常外形或生理機能。
分類:
外科手術(shù)
人體
先天
缺陷
后天
畸形
恢復(fù)
復(fù)正
正常
外形
生理
機能
《漢語大詞典》:
偕生之疾
先天之疾,與生俱來的疾病。
《
列子·湯問
》
:“今有偕生之疾,與體偕長;今為汝攻之,何如?”
分類:
先天
與生俱來
疾病
《國語辭典》:
帕金森氏癥
拼音:
pà jīn sēn shì zhèng
Parkinson's disease
一種因先天基因遺傳或后天環(huán)境毒物造成中腦多巴胺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化,所造成的運動與認知功能缺損。前項癥狀包括顫抖、軀體僵直、動作起始困難、臉部肌肉僵硬等;后項癥狀包括認知功能低下、情緒溝通障礙、社會退縮等。此病系由英國籍醫(yī)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最先提出。也稱為「巴金森氏癥」、「柏金森氏癥」。
分類:
種因
先天
基因
遺傳
后天
環(huán)境
毒物
造成
中腦
神經(jīng)系統(tǒng)
退化
《國語辭典》:
肢體殘障(肢體殘障)
拼音:
zhī tǐ cán zhàng
指先天、后天各種生理傷殘而產(chǎn)生的功能障礙。如小兒痲痹及其他意外傷害所造成的身體障礙。
分類:
先天
后天
種生
生理
傷殘
產(chǎn)生
功能
障礙
《國語辭典》:
豁唇子(豁唇子)
拼音:
huō chún zi
嘴唇先天缺裂的人。也稱為「豁子」、「豁嘴」。
分類:
嘴唇
先天
《國語辭典》:
肺囊腫(肺囊腫)
拼音:
fèi náng zhǒng
病名。肺部因先天發(fā)育不全或后天的病變,引起肺泡壁破壞或失去彈性,出現(xiàn)肺泡擴大,肺組織腫脹或充氣的一種病態(tài)狀況。
分類:
病名
先天
發(fā)育
不全
后天
病變
《國語辭典》:
先天說(先天說)
拼音:
xiān tiān shuō
康德的哲學學說。主張先天認識為可能的,又就可適用于對象之先天概念,與由適用此概念而生的原理,各從體系,排比整齊為十二范疇,而宇宙萬有皆自此演成。
分類:
康德
哲學
學學
學說
主張
張先
先天
認識
可能
《漢語大詞典》:
化性起偽(化性起僞)
謂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的人為。
《
荀子·性惡
》
:“故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 楊倞 注:“言圣人能變化本性,而興起矯偽也?!?span id="engh2a5" class="book">《
宋史·蔡元定傳
》:“ 元定 簡學者 劉礪 曰:‘化性起偽,烏得無罪!’未幾,果謫 道州 ?!?羅惇曧
《文學源流》
:“ 宋 儒排 荀子 性惡甚力,……其教人以變化氣質(zhì)為先,實暗用 荀子 化性起偽之意。”
分類:
先天
興起
后天
《國語辭典》:
良知良能
拼音: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天賦的善性知能。《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div>
分類:
唯心主義
哲學家
不學
學而
先天
判斷
是非善惡
能力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