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文耀
文彩光耀。后漢書·劉陶傳:“瞰三光之文耀,視山河之分流?!?/div>
分類:文彩光耀
《漢語大詞典》:賁寵(賁寵)
謂光耀恩寵。 唐 白居易 《杜式方可贈禮部尚書制》:“俾趨榮於八座,用賁寵於九原?!?宋 徐鉉 《大宋故天雄軍節(jié)度行軍司馬易府君神道碑》:“君恩賁寵,樂石刊銘?!?/div>
分類:光耀恩寵
《漢語大詞典》:文曜
(1).指日月星辰。以文彩光耀,故稱。晉書·天文志上:“文曜麗乎天,其動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br />(2).文星。 明 沈鯨《雙珠記·軍門優(yōu)恤》:“料應文曜未舒芒,可憐云翰不遂翱翔?!眳⒁姟?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狀。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南史·宋紀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為彗,入文昌,貫五車?!?br />(2).指星神。《楚辭·遠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并轂?!?br />(3).特指文昌宮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舊時傳說主文運,故俗又稱文曲星或文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稱文昌司命云。傅會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span id="wjnfth9" class="book">《平山冷燕》第一回:“前欽天監(jiān)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鴻儒為文明之助。”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狀元……珠聯(lián)璧合,名應文昌,非偶然也?!?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幼學》:“今之學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稱為天神?!眳⒁姟?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續(xù)新齊諧·牟尼泥:“生死隸東岳,功名隸 文昌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陰騭誦 文昌 ?!眳⒁姟?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禮闈通政本,文昌總國鈞?!?唐 韓愈 《舉韋顗自代狀》:“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舉, 顗 宜當之?!?前蜀 韋莊 《南省伴直》詩:“文昌二十四仙曹,盡倚紅簷種露桃?!?宋 蘇轍 《生日謝表》之二:“時當生育,情方切以懷親;職貳文昌,恩忽驚於捧詔?!眳⒁姟拔牟 ?。
(6).宮殿名。文選·左思〈魏都賦〉:“造 文昌 之廣殿,極棟宇之弘觀?!?張載 注:“ 文昌 ,正殿名也?!?南朝 梁 沈約 《八詠詩·解佩去朝市》:“講 金華 兮議 宣室 ,晝武帳兮夕 文昌 。” 唐 駱賓王 《疇昔篇》:“揮戈出武帳,荷筆入 文昌 ?!?/div>
《漢語大詞典》:赩赩
赤色光耀貌。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赩赩嶺丹,渾渾泉黑?!?宋 洪邁 《夷堅丁志·仙舟上天》:“舟徑由開處入,天即合無際,而開處尚赩赩如霞?!?/div>
《漢語大詞典》:赩然
(1).赤色光耀貌。 唐 岑參 《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未年三十已高位,腰間金印色赩然。”
(2).因羞慚或生氣而臉紅。新唐書·忠義傳上·夏侯端:“殺一義士,則四方解情,故亂臣賊子赩然疑沮而不得逞?!?清 龔自珍 《上大學士書》:“ 汪 到任日, 滿 侍讀探請意指, 汪 赩然曰:‘我外廷乎?’乃止。”
《漢語大詞典》:赩赫
(1).赤色光耀貌。文選·潘岳〈射雉賦〉:“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鰓?!?徐爰 注:“赩赫,赤色貌?!?南朝 梁 江淹 《赤虹賦》:“赩赫山頂,照燎水陽?!?唐 李白 《君馬黃》詩:“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br />(2).顯赫盛大貌。周書·蕭詧傳:“既車徒之赩赫,遂一鼓而陵城?!?宋 沈遘 《七言和君倚景靈行》:“道旁第舍多赩赫,車無停輪馬交策?!?/div>
《漢語大詞典》:炫炫
(1).光耀貌。 漢 揚雄 《太玄·玄文》:“天炫炫出於無畛,熿熿出於無垠?!?span id="zjxhznb" class="book">《漢書·敘傳下》:“炫炫上天,縣象著明?!?顏師古 注:“炫炫,光耀之貌?!?br />(2).迷亂貌。 唐 楊炯 《梓州惠義寺重閣銘》:“仰之不極,目炫炫而喪精;登之無階,心遑遑而失度。”
《漢語大詞典》:煜霅
光耀貌。漢書·敘傳上:“游説之徒,風颺電激,并起而救之,其餘猋飛景附,煜霅其間者,蓋不可勝載?!?顏師古 注:“煜霅,光貌也?!?/div>
《漢語大詞典》:曄煜(曄煜)
(1).聲之盛貌。文選·班固〈東都賦〉:“鐘鼓鏗鍧,管絃曄煜。”一本作“ 燁煜 ”。 李善 注:“曄煜,聲之盛?!?唐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親賓盛輝赫,妓樂紛曄煜?!?br />(2).光耀貌。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即次其韻》之二:“神光曄煜起戈矛,一夕功成贖百憂?!?/div>
《漢語大詞典》:霞旆
絢爛光耀的旌旗。 元 貢師泰 《崇真館醮罷敕畫吳宗師像》詩:“海日曈曨照九衢,霓旌霞旆擁高居?!?/div>
《漢語大詞典》:炫赫
(1).光耀貌。 清 袁枚 新齊諧·洞庭君留船:“至夜則神燈炫赫,出入波浪中?!?br />(2).顯赫。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太醫(yī)》:“人或怪其來遲,則色然曰:‘甫從某王、某公主、某太老府寓中來?!w非一時勢位炫赫者,不肯流諸齒頰也。”
《漢語大詞典》:高曜
高高地放射光耀。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若夫玉繩高曜,分寶歷於皇階;金榜洞開,道璸暉於帝幄?!?唐 孟郊 《寄院中諸公》詩:“月仙有高曜,靈鳳無卑棲?!?/div>
《漢語大詞典》:賁耀(賁耀)
光耀,榮耀。 清 方履篯 《孫母倪孺人墓志銘》:“郡有價宗,貞媛賁耀,后先百禩,匡植名教?!?/div>
分類:光耀榮耀
《漢語大詞典》:龍曜(龍曜)
亦作“ 龍耀 ”。
(1).古代神話傳說中有神 燭龍 ,張開眼睛,便能使天下光明。亦有謂其駕日、銜珠或燭。后因以“龍曜”指日光。 南朝 齊 謝朓 《夏始和劉潺陵》:“威仰弛蒼郊,龍曜表皇隰?!?br />(2).指光耀、光輝。《全唐詩》卷八六四載《霅溪夜宴詩》:“珠光龍耀火燑燑,夜接朝云宴渚宮?!眳⒁姟?燭龍 ”。
(3).膽神名。道教以為五臟俱有神。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心神章:“膽神 龍曜 字 威明 。” 梁丘子 注:“膽色青黃,故曰 龍曜 ;主於勇捍,故曰 威明 。外取東方青龍雷震之象者也。” 明 王圻 等三才圖會·身體·膽神圖說:“神名 龍耀 ,字 威明 。”
《國語辭典》:燭龍(燭龍)  拼音:zhú lóng
1.神話傳說中的神仙。《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br />2.借指太陽。唐。李邕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明。謝讜《四喜記》第八出:「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qū)旱魃師碧濤?!?/div>
《國語辭典》:眩眩  拼音:xuàn xuàn
光明耀眼的樣子。漢。揚雄《法言。問明》:「眩眩乎惟天為聰,惟天為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