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0詞典 6分類詞匯 24
《國語辭典》:八節(jié)(八節(jié))  拼音:bā jié
中國古代將廿四節(jié)氣,各依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為起點分為八個群組?!吨荀滤憬?jīng)》卷下:「冬至晷長一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凡為八節(jié)二十四氣?!?/div>
《漢語大詞典》:八節(jié)灘(八節(jié)灘)
(1).在 河南省 洛陽市 附近。 唐 白居易 《開龍門八節(jié)灘詩》序:“ 東都 龍門潭 之南,有 八節(jié)灘 、 九峭石 ,船筏過此,例反破傷?!?br />(2).為險灘之稱。 宋 周紫芝 竹坡詩話:“ 魯直 詩曰:‘春來詩思何所似? 八節(jié)灘 頭上水船?!?金 元好問 《寄英禪師》詩:“傾身營一飽,船上 八節(jié)灘 ?!?/div>
《國語辭典》:四時八節(jié)(四時八節(jié))  拼音:sì shí bā jié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jié),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個節(jié)氣。四時八節(jié)泛指一年四季各節(jié)氣。唐。杜甫狂歌行贈四兄〉詩:「四時八節(jié)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八二。三尸篇》:「四時八節(jié),企其祭祀?!?/div>
《漢語大詞典》:香林八節(jié)(香林八節(jié))
古琴名。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香林八節(jié)》:“ 河 渭 之水多土,其聲厚以沉。 江 漢 之水多石,其聲激而清。香林八節(jié),是謂天地之中,山水之陰?!?/div>
分類:古琴名
《漢語大詞典》:八節(jié)風(fēng)(八節(jié)風(fēng))
即“八風(fēng)”。詳“ 八風(fēng) ”。
《國語辭典》:八風(fēng)(八風(fēng))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風(fēng)?!秴问洗呵铩S惺加[。有始》:「何謂八風(fēng)?東北曰:『炎風(fēng)』,東方曰:『滔風(fēng)』,東南曰:『熏風(fēng)』,南方曰:『巨風(fēng)』,西南曰:『凄風(fēng)』,西方曰:『飂風(fēng)』,西北曰『厲風(fēng)』,北風(fēng)曰:『寒風(fēng)』?!?br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樂府》:「敷訓(xùn)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fēng)。」
3.佛教用語。指世間能煽動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赌υX止觀。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風(fēng)惡覺所不能入?!?/div>
《國語辭典》:三八節(jié)(三八節(jié))  拼音:sān bā jié
每年的三月八日的國際婦女節(jié)。參見「婦女節(jié)」條。
《國語辭典》:輻輳(輻輳)  拼音:fú còu
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職,四方輻輳,安敢有反者?」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及七國獻書,詭麗輻輳?!挂沧鳌篙棞悺埂?/div>
《漢語大詞典》:繼起(繼起)
繼續(xù)興起。 清 朱燾 《北窗囈語》:“獨名重之士,每致繼起無人?!?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自歷史變故,諸子繼起,意內(nèi)言外,分析始多。”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二章第八節(jié):“ 四川 大邑 反教會斗爭爆發(fā)后, 川 南大震。 崇慶 、 灌縣 、 郫縣 等地先后繼起, 綦江 且有義和團的活動?!?/div>
《國語辭典》:柘枝  拼音:zhè zhī
一種唐、宋時代的西北民族舞蹈。歌舞相應(yīng),節(jié)奏多變,多以鼓伴奏。元。無名氏《貨郎旦》第四折:「都只待奏新聲,舞柘枝。」清。毛奇齡南柯子。驛館吹蘆葉〉詞:「驛館吹蘆葉,都亭舞柘枝?!?/div>
《國語辭典》:憑依(憑依)  拼音:píng yī
憑靠、依據(jù)。唐。韓愈 雜說:「然龍弗得云,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與我做個憑依,好得質(zhì)對?!?/div>
《國語辭典》:文飾(文飾)  拼音:wèn shì
1.以紋彩修飾?!抖Y記。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飾也不裼?!?br />2.掩飾。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教子》:「一行之非,掩藏文飾,冀其自改?!?/div>
《漢語大詞典》:歲熟(歲熟)
亦作“ 歲孰 ”。 年成豐熟。史記·貨殖列傳:“夫歲孰取穀,予以絲添?!?唐 韋應(yīng)物 《答僴奴重陽二甥》詩:“貧居煙火溼,歲熟梨棗繁。”宋史·食貨志上一:“即同鄉(xiāng)三老、里胥召集餘夫,分畫曠土,勸令種蒔,候歲熟共取其利?!?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八節(jié):“起義的行動,起初只是奪些糧食度日,希望歲熟得歸鄉(xiāng)里?!?/div>
《國語辭典》:詮次(詮次)  拼音:quán cì
1.編次排列。如:「這本文選經(jīng)過精心詮次后,果然面目一新。」
2.層次、條理。晉。陶淵明〈飲酒詩。序〉:「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顾?。韓愈〈讀書〉詩:「平生頗論述,詮次加點竄。」
《國語辭典》:質(zhì)言(質(zhì)言)  拼音:zhí yán
實言,以實情相告?!妒酚?。卷一○二。張釋之傳》:「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zhì)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