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5詞典 4分類詞匯 21
《駢字類編》:冠上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韻府拾遺 漾韻》:王維詩冠上方簪豸車邊已畫熊
分類:冠上
《分類字錦》:飛集冠上(飛集冠上)
南史朱異傳遷尚書儀曹郎入兼中書通事舍人后除中書郎時秋日始拜有飛蟬正集異武冠上時咸謂蟬珥之兆
分類:
《漢語大詞典》:冠上加冠
猶言畫蛇添足。 清 趙翼 陔馀叢考·成語:“畫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 陳軫 説 楚 令尹 昭陽 之言?!卑?,戰(zhàn)國策·齊策二載 陳軫 說 昭陽 勿攻 齊 曰:“公以是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zhàn)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歸,猶為蛇足也?!?/div>
《分類字錦》:冠上施巾
輟耕錄:古者冠制皆硬殼,自額上至于頂,如今禮冠者然。后世乃作小冠,廑以束發(fā),冠下施幘,冠幘之上又總施巾,皆效漢元帝所服之制也。
分類:
《國語辭典》:彈冠(彈冠)  拼音:tán guān
1.彈除帽子上的灰塵?!妒酚洝>戆怂?。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晉。左思招隱〉詩二首之二:「結(jié)綬生纏牽,彈冠去埃塵。」
2.整理帽冠。語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谎云淙∩嵬??!贡扔鳒?zhǔn)備出仕做官。《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楊俊》:「自初彈冠,所歷垂化。」
《國語辭典》:彈冠相慶(彈冠相慶)  拼音: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漢王吉與貢禹為好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表示兩人在仕途上同進退。典出《漢書。卷七二。王吉傳》。后因用以指一人當(dāng)了官,而他的親朋好友也將有官可做而互相慶賀。明。汪廷訥《種玉記》第二四出:「哥哥既已做官呵!彈冠相慶渾難已?!挂嘤糜谥讣磳⒆鞴俣ハ鄳c賀。宋。蘇洵 管仲論:「彼其初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div>
《國語辭典》:珥貂  拼音:ěr diāo
1.在冠旁插上貂鼠尾作裝飾。為漢時侍中、常侍的服飾?!段倪x。曹植。王仲宣誄》:「戴蟬珥貂,朱衣皓帶。入侍帷幄,出擁華蓋?!埂赌鲜?。卷六二。朱異傳》:「歷官自員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br />2.比喻顯貴的近臣。唐。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一首因獻楊常侍〉詩:「珥貂藩維重,政化類分陜。」
《漢語大詞典》:翠翎
(1).孔雀的尾毛。 唐 皮日休 《病孔雀》詩:“煙花雖媚思沉冥,猶自抬頭護翠翎?!?br />(2).指 清 代區(qū)別官員品級的用孔雀羽做的冠上花翎。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兵部尚書兩廣總督盧公神道碑銘》:“起家文辭,觀政於曹,翠翎英英。”
《漢語大詞典》:蟬貂(蟬貂)
即貂蟬。古代王公顯宦冠上的兩種飾物。 元 陳植 《金馬門賦》:“佩繽紛兮璁瑀,冠葳蕤兮蟬貂?!?清 曹寅 《月涼茗飲歌》:“日前飛鞚致春荈,郎官例賜隨蟬貂。”
《漢語大詞典》:二梁
(1).冠名。古代以冠上梁數(shù)區(qū)分官職級別。 漢 ,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 晉 ,卿、大夫至千石以上二梁; 唐 宋 四品、五品二梁; 明 六品、七品二梁。 唐 皮日休 《添魚具詩·篛笠》:“縱帶二梁冠,終身不忘爾。”
(2).指 漢 梁孝王 、 梁懷王 。漢書·敘傳下:“ 孝文 三王, 代孝 二 梁 , 懷 折亡嗣, 孝 乃增光?!?顏師古 注:“ 代孝王 參 及 梁孝王 武 、 梁懷王 揖 ?!?br />(3).指 前秦 梁讜 、 梁熙 兄弟。古謠諺卷二三:“ 讜 與弟 熙 俱以文藻清麗見重一時,時人為之語曰:‘ 關(guān)東 堂堂,二 申 兩 房 ,未若二 梁 ,瓌文綺章。’”
(4).二 梁山 。指今 安徽省 境內(nèi)隔 長江 相對的 東梁山 和 西梁山 。 唐 李湜 《江州沖陽觀碑》:“長史 京兆 韋公允 、司馬 滎陽 潘公綬 ,并題輿九派,展驥二 梁 ?!?br />(5).二 梁山 。指今 陜西省 乾縣 境的 梁山 及 韓城縣 境的 梁山 。 唐 李庾 《東都賦》:“若乃用 洛 為池,帶 河 為沼,洞八門之會要,控二 梁 之夭矯。”
《漢語大詞典》:七葉貂(七葉貂)
漢 時中常侍冠上插貂尾為飾, 金日磾 一家自 武帝 至 平帝 七朝,世代皆侍中,為內(nèi)庭寵臣。后因以“七葉貂”喻世代顯貴。 晉 左思 《詠史》之二:“ 金 張 籍舊業(yè),七葉珥 漢 貂。”珥,插。 宋 蘇軾 《再和劉貢父春日賜幡勝》:“輿君流落偶還朝,過眼紛綸七葉貂?!?明 陳汝元 《金蓮記·慈訓(xùn)》:“孩兒自慚鳩拙,怎繩七葉之貂。”
《漢語大詞典》:九梁
朝冠上裝飾的九條橫脊。梁,指朝冠上的橫脊。梁數(shù)多少,因官品之高下而定。 南朝 梁簡文帝 《答新渝侯和詩書》:“九梁插花,步搖為古。”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車駕宿大慶殿:“宰執(zhí)親王,加貂蟬籠巾九梁,從官七梁,餘六梁至二梁有差?!?/div>
《漢語大詞典》:纓蕤(纓蕤)
冠上飾物。亦借指文人士大夫。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六:“當(dāng)纓蕤之盛集,攄風(fēng)雅之秘思,率以賡載,始成編軸?!?/div>
《漢語大詞典》:玄紞
(1).古代禮冠上系塞耳玉的絲帶。國語·魯語下:“王后親織玄紞?!?韋昭 注:“説云:‘紞,冠之垂前后者?!?昭 謂:紞,所以懸瑱當(dāng)耳者也?!?span id="uamrd0h" class="book">《晉書·禮志下》:“﹝ 惠帝 ﹞加冕訖,侍中繫玄紞。”
(2).古代有皇后親織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紅。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今俗婦女,休其蠶織之業(yè),廢其玄紞之務(wù)。”梁書·皇后傳·丁貴嬪:“玄紞莫脩,褘章早缺?!?/div>
《漢語大詞典》:草纓(草纓)
古代罪犯冠上加草帶,以示羞辱。相傳是 虞舜 時的一種象征性刑罰,用以代替割鼻的酷刑。太平御覽卷六四五引慎子:“以幪巾當(dāng)墨,以草纓當(dāng)劓,以菲履當(dāng)刖,以艾韡當(dāng)宮,布衣無領(lǐng)當(dāng)大辟,此 有虞 之誅也。” 南朝 梁 任昉 《為王金紫謝齊武帝示太子律序啟》:“臣聞化澄上業(yè),草纓垂典;教清中世,艾服懲刑?!?/div>
《國語辭典》:藍翎(藍翎)  拼音:lán líng
清代禮帽上的一種飾物。插在帽后,用鹖羽制成,因其色藍,故稱為「藍翎」。初由皇帝賜給官階較低而有功勛的臣子,后賞賜浮濫,漸可由納貲而得?!秲号⑿蹅鳌返谒摹鸹兀骸杆夷俏还脿?,革去閣學(xué),賞了個藍翎侍衛(wèi),在大門上行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