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凡夫俗子  拼音:fán fū sú zǐ
相對于在宗教上有特別成就者,泛指一般世俗之人。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七折:「我本玉府仙姝,豈偶凡夫俗子,不如出家入道,倒得討個清幽也?!埂斗馍裱萘x》第四三回:「吾等又不是凡夫俗子,恃強斗勇,皆非仙體?!?/div>
《國語辭典》:介夫  拼音:jiè fū
身穿盔甲的衛(wèi)士?!抖Y記。檀弓下》:「陽門之介夫死,司城子罕入而哭之,哀。」唐。權德輿 細柳驛詩:「神武今不殺,介夫如搢紳?!?/div>
《國語辭典》:俗眼  拼音:sú yǎn
俗人短淺、拙劣的目光。唐。杜甫〈丹青引〉:「途窮返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附竦交纳?,奈何俗眼不識尊儀,與老爺邂逅相逢?!?/div>
《漢語大詞典》:陋跡(陋跡)
指凡夫俗子之身。 晉 陸機 《凌霄賦》:“削陋跡於分丘,省游仙而投軌,凱情累以遂濟,豈時俗之云阻?!?/div>
分類:凡夫俗子
《漢語大詞典》:梯愚入圣(梯愚入聖)
謂啟迪引導凡夫俗子成為圣人。南齊書·高逸傳論:“佛則不然,具縛為種,轉暗成明,梯愚入圣。途雖遠而可踐,業(yè)雖曠而有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