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9—1625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一說太倉人,字凡夫,號廣平。讀書稽古,精于篆書,與妻陸卿子(文徵明弟子陸師道女)隱于寒山,足不至城市。夫婦皆有名于時,所著甚多,有《說文長箋》、《六書長箋》、《寒山蔓草》、《寒山志》等。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凡夫,蘇州人。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凡夫,吳人。有寒山雜著。
毛道凡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如毛發(fā)為風(fēng)吹動,謂根性愚鈍而無定心也。(參見:毛道)
毛道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毛頭。凡夫之異名。謂凡夫行心不定,猶如輕毛之隨風(fēng)而東西也。然依梵本則有婆羅Ba%la,縛羅Va%la,之二音。婆羅為愚之義,縛羅為毛之義。古譯人誤婆羅為縛羅。譯為毛。不知婆羅宜譯為愚夫也。唯識樞要上本曰:「金剛經(jīng)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羅(去聲),此云愚夫,本錯云縛羅乃言毛道?!剐?yīng)音義四曰:「毛道,此名誤也。舊譯云婆羅必利他伽阇那(Ba%lapr!thagjana),此云小兒別生,以癡如小兒不同圣生也,論中作小兒凡夫是也。正言婆羅必栗托仡娜,婆羅此云愚,必栗托此云異,仡那此云生,應(yīng)言愚異生。以愚癡闇冥無有智慧,但起我見不生無漏故,經(jīng)言生與不生是也,亦名嬰愚凡夫。凡夫者義譯也,案梵語,毛言嚩羅,愚名婆羅,但毛與愚梵言相濫,此譯人之失,致有斯謬也。法集等經(jīng)言毛道頭凡夫,或言毛頭凡夫者誤也?!够哿找袅x十曰:「毛道此言譯者誤也。案梵云嚩啰,此云毛,婆羅此云愚,以毛與愚梵音相濫故誤譯此為毛,義翻為毛道,或云毛頭,皆非也,此譯者之失矣。正梵音云婆羅必哩他仡娜,婆羅此云愚,必哩他此云異,仡那此云生,唐云愚生是也,言毛道凡夫者義不明也?!?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毛頭,是凡夫的別名,因凡夫的心念不定,猶如輕毛隨風(fēng)飄舞不定。
破凡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根性破壞之凡夫也。祖庭事苑一曰:「破音撥?!?/div>
圓頓凡夫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足受圓頓一乘教法之利根凡夫。
凡夫妄計我
【三藏法數(shù)】
謂世間凡夫之人,不了五陰等法皆空,于中妄計我身,強(qiáng)立主宰,造作諸業(yè),流轉(zhuǎn)生死,無有休息,是為凡夫妄計我。(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當(dāng)與凡夫立菩薩行
【三藏法數(shù)】
當(dāng)與凡夫立菩薩行者,謂如來出世,既成道已,當(dāng)度一切有情,故說六度萬行之法,與諸凡夫成立菩薩大乘之行,轉(zhuǎn)度一切,同成正覺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jìn)、五禪定、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