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4
詞典
4
分類詞匯
110
共114,分8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4
5
6
7
8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余裔
錦江
分流
派別
大族
手指
枝分
派流
支派
別種
別派
泄水
會稽山
別部
港汊
《漢語大詞典》:
余裔(餘裔)
分支;末流。 宋
朱熹
《〈大學(xué)章句〉序》
:“若
《曲禮》
、
《少儀》
、
《內(nèi)則》
、
《弟子職》
諸篇,固小學(xué)之支流餘裔?!?/div>
分類:
分支
末流
《國語辭典》:
錦江(錦江)
拼音:
jǐn jiāng
河川名:(1)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發(fā)源于郫縣,為岷江的支流,東流至華陽縣,與郫江會合。四川人以此水洗錦則顏色鮮明,故稱為「錦江」。位于華陽城內(nèi)的部分,也稱為「內(nèi)江」。(2)韓國的大河,發(fā)源于全羅北道東部的蘆嶺山脈,向北流至忠清北道西南部與報青川匯流,再向西南流入忠清南道,注入黃海,全長四○一公里。兩岸農(nóng)業(yè)發(fā)達(dá),為韓國的寶庫。
分類:
錦江
岷江
分支
四川
《國語辭典》:
分流
拼音:
fēn liú
1.支流、自本流分出之流。
2.分開而行。漢。
司馬相如
〈
上林賦
〉:「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tài)?!?jié)h。
班固
〈
幽通賦
〉:「道混成而自然兮,術(shù)同原而分流。」
分類:
分流
傳布
子孫
水分
行人
分道
分支
傳播
車輛
繁衍
等分
同流
流派
道行
行走
《國語辭典》:
派別(派別)
拼音:
pài bié
1.江河的流派。晉。
左思
〈
吳都賦
〉:「百川派別,歸海而會?!?br />2.宗教、政黨、學(xué)術(shù)等人事團(tuán)體內(nèi)部實(shí)質(zhì)或主張不同而形成的分支系派或小團(tuán)體。如:「這兩個不同派別,長期以來都能和平相處?!?/div>
分類:
派別
水分
水的支流
分道
支流
區(qū)別
分支
學(xué)術(shù)
宗教
政黨
內(nèi)部
主張
小團(tuán)
團(tuán)體
《國語辭典》:
大族
拼音:
dà zú
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都t樓夢》第五七回:「你們賈家獨(dú)是大族,人口多的,除了你家,別人只得一父一母,房族中真?zhèn)€再無人了不成!」
分類:
大族
人口
口多
分支
豪門
家族
《國語辭典》:
手指
拼音:
shǒu zhǐ
手掌末端的部分,左、右手各五根。《三國演義》第三○回:「淳于瓊被擒見操,操命割去其耳鼻手指,縳于馬上?!埂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杆前爿p倩的裝飾,雖則覺得柔媚,只一雙手指卻像講究勾、搬、沖的?!挂卜Q為「手指頭」。
分類:
手指
人手
前端
五個
分支
裴骃
《漢語大詞典》:
枝分
分支,分岔。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淮水
》
:“ 淮水 於縣枝分,北為 游水 。”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沔水上
》
:“﹝ 漢水 ﹞北出 旬山 ,東南流,逕 平陽戍 ,下與 直水 枝分東注?!?/div>
分類:
枝分
分支
分岔
《漢語大詞典》:
派流
水的支流。多比喻由本源的事物派生的分支。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漓水
》
:“﹝ 平樂水 ﹞左會 謝沭 眾溪,派流湊合。”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廣絕交論》
:“然則利交同源,派流則異?!?span id="0kkdpn5" class="book">《
資治通鑒·隋恭帝義寧元年
》:“﹝ 李密 ﹞自恃兵強(qiáng),欲為盟主,使 祖君彥 復(fù)書( 李淵 )曰:‘與兄派流雖異,根系本同?!?/div>
分類:
水的支流
支流
由本
本源
派生
分支
《國語辭典》:
支派
拼音:
zhī pài
1.分出來的別派。唐。
釋齊己
寄金陵幕中李郎中
詩:「龍門支派富才能,年少飛翔便大鵬?!?br />2.支使、分派。如:「支派部隊(duì)前往救援?!?/div>
分類:
支派
支流
支使
宗族
調(diào)派
分支
干流
河流
《漢語大詞典》:
別種(別種)
同一種族的分支。
《
舊唐書·西域傳
》
:“ 東女國 , 西羌 之別種?!?span id="go0mhot" class="book">《
新唐書·突厥傳下
》:“ 突騎施 別種 車鼻施啜蘇祿 者,裒拾餘眾,自為可汗?!?/div>
分類:
別種
種族
分支
《漢語大詞典》:
別派
(1).同祖先的一個分支。
《
魏書·濟(jì)陰王小新成傳
》
:“ 元法僧 叛, 顯和 與戰(zhàn)被擒,執(zhí)手命與連坐。 顯和 曰:‘ 顯和 與阿翁同源別派。’”按 顯和 為 濟(jì)陰王 后裔。
(2).水的支流;山的分脈。 唐
方干
《題越州袁秀才林亭》
詩:“清邃林亭指畫開,幽巖別派像 天臺 。” 唐
浩虛舟
《盆池賦》
:“蛙穿而別派潛通?!?清
嚴(yán)如熤
《
三省邊防備覽·策略
》
:“北為 華岳山 ,由 秦 隴 而來,踰 北棧 ,經(jīng) 五郎 、 孝義 ,東出 商洛 ,融結(jié) 河南 諸山。 鎮(zhèn)安 、 洵陽 、 漢陰 、 石泉 、 洋縣 各山,皆其支分別派?!?br />(3).舊指儒家之外的學(xué)派。 唐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
:“別派驅(qū) 楊 墨 ,他鑣并 老 莊 ?!?/div>
分類:
水的支流
祖先
儒家
支流
之外
分支
學(xué)派
《漢語大詞典》:
泄水
古水名。 沘水 (今 淠河 )的分支。 沘水 流至今 安徽省 六安縣 西南分出 泄水 ,北經(jīng) 芍陂 西,再注入 沘水 。 泄水 故道的一部分即今 汲河 河道。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泄水
》
:“ 泄水 自縣上承 沘水 于 麻步川 ,西北出歷 濡溪 ,謂之 濡水 也?!?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泄水
》
:“ 泄水 自 濡溪 逕 安豐縣 ,北流注于 淠 。”參閱
《
說文·水部
》
“泄”。
分類:
泄水
古水名
水名
分支
《國語辭典》:
會稽山(會稽山)
拼音:
guì jī shān
山名。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南部。主脈從仙霞嶺大盆山東北分支而出,分布于曹娥、浦陽兩江之間。相傳禹帝東巡,于此會諸侯計功,乃名會稽。
分類:
會稽山
山名
浙江
紹興
南部
主脈
山東
分支
《漢語大詞典》:
別部
(1).猶偏師。主力部隊(duì)之外協(xié)同作戰(zhàn)的部隊(duì)。
《
后漢書·南匈奴傳
》
:“ 馮柱 復(fù)分兵追擊其別部,斬首四千餘級?!?br />(2).氏族的分支。
《
新唐書·突厥傳上
》
:“其別部典兵者曰設(shè),子弟曰特勒,大臣曰葉護(hù)。” 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jié):“ 突厥 之別部及 奚 、 契丹 、 靺鞨 降 胡 、 高麗 隸 河北 者,為府十四、州四十六?!?/div>
分類:
別部
氏族
偏師
分支
主力
部隊(duì)
之外
協(xié)同
作戰(zhàn)
五節(jié)
《國語辭典》:
港汊
拼音:
gǎng chà
河道的支流?!端疂G傳》第一九回:「這湖泊里港汊又多,路徑甚雜。」
分類:
港汊
分支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