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瓦解  拼音:wǎ jiě
比喻全部解體或潰散。《淮南子。泰族》:「則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埂度龂萘x》第七三回:「令先起兵取樊城,使敵軍膽寒,自然瓦解矣?!?/div>
《國語辭典》:蒲葵  拼音:pú kuí
植物名。棕櫚科蒲葵屬,常綠喬木。莖干為單干直立,高五至二十公尺。葉近圓形,掌狀中裂,裂片線狀披針形,先端二裂,漸尖,下垂?;ㄉ谆螯S綠,果橢圓形,內(nèi)有一顆種子。其葉可作蒲扇或編成草帽,苞毛可以作繩子或刷子,嫩芽可食。原產(chǎn)華南及中南半島。
《漢語大詞典》:合散
(1).聚合消散;聚集分離。文選·賈誼〈鵩鳥賦〉:“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李善 注引鹖冠子:“同合消散,孰識其時?!?漢 焦贛 《易林·解之咸》:“登幾上車,駕駟南游。合散從橫, 燕 秦 以強?!?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shù)二:“故因其合散分為數(shù)段,每段以一色名之,欲以別算位而已?!?br />(2).統(tǒng)一與分裂。 宋 葉適 《〈龍川集〉序》:“ 同甫 既修皇帝王霸之學,上下二千餘年,考其合散,發(fā)其祕藏?!?/div>
《漢語大詞典》:無統(tǒng)(無統(tǒng))
(1).沒有系統(tǒng)。朱子語類卷一○五:“孟子若讀得無統(tǒng),也是費力?!?br />(2).謂分裂割據(jù),不得正統(tǒng)。朱子語類卷一○五:“又有無統(tǒng)時,如 三國 、 南北 、 五代 ,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統(tǒng)。某嘗作《通鑑綱目》,有‘無統(tǒng)’之説。”
(3).沒有統(tǒng)領。《西湖二集·胡少保平倭戰(zhàn)功》:“兵不可一日無將。部兵無統(tǒng),要得 王滶 來營中管領?!?/div>
《國語辭典》:二周  拼音:èr zhōu
1.西周、東周二代?!段倪x。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馀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固?。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然而鄒魯舊邦,臨淄遺俗,俱穆二周之化?!?br />2.兩年?!段倪x。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自我離群,二周于今。」
《漢語大詞典》:瓦裂
像瓦片一般碎裂。比喻分裂或崩潰破敗。尚書大傳卷三:“ 紂 之卒輻分, 紂 之車瓦裂?!?span id="kkueqck" class="book">《魏書·匈奴劉聰?shù)葌餍?/a>》:“ 桓 靈 失政,九州瓦裂?!?明 宋濂 《題顧主簿上蕭侍御書后》:“立身一敗,萬事瓦裂?!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動·四川鐵路案檔案》:“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者併命於尋仇,弱者絶望於逃死,眾志一暌,全體瓦裂,終非國家福也?!?/div>
《國語辭典》:破裂  拼音:pò liè
1.分裂開、出現(xiàn)裂痕。如:「玻璃破裂?!顾?。文天祥正氣歌〉:「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br />2.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使原本的融洽消失。如:「感情破裂」。
《國語辭典》:薺菜(薺菜)  拼音:jì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薺屬,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原野自生,分布于東亞一帶。葉叢生,羽狀分裂,呈狹長形,有缺刻?;ㄐ⌒?,為白色。果實為扁平有三棱的短角果??僧斨寡獎?、止瀉劑,嫩葉亦可食用。
《漢語大詞典》:兩周(兩周)
(1). 戰(zhàn)國 時由 周 王室分裂而成的 西周 、 東周 兩個小國的合稱。戰(zhàn)國策·西周策:“今公又以 秦 兵出塞,過兩 周 ,踐 韓 而以攻 梁 ,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史記·周本紀:“ 秦 借道兩 周 之間,將以伐 韓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束晳傳》:“是故兩 周 爭東西之流, 史起 惜 漳渠 之浸,明地利之重也?!?br />(2).指 周 代。 周 在 犬戎 攻殺 幽王 后, 平王 即位,東遷 洛邑 ,遷都前史稱 西周 ,遷都后稱 東周 ,合稱“兩 周 ”。北史·文苑傳序:“逮乎兩 周 道喪,七十義乖。”
《國語辭典》:猶太(猶太)  拼音:yóu tài
1.居住于亞洲西邊的巴勒斯坦地區(qū)的游牧民族之一。參見「猶太人」條。
2.國名。西元前九五三年希伯來分裂后,建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后又奪取耶路撒冷,建立為以色列各支派聯(lián)合王國的首都。西元前五八六年亡于巴比倫。重建國家后,西元七○年為羅馬帝國所毀。
3.帶種族歧視意味的謔稱,指生性吝嗇的人。
《國語辭典》:支解  拼音:zhī jiě
1.古代一種割解四肢的酷刑?!豆騻?。宣公六年》:「公怒,以斗摮而殺之,支解,將使我棄之?!埂痘茨献?。人間》:「商鞅支解,李斯車裂?!挂沧鳌钢狻?、「肢解」。
2.將肢體分解。如:「這位屠夫支解豬只的刀法十分乾凈俐落。」
《漢語大詞典》:毀裂
(1).破壞,分裂。后漢書·董卓傳論:“ 董卓 初以虓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埶,故得蹈藉彝倫,毀裂畿服?!?br />(2).撕破。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學規(guī)》:“大門甲頭以手對眾,將有罪者就下堂毀裂襴衫押去?!?br />(3).哀毀。 明 文徵明 《祭王欽佩文》:“朝命甫下,而太夫人顧已辭堂,惟君顧復情深,毀裂為甚?!?/div>
《漢語大詞典》:分體(分體)
生物學上指在無性生殖中,親體直接分裂為兩個個體。
《國語辭典》:分化  拼音:fēn huà
1.由同而變異,由完整而分裂的過程。
2.生理上,經(jīng)過生長和發(fā)達而成為各種不同功用的器官或組織,稱為「分化」。
《國語辭典》:茴香  拼音:huí xiāng
植物名。傘形科茴香屬,多年生草本,具強烈芳香。莖直立,圓柱形,葉三至四回羽狀全裂,末端裂片細絲狀。復傘形花序,傘輻八至三十枝,花小,黃色,卵形。果卵狀扁橢圓形,可充蔬食,亦用做香料。從果實提煉出的油為茴香油,可供作藥用。也稱為「小茴香」、「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