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瓦裂
像瓦片一般碎裂。比喻分裂或崩潰破敗。尚書大傳卷三:“ 紂 之卒輻分, 紂 之車瓦裂?!?span id="dj1h1dz" class="book">《魏書·匈奴劉聰?shù)葌餍?/a>》:“ 桓 靈 失政,九州瓦裂?!?明 宋濂 《題顧主簿上蕭侍御書后》:“立身一敗,萬事瓦裂?!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保路運(yùn)動·四川鐵路案檔案》:“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強(qiáng)者併命於尋仇,弱者絶望於逃死,眾志一暌,全體瓦裂,終非國家福也?!?/div>
《國語辭典》:破裂  拼音:pò liè
1.分裂開、出現(xiàn)裂痕。如:「玻璃破裂。」宋。文天祥正氣歌〉:「或?yàn)閾糍\笏,逆豎頭破裂?!?br />2.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使原本的融洽消失。如:「感情破裂」。
《國語辭典》:薺菜(薺菜)  拼音:jì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薺屬,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原野自生,分布于東亞一帶。葉叢生,羽狀分裂,呈狹長形,有缺刻?;ㄐ⌒危瑸榘咨?。果實(shí)為扁平有三棱的短角果??僧?dāng)止血劑、止瀉劑,嫩葉亦可食用。
《漢語大詞典》:兩周(兩周)
(1). 戰(zhàn)國 時由 周 王室分裂而成的 西周 、 東周 兩個小國的合稱。戰(zhàn)國策·西周策:“今公又以 秦 兵出塞,過兩 周 ,踐 韓 而以攻 梁 ,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span id="t7lftnv" class="book">《史記·周本紀(jì)》:“ 秦 借道兩 周 之間,將以伐 韓 ?!?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束晳傳》:“是故兩 周 爭東西之流, 史起 惜 漳渠 之浸,明地利之重也。”
(2).指 周 代。 周 在 犬戎 攻殺 幽王 后, 平王 即位,東遷 洛邑 ,遷都前史稱 西周 ,遷都后稱 東周 ,合稱“兩 周 ”。北史·文苑傳序:“逮乎兩 周 道喪,七十義乖。”
《國語辭典》:猶太(猶太)  拼音:yóu tài
1.居住于亞洲西邊的巴勒斯坦地區(qū)的游牧民族之一。參見「猶太人」條。
2.國名。西元前九五三年希伯來分裂后,建于巴勒斯坦的南部。后又奪取耶路撒冷,建立為以色列各支派聯(lián)合王國的首都。西元前五八六年亡于巴比倫。重建國家后,西元七○年為羅馬帝國所毀。
3.帶種族歧視意味的謔稱,指生性吝嗇的人。
《國語辭典》:支解  拼音:zhī jiě
1.古代一種割解四肢的酷刑?!豆騻鳌P辍罚骸腹?,以斗摮而殺之,支解,將使我棄之?!埂痘茨献?。人間》:「商鞅支解,李斯車裂。」也作「枝解」、「肢解」。
2.將肢體分解。如:「這位屠夫支解豬只的刀法十分乾凈俐落?!?/div>
《漢語大詞典》:毀裂
(1).破壞,分裂。后漢書·董卓傳論:“ 董卓 初以虓闞為情,因遭崩剝之埶,故得蹈藉彝倫,毀裂畿服?!?br />(2).撕破。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后集·學(xué)規(guī)》:“大門甲頭以手對眾,將有罪者就下堂毀裂襴衫押去。”
(3).哀毀。 明 文徵明 《祭王欽佩文》:“朝命甫下,而太夫人顧已辭堂,惟君顧復(fù)情深,毀裂為甚?!?/div>
《漢語大詞典》:分體(分體)
生物學(xué)上指在無性生殖中,親體直接分裂為兩個個體。
《國語辭典》:分化  拼音:fēn huà
1.由同而變異,由完整而分裂的過程。
2.生理上,經(jīng)過生長和發(fā)達(dá)而成為各種不同功用的器官或組織,稱為「分化」。
《國語辭典》:茴香  拼音:huí xiāng
植物名。傘形科茴香屬,多年生草本,具強(qiáng)烈芳香。莖直立,圓柱形,葉三至四回羽狀全裂,末端裂片細(xì)絲狀。復(fù)傘形花序,傘輻八至三十枝,花小,黃色,卵形。果卵狀扁橢圓形,可充蔬食,亦用做香料。從果實(shí)提煉出的油為茴香油,可供作藥用。也稱為「小茴香」、「蘹香」。
《國語辭典》:茵陳(茵陳)  拼音:yīn chén
植物名。菊科艾屬,多年生草本。蒿的一種,生水濱砂地,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細(xì)線形,近無毛。夏秋著花,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復(fù)總狀,總苞黃綠色。莖葉可入藥。也稱為「茵陳蒿」。
《漢語大詞典》:孚甲
指草木種子分裂發(fā)芽。引申為萌發(fā),萌生。孚,通“ 莩 ”,葉里白皮。甲,草木初生時所帶種子的皮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fēng)骨:“若夫鎔鑄經(jīng)典之范,翔集子史之術(shù),洞曉情變,曲昭文體,然后能孚甲新意,雕畫奇辭?!?范文瀾 注:“《辭學(xué)指南》引‘孚’作‘莩’?!?王利器 校證:“‘莩’,舊本皆作‘莩’, 梅 本( 梅慶生 注本)改作‘孚’?!?br />植物籽實(shí)的外皮。詩·小雅·大田“既方既阜” 漢 鄭玄 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盡生房矣,盡成實(shí)矣?!?孔穎達(dá) 疏:“謂米外之房者,言其孚甲,米生於中,若人之房舍然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月令》“其日甲乙” 漢 鄭玄 注:“時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因以為日名焉?!?/div>
《漢語大詞典》:離易(離易)
猶離析。分裂;離散;分離。晏子春秋·諫下二十:“今君侈為宮室,奪人之居,廣為臺榭,殘人之墓,是生者愁憂,不得安處,死者離易,不得合骨?!?張純一 校注引 蘇輿 曰:“《治要》‘易’作‘析’?!?/div>
《國語辭典》:豆剖  拼音:dòu pǒu
豆可剖分。比喻疆土分裂?!稌x書。卷一四。地理志》:「平王東遷,星離豆剖?!?/div>
《國語辭典》:僑置(僑置)  拼音:qiáo zhì
將甲地的地名移用到乙地。六朝時南北分裂,多僑置諸州,以自誇大,如以會稽為東陽、京口為南徐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