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添頭
舊時為彌補(bǔ)運(yùn)輸過程中的損耗或因清除殘碴碎屑而加在不同商品上的添頭,每104 磅凈重添加4 磅
為加重分量而額外增添的東西
《漢語大詞典》:市錢(市錢)
(1).舊指分量較輕的私鑄錢,其價值低于官鑄的制錢。
(2).市制重量單位。一市錢等于百分之一市斤,合公制五克。舊制等于一百六十分之一市斤。通稱錢。
《國語辭典》:鹽分(鹽分)  拼音:yán fèn
含鹽的比例或分量。如:「這種食品所含鹽分很高,故有防腐作用?!?/div>
《國語辭典》:體沉(體沉)  拼音:tǐ chén
頗有重量?!都t樓夢》第四一回:「我掂著這杯體沉,斷乎不是楊木,這一定是黃松的。」
《國語辭典》:小量  拼音:xiǎo liàng
1.數(shù)量少。如:「跟整箱的比起來,這只能算是小量包裝的?!?br />2.小看、低估的意思。《孤本元明雜劇。降桑椹。第一折》:「你意思道他兩個是愚魯之人,不知文義,小量俺兩個?!?/div>
《國語辭典》:觔兩(觔兩)  拼音:jīn liǎng
計算重量的單位。比喻重量、分量。也作「斤兩」。
《漢語大詞典》:分厘(分釐)
亦作“ 分厘 ”。
(1).劃分整理。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慶歷 四年, 賈魏公 建議修唐書,始令在館學(xué)士人供唐書外故事二件。積纍既多,乃請 曾魯公 掌侍郎 唐卿 分釐,附於本傳?!?宋 蘇轍 《論吏額不便二事札子》:“臣既詳定,即依先降指揮,取逐司已行兩月生事分定七等,因其分釐,以立人數(shù)?!?宋 葉適 《長溪修學(xué)記》:“縣初設(shè)學(xué)不置糧,士雖居,不能食也。先令 黃君 龜朋 ,自出新意,分釐收拾良苦,然后始得食?!?br />(2).一分一厘。形容數(shù)量很少。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解給》:“分釐皆關(guān)國帑?!?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雄黃酒:“其性最烈,用以愈疾,多外治。若內(nèi)服,只可分釐之少?!?/div>
《漢語大詞典》:劑料(劑料)
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調(diào)制而成的藥料。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余嘗問《素問》有記性者或能誦,《本草》則固難矣,若《千金》但藥名與分兩劑料,此有何義而可記乎?”
《國語辭典》:藥簽(藥簽)  拼音:yào qiān
向神佛求得的治病簽條。上面寫有科別、簽號、藥方名稱、分量、禁忌、處方。
《國語辭典》:云量(云量)  拼音:yún liàng
天空被云遮蓋的分量。通常以天空被遮蓋八分?jǐn)?shù)表示。
《漢語大詞典》:除皮
除去物品過秤時所用的器物或包裝的分量。即將毛重變?yōu)閮糁亍?鄧子恢 《連江透堡農(nóng)民減租斗爭的回憶》:“還有一個除皮不合理,我們交租的籮子每擔(dān)只有五、六斤,可是財主們收租過秤時一概除十斤皮?!?/div>
《國語辭典》:有斤兩(有斤兩)  拼音:yǒu jīn liǎng
比喻重要、有分量。如:「在藝壇上,他可是個有斤兩的人物!」《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荒阒豢此@『積』字、『馀』字、這『必』字,何等有斤兩有把握!只可惜世人都把他作老生常談,讀過去了?!?/div>
《國語辭典》:折秤  拼音:shé chèng
貨物重新過秤時,因損耗而分量減少。或是大宗購進(jìn)的貨物,因零售過秤而分量減少。如:「做零售生意,難免都會折秤的?!?/div>
《漢語大詞典》:學(xué)分制(學(xué)分制)
高等學(xué)校的一種教學(xué)管理制度。它以學(xué)分為計算學(xué)生學(xué)習(xí)分量的單位。例如,凡需要課外自習(xí)的課程,以每周上課一課時,讀滿一學(xué)期并經(jīng)考試及格者為一學(xué)分;不需要課外自習(xí)的課程,如實(shí)驗(yàn)、實(shí)習(xí),以每周上課二、三課時為一學(xué)分。學(xué)生讀滿一定數(shù)量的學(xué)分,方能畢業(yè)。
《漢語大詞典》:壓稱(壓稱)
物體稱起來分量大(多就同體積的而言)。如:劈柴太濕,壓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