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8詞典 1分類詞匯 27
《漢語大詞典》:辯訴(辯訴)
法律用語。法院審判案件時,被告人為自己申辯。
《國語辭典》:執(zhí)獄(執(zhí)獄)  拼音:zhí yù
主持獄訟?!侗笔贰>矶?。列傳。宋隱》:「執(zhí)獄寬平,多所全濟?!?/div>
《漢語大詞典》:斷讞(斷讞)
審判案件。宋史·職官志三:“凡獄具上,先經(jīng)大理,斷讞既定,報審刑。”
《漢語大詞典》:決事比(決事比)
漢 代的判例匯編。當時凡判案無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可以比附近似的條文,上報皇帝定案。這種判例匯編后再奏請皇帝批準,稱為《決事比》,即具有法律效力,可作為以后判案的根據(jù)。漢書·刑法志:“《死罪決事比》萬三千四百七十二事?!?顏師古 注:“比,以例相比況也?!?span id="wkonpqp" class="book">《周禮·秋官·大司寇》“凡庶民之獄訟,以邦成弊之”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nóng) 曰:“邦成謂若今時《決事比》?!?賈公彥 疏:“若今律其有斷事,皆依舊事斷之,其無條,取比類以決之,故云《決事比》?!?span id="7yzxycd" class="book">《后漢書·陳忠傳》:“ 忠 略依 寵 意,奏上二十三條為《決事比》,以省請讞之敝?!?/div>
《漢語大詞典》:鐵筆無私(鐵筆無私)
謂執(zhí)筆判案不徇私情。《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十回:“鐵筆無私,你這蜘蛛鬚兒扎的筆,牙齒縫里都是私(絲)。”
《國語辭典》:司法獨立(司法獨立)  拼音:sī fǎ dú lì
司法機關(guān)或法官在審判案件時,依據(jù)法律獨立審判,而不受任何干涉或脅迫,稱為「司法獨立」。
《國語辭典》:偽證(偽證)  拼音:wèi zhèng
法院審判案件或檢察官偵查時,證人、鑒定人、通譯,對于有關(guān)案情的重要事項作虛偽的供述,并且已經(jīng)完成具結(jié)程序以擔保所陳述之內(nèi)容均屬真實者;偽證罪最重可以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漢語大詞典》:裁判所
審判案件的場所。《孽?;ā?/span>第十五回:“后來虧了幾個近衛(wèi)兵有本事,死命把炸彈奪了下來,才把她捉住。如今發(fā)到裁判所訊問去了?!?/div>
《漢語大詞典》:奇請它比(奇請它比)
謂于法律正文以外,另行請示或比附他例判案。漢書·刑法志:“律令繁多,百有餘萬言,奇請它比,日以益滋?!?顏師古 注:“奇請,謂常文之外,主者別有所請,以定罪也;它比,謂引它類以比附之,稍增律條也?!?/div>
《國語辭典》:陪審制(陪審制)  拼音:péi shěn zhì
歐美司法制度,由依法選出的陪審團,在聽取訴訟雙方辯論后,以公正的立場表決被告罪行是否成立,而他們的立場要一致才可以。這種由公民直接參加審判的司法制度就稱為「陪審制」。也稱為「國民裁判制」。
《國語辭典》:審判長(審判長)  拼音:shěn pàn zhǎng
法院開合議庭時,于推事中推舉一人為首,稱為「審判長」。通常由庭長擔任,在法庭上有指揮與維持秩序等權(quán)力。
《國語辭典》:明鏡高懸(明鏡高懸)  拼音:míng jìng gāo xuán
比喻官吏執(zhí)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元。關(guān)漢卿《望江亭》第四折:「呀,只除非天見憐,奈天天又遠。今日個幸對清官,明鏡高懸。」《三俠五義》第八四回:「望乞眾位大人明鏡高懸,細細詳查是幸?!挂沧鳌父咛麋R」、「秦庭朗鏡」、「秦鏡高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