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7分類詞匯 6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馀 → 馀余”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回殘(迴殘)
舊時官府在營建后將剩馀物資變賣回繳國庫之稱。 唐 元結(jié) 《請收養(yǎng)孤弱狀》:“有孤兒投軍者,許收驅(qū)使;有孤弱子弟者,許令存養(yǎng)。當軍小兒先取回殘及回易雜利給養(yǎng)。”新唐書·食貨志二:“ 文宗 大和 九年,以天下回殘錢置常平義倉本錢,歲增市之。”參見“ 幣餘 ”。
舊時官府將用后的剩馀物資變買上繳國庫之稱。舊唐書·王毛仲傳:“ 毛仲 部統(tǒng)嚴整,羣牧孳息,遂數(shù)倍其初。芻粟之類,不敢盜竊,每歲迴殘,常致數(shù)萬斛。”參見“ 幣餘 ”。
《漢語大詞典》:奇出
謂剩馀的產(chǎn)品。管子·輕重戊:“金幣者,人之所重也;柴者,吾國之奇出也。以吾國之奇出,盡 齊 之重寳,則 齊 可并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豬飼彥博 云:“奇,餘也?!币徽f,奇出猶今言特產(chǎn)。 馬非百 注:“奇,特也;出,出產(chǎn)也。奇出,猶今言特產(chǎn)。”
《漢語大詞典》:殘片(殘片)
剩馀的、不完整的片狀物。 唐 姚合 《天笠寺殿前立石》詩:“補天殘片 女媧 拋,撲落禪門壓地坳?!?唐 楊發(fā) 《殘花》詩:“暖芳隨日薄,殘片逐風迴?!?許地山 《美的牢獄》:“你所有的,是不是從古代人曾經(jīng)建筑過的牢獄里檢出,其中的殘片或是在自己底世界取出來的材料呢?”
《國語辭典》:馀瀝(餘瀝)  拼音:yú lì
剩馀的酒。《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侍酒于前,時賜馀瀝?!箷x。陶淵明〈绖鏌士〉詩七首之二:「傾壺絕馀瀝,窺灶不見煙?!购蟊扔鞯玫揭稽c點的利益。如:「得沾馀瀝」。
《漢語大詞典》:留剩(留賸)
亦作“ 留剩 ”。 剩馀,剩下。 宋 劉子翚 《夜過王勉仲家宿酒數(shù)行作此歌》:“明朝分手更愁人,且覆清觴莫留賸。”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二三:“父親新修頭發(fā),留剩的頭發(fā)只有一分光景?!?br />見“ 留賸 ”。
《國語辭典》:凈馀(凈馀)  拼音:jìng yú
除去用掉而剩馀下來的。如:「這個月凈馀不多。」
分類:除去剩馀
《國語辭典》:殘留(殘留)  拼音:cán liú
剩馀、殘馀。如:「水耕蔬菜栽培簡單,且沒有農(nóng)藥殘留?!?/div>
《國語辭典》:敗殘(敗殘)  拼音:bài cán
戰(zhàn)敗后剩馀的?!度龂萘x》第一三回:「曹操大破呂布于定陶,布乃收集敗殘軍馬于海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搜了巢穴,將敗殘的苗子盡行殺了?!?/div>
《漢語大詞典》:雜賣場(雜賣場)
宋 代處理剩馀物資的官署。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六院四轄:“雜買務(wù)、雜賣場,在榷貨務(wù)內(nèi)。 唐 制謂之‘宮市’, 宋 初為‘市買司’。 太平興國 年,方更名雜買務(wù)。奉禁中買賣,而平其直。南渡后,合局于此。凡宮禁月料,朝省紙札,文思製造,和劑佾合,封樁所積,編估以時其直,打套以籍其數(shù),而就售焉。”宋史·食貨志下:“﹝ 熙寧 三年﹞七月,以榷貨務(wù)為市易西務(wù)下界,市易務(wù)為東務(wù)上界,以在京商稅院、雜買務(wù)、雜賣場隸焉?!?span id="0mjg0ua" class="book">《文獻通考·職官十四》:“雜賣務(wù), 景德 四年置,掌受內(nèi)外幣餘之物,計直以待出貨,或準折支用,以內(nèi)侍及三班二人監(jiān),后亦差文武朝官。 紹興 六年詔,雜買務(wù)雜賣場置提轄官一員。”
《國語辭典》:差數(shù)(差數(shù))  拼音:chā shù
兩數(shù)相減的馀數(shù)。如一百與二十五的差數(shù)是七十五。
《國語辭典》:富馀(富馀)  拼音:fù yu
充足有剩馀。《紅樓夢》第五六回:「雖然還有富馀的,但他們既辛苦鬧了一年,也要叫他們剩些,粘補粘補?!埂度齻b五義》第三二回:「又叫小人帶來十兩銀子,惟恐路盤川不足,是要富馀些個好?!?/div>
《漢語大詞典》:遺剩(遺賸)
亦作“ 遺賸 ”。
(1).猶遺漏;遺忘。 元 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自家 趙用 ,跟著哥哥攢造文書上京師去,行到半途,遺剩了一紙文書,只得重回家中,取那文書走一遭去也呵?!?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隨感六》:“得了解答,拔腳便走,常常把一只拖鞋遺剩在我面的地上而去?!?br />(2).遺留剩馀。 清 黃景仁 《百字令·登益陽城樓》詞:“耕民可見,苔花敗鏃遺賸?!?清 鄭燮 《孤兒行》:“孤兒拾嚙,并遺賸羹湯?!?黃侃 《〈新方言〉后序》:“雖日不暇給,慮有遺賸,剏始之業(yè),規(guī)摹已閎,所謂知化窮冥,無得而稱者也。” 蕭軍 《第三代》第一部三:“祖母,像正行走在一條無止盡的幽涼的石洞的小路上,手指在到處摸撫著這洞壁,到處檢察著那遺剩下來的自己生活的斑紋?!?/div>
《國語辭典》:盈馀(盈餘)  拼音:yíng yú
收入中扣除開支后的剩馀。《文明小史》第三二回:「衙門口還有些使費,只不夠用是真的,如何會有盈馀呢?」
《漢語大詞典》:羨賦(羨賦)
指賦稅收入在收支相抵后所剩馀的部分。 唐 孫樵 《復(fù)佛寺奏》:“借如陛下以五百萬﹝戶﹞給天下之兵,今欲又以一百七十萬﹝戶﹞給于羣髠,是六百七十萬﹝戶﹞無羨賦矣?!?清 黃宗羲 《王訥如使君傳》:“邑有四患,往來供億,分派於里甲,里甲之羨賦為胥吏所乾沒,一患也。”
《漢語大詞典》:余食(餘食)
(1).剩馀的糧食。管子·八觀:“什一之師,三年不解,非有餘食也?!?span id="h0hn6mz" class="book">《商君書·弱民》:“農(nóng)有餘食,則薄燕于歲。”
(2).猶飽食。戰(zhàn)國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