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9,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夸張
巨流
余勇
支柱
力道
強援
百牛
他力
怙強
猛厲
倒拔
權威
寓令
奧援
后援
《國語辭典》:誇張(誇張)  拼音:kuā zhāng
1.誇大?!读凶?。天瑞》:「又有人鐘賢世,矜巧能,脩名譽,誇張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br />2.修辭學上的一種辭格。參見「誇張法」條。
《國語辭典》:巨流  拼音:jù liú
巨大的水流。比喻強大的力量或流行潮流。如:「既順應時代的巨流,又能推陳出新,才會有杰出的表現(xiàn)?!?/div>
《漢語大詞典》:余勇(餘勇)
謂有未盡的勇氣和力量。 北周 庾信 《周柱國楚國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斂氣餘勇,雄邊遺則。” 唐 駱賓王 《軍中行路難同辛常伯作》詩:“天子按劒徵餘勇,將軍受脤事橫行?!?宋 蘇軾 《次前韻再送周正孺》:“醉鄉(xiāng)追舊游,筆陣賈餘勇?!?黃人 《〈清文匯〉序》:“即詞人墨客,亦蓬直麻中,赤緣朱近,類能賈餘勇,尚立言,咸有根柢,絶異稗敗?!眳⒁姟?餘勇可賈 ”。
《國語辭典》:支柱  拼音:zhī zhù
1.支撐物體的柱子。如:「橋梁支柱」。
2.支撐、支持?!逗鬂h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丁酉,南巡狩,詔所經(jīng)道上,郡縣無得設儲跱。命司空自將徒支柱橋梁?!?br />3.比喻組織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如:「經(jīng)濟支柱」、「他是本會的精神支柱?!?/div>
《國語辭典》:力道  拼音:lì dào
1.力氣。如:「他的手腕力道強勁,比賽腕力不曾輸過。」「因為喝得爛醉,他漸漸失去支撐身體的力道,隨意躺在路邊?!?br />2.效用。如:「這種農(nóng)藥的力道強大,最好先稀釋再噴灑?!埂高@部電影宣傳的力道十足,也帶動了原著熱銷?!?/div>
《漢語大詞典》:強援
指強有力的援助力量。《春秋·宣公十一年》“納 公孫寧 、 儀行父 于 陳 ” 晉 杜預 注:“二子淫昏亂人也,君弒之后能外託 楚 以求報君之讎,內(nèi)結強援於國?!?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三:“致仕 劉軍容 玄冀 游寺,見此文卷,甚奇之,憐其貧窶,厚有濟恤。又知其 連州 人,朝無強援,謂僧曰:‘某雖閑廢,能為此人致宰相?!?明 沈德符 野獲編·內(nèi)閣三·冢宰避內(nèi)閣:“ 孫富平 與 新建 各結強援,相攻若胡 越 ,而閣部成兩訟場矣?!?/div>
《漢語大詞典》:百牛
眾牛。喻巨大的力量。 唐 柳宗元 《行路難》詩之二:“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連鞅摧雙轅?!?/div>
分類:巨大力量
《國語辭典》:他力  拼音:tā lì
協(xié)助造就成果的外在力量,相對于自力而言。多指佛、菩薩、上師的助力。
《漢語大詞典》:怙強(怙彊)
以有強大力量而自恃。 唐 元結《管仲論》:“吾屬以禮義尊天子,以法度正諸侯,使小國不?;既酰髧桓意飶?,此誠長世之策?!?span id="mrknmv1" class="book">《新唐書·裴度傳》:“ 李師道 怙彊, 度 密勸帝誅之?!?
《漢語大詞典》:猛厲(猛厲)
(1).嚴厲剛烈。荀子·王制:“凡聽:威嚴猛厲而不好假道人,則下畏恐而不親,周閉而不竭。” 楊倞 注:“厲,剛列也?!?span id="rwkjn6o" class="book">《晉書·列女傳·王廣女》:“辭氣猛厲,言終乃自殺。”
(2).猶嚴酷,嚴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別集·彭晉叟》:“ 胡穎 為 浙西 憲政,尚猛厲,物情不安?!?康有為 《法國革命史論》:“ 段敦 猛厲,年三十為政社總理。”
(3).猶猛烈。氣勢盛,力量大。《林則徐日記·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三日》:“西風猛厲,終日不已?!?李大釗 《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一八五○年頃, 英國 產(chǎn)業(yè)有猛厲無比的發(fā)展,有瀕于產(chǎn)業(yè)危機的征象。” 鄒韜奮 《萍蹤寄語》三:“據(jù)說僑胞現(xiàn)在所受的經(jīng)濟打擊,重要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受世界經(jīng)濟恐慌的影響,還有一件是 日本 的積極猛厲的南侵。”
《漢語大詞典》:倒拔
謂樹木、立石等根部露出地面而倒仆。南史·何胤傳:“山發(fā)洪水,樹、石皆倒拔?!?br />謂背轉(zhuǎn)著身子借助腰部的力量拔取東西。《水滸傳》第七回回目有“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國語辭典》:權威(權威)  拼音:quán wēi
1.權勢威望?!秴问洗呵?。審分覽。審分》:「萬邪并起,權威分移。」《北史。卷九。周本紀》:「昔者水運將終,群兇放命,或權威震主,或釁逆滔天?!?br />2.在某種領域具有崇高地位和影響力的人。如:「院長是醫(yī)學權威?!?/div>
《漢語大詞典》:寓令
謂寄軍令于內(nèi)政,只在暗中加強軍事力量。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一道》:“至於 主父偃 乘七國併吞之后,將分裂而矯推恩; 管夷吾 當諸侯爭奪之時,先詐力而行寓令,皆一時之權術也。” 唐 白居易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策一道》:“若 齊 行寓令之法,以霸諸侯; 漢 用推恩之謀,以懲七國。施之今日,臣恐非宜?!眳⒁姟?寄政 ”。
《漢語大詞典》:寄政
謂把軍令寄寓在庶政之中。國語·齊語:“君若欲速得志於天下諸侯,則事可以隱令,可以寄政……作內(nèi)政而寄軍令焉?!?韋昭 注:“寄,託也。匿軍令,託于國政,若有征伐,鄰國不知?!?/div>
分類:軍令寄寓
《國語辭典》:奧援(奧援)  拼音:ào yuán
內(nèi)援,通常又用以稱有力而可靠的后援。《新唐書。卷一七四。李逢吉傳》:「鄭注得幸于王守澄,逢吉遣從子訓賂注,結守澄為奧援,自是肆志無所憚?!?/div>
《國語辭典》:后援(後援)  拼音:hòu yuán
1.戰(zhàn)時后方對前方軍事力量的援助?!吨軙>硪涣?。列傳。獨孤信》:「然孤軍數(shù)千,后援未接,賊眾我寡,難以自固?!埂度龂萘x》第五九回:「長安必留重兵以為后援?!?br />2.泛指對某事或某人的支持或接濟。如:「球迷的熱情是他職棒生涯的有力后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