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29,分36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力勢
勁力
主力
突擊
重力
畜力
余怒
魔力
濡縷
力劣
極性
征服
匡合
三權
運力
《漢語大詞典》:力勢(力勢)
(1).猶勢力。 漢 王符 潛夫論·交際:“貨財不足以合好,力勢不足以杖急?!?span id="kw33gvv" class="book">《警世通言·計押番金鰻產(chǎn)禍》:“爹娘見不成模樣,又與女奪休。告托官員,封過狀子,去所屬看人情面,給狀判離。 戚青 無力勢,被奪了休。”
(2).力量和勢頭。 晉 潘岳 《滄海賦》:“詳察波浪之來往,遍聽奔激之音響。力勢之所廻薄,潤澤之所彌廣,普天之極大,橫率土而莫兩?!?/div>
《漢語大詞典》:勁力(勁力)
氣力,力量。 南朝 梁 劉孝威 《謝南康王饟牛啟》:“ 何氏 瑩蹄,無以逾其勁力,邁其致遠?!?鄧洪 《山中歷險記》:“忽然聽到一個熟悉的口音,那時不知道哪里來了一股勁力,我一跳就站了起來?!?/div>
分類:氣力力量
《國語辭典》:主力  拼音:zhǔ lì
1.主要力量。如:「主力部隊」、「他是排球校隊中的攻擊主力?!?br />2.股票術語。指專以技術性方式控制股價漲跌變化的大戶。也稱為「做手」。
分類:主力力量
《國語辭典》:突擊(突擊)  拼音:tú jí
突然攻擊。指趁對方未防備時,猛烈而急速的攻擊。《新唐書。卷八六。劉武周傳》:「既戰(zhàn),小卻,王以精騎突擊破之?!挂沧鳌竿灰u」。
《國語辭典》:重力  拼音:zhòng lì
物理學上重力的廣義定義為萬有引力,狹義的定義則指地球?qū)τ诘孛嫔弦磺形矬w的引力。
《國語辭典》:畜力  拼音:chù lì
用于載運、拉車或牽引農(nóng)具等方面的牲畜力量。
《漢語大詞典》:余怒(餘怒)
(1).充足的力量、氣勢。文選·張衡〈西京賦〉:“負筍業(yè)而餘怒,乃奮翅而騰驤。” 薛綜 注:“言獸負此筍業(yè)已重,乃有餘力奮其兩翼,如將超馳者矣?!?唐 趙冬曦 《三門賦》:“泛洪漣於大磧之東,薄餘怒於天地之外?!?br />(2).未了的怒氣。 晉 潘岳 《西征賦》:“望 漸臺 而扼腕,梟巨猾而餘怒?!?清 王韜 《淞濱瑣話·魏月波》:“見妻猶坐中庭,頤指氣使,餘怒未平?!?/div>
《國語辭典》:魔力  拼音:mó lì
1.魔術、魔法的力量。如:「可怕的魔力摧毀了一切?!?br />2.迷惑人的力量。如:「不知是何魔力使他沉迷于賭博?!?br />3.使人崇拜的特殊吸引力。如:「他頭發(fā)雖已花白,但仍有一股懾人的魔力?!?/div>
《漢語大詞典》:濡縷(濡縷)
沾濕一縷。形容沾濕范圍極小。引申指力量微弱。史記·刺客列傳:“得 趙 人 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裴駰 集解:“言以匕首試人,人血出,足以沾濡絲縷,便立死也。”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及逾三十年,予亦竊位偷名,官進不已,然而終無濡縷之力及於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田七郎:“ 七郎 曰:‘此刀購諸異國,殺人未嘗濡縷。迄佩三世矣。’”
《漢語大詞典》:力劣
力量薄弱。 漢 焦贛 《易林·訟之剝》:“負牛上山,力劣行難。”三國志·魏志·臧洪傳:“惜 洪 力劣,不能推刃為天下報仇,何謂服乎!”世說新語·德行“今 荊州 奔亡,存亡未判,我何顏謝 桓公 ” 劉孝標 注引 晉 臧榮緒 《中興書》:“自傷力劣,不能翦定兇逆,我死恨晚爾!”
分類:力量薄弱
《漢語大詞典》:極性
物體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現(xiàn)出相反的固有性質(zhì)或力量
對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如傾斜、感覺或思想);向特定方向的傾向或趨勢
對兩極或起電(如物體的)特定正負狀態(tài)
《國語辭典》:征服  拼音:zhēng fú
戰(zhàn)勝、使屈服。《儒林外史》第四二回:「我猜沒有別的,去年老人家在貴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這個表題。」
《國語辭典》:匡合  拼音:kuāng hé
匡正糾合。指糾合諸侯,一匡天下?!稌x書。卷三三。石苞傳》:「夫貞廉之士,未必能經(jīng)濟世務。是以齊桓忘管仲之奢僭,而錄其匡合之大謀?!埂段倪x。王褒。圣主得賢臣頌》:「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div>
《漢語大詞典》:三權(三權)
(1).三種權力。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縱三權,施四教,發(fā)五機,設六行,論七數(shù),守八應,審九器,章十號,故能全勝。” 尹知章 注:“自‘一至’以下, 管 氏不言其數(shù),無得而知也?!?br />(2).特指“貴”、“富”、“親”三種權勢。 漢 劉向 說苑·尊貴:“ 齊桓公 使 管仲 治國, 管仲 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 以為上卿,而國不治。 桓公 曰:‘何故?’ 管仲 對曰:‘貴不能使富?!?桓公 賜之 齊國 市租一年,而國不治。 桓公 曰:‘何故?’對曰:‘疏不能制親?!?桓公 立以為仲父。 齊國 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 曰:‘ 管仲 之賢,不得此三權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br />(3).指兵法上對上、中、下三種力量的權衡。 宋 蘇洵 《權書上·強弱》:“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權也。三權也者,以一致三者也?!?/div>
《國語辭典》:運力(運力)  拼音:yùn lì
指運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