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1典故 4詞典 54其它 3
《漢語大詞典》:劾治
(1).審查治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吳王 驕日久,國多姦。今茍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后為妻訟其不睦事,為監(jiān)司所按治,詔置獄劾治?!?br />(2).指推究、審問。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察智·程戡》:“ 戡 曰:‘殺人而自置於門,非可疑耶?’乃親自劾治,具得本謀?!?/div>
《漢語大詞典》:論劾(論劾)
論告彈劾。 明 海瑞 《告養(yǎng)病疏》:“臣二經(jīng)論劾,眾口呶呶,臣尚執(zhí)己為是,臣實見得是也?!?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紀(jì)事》:“於是閣部、勛鎮(zhèn)、科道等官,交章論劾 之瑜 ‘偃蹇不奉朝命,無人臣禮’。”
分類:彈劾
《漢語大詞典》:誣劾(誣劾)
捏造罪名加以彈劾。 宋 岳珂 桯史·鸚鵡諭:“ 乾道 間, 楊嗣清 甲 有聲 西州 ,清議推屬。初試邑,有部使者,不欲名,頗以繡衣自驕,怒其不降意,誣劾以罪?!?/div>
《漢語大詞典》:鞫劾
審問判決。書·呂刑“獄成而孚” 孔 傳:“斷獄成辭而信,當(dāng)輸汝信於王,謂上其鞫劾文辭。” 孔穎達(dá) 疏:“ 漢 世問罪謂之鞫,斷獄謂之劾,謂上其鞫劾文辭也?!?宋 蘇舜欽 《論五事》:“或獄訟未具,遂停鞫劾。賦稅起納,無人催驅(qū)。”
分類:審問判決
《漢語大詞典》:深劾
深入推究。南齊書·陸澄傳:“ 澄 表據(jù)多謬,不足深劾,可白衣領(lǐng)職。”
分類:深入推究
《漢語大詞典》:移劾
移文彈劾。續(xù)資治通鑒·宋仁宗慶歷八年:“近傳三司判官 楊儀 下獄,自御史臺移劾 都亭驛 ,械縛過市,萬目驚駭?!?/div>
分類:移文彈劾
《漢語大詞典》:劾按
亦作“ 劾案 ”。 審查核實罪狀。《后漢書·虞詡傳》:“尋 永平 、 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錢給貸貧人,司空劾案,州及郡縣皆坐免黜?!?span id="tzjxheb" class="book">《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華》:“宰相 楊國忠 支婭所在橫猾。 華 出使,劾按不橈,州縣肅然?!?/div>
《漢語大詞典》:抨劾
彈劾。新唐書·溫造傳:“ 夏州 節(jié)度使 李佑 拜大金吾,違詔進(jìn)馬, 造 正衙抨劾?!?宋 劉克莊 《謝李殿院啟》:“其抨劾也,霜威之凌厲;其吹噓也,春意之發(fā)生?!?/div>
分類:彈劾
《漢語大詞典》:追劾
追究揭發(fā)罪責(zé)。后漢書·寇榮傳:“刺史 張敬 追劾 榮 以擅去邊,有詔捕之。” 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李岳洲》:“ 俊 筮仕之后,追劾貶降,不歇于道,才得 岳州 刺史?!?/div>
《漢語大詞典》:告劾
(1).揭發(fā)罪狀;彈劾過失。史記·酷吏列傳:“吏因責(zé)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span id="v0dv1cd" class="book">《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擅罪人,無告劾繫治城旦以上十四人。”
(2).指被人告發(fā)彈劾。漢書·昭帝紀(jì):“發(fā)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遼東 。”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告者,為人所告也;劾者,為人所劾也。”
《漢語大詞典》:劾案
見“ 劾按 ”。
《漢語大詞典》:劾按
亦作“ 劾案 ”。 審查核實罪狀。《后漢書·虞詡傳》:“尋 永平 、 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錢給貸貧人,司空劾案,州及郡縣皆坐免黜。”新唐書·文藝傳下·李華:“宰相 楊國忠 支婭所在橫猾。 華 出使,劾按不橈,州縣肅然?!?/div>
《漢語大詞典》:劾狀(劾狀)
(1).揭發(fā)過失或罪行的文狀。后漢書·周黃徐姜等傳序“遂辭出,投劾而去” 唐 李賢 注:“自投其劾狀而去也?!?br />(2).揭發(fā)罪狀。新唐書·崔隱甫傳:“浮屠 惠范 倚 太平公主 脅人子女, 隱甫 劾狀,反為所擠,貶 邛州 司馬?!?/div>
《漢語大詞典》:厭劾(厭劾)
謂用迷信的方法消災(zāi)除邪。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問諸淫昏之鬼,求之厭劾之巫?!?span id="hnklify" class="book">《新唐書·方技傳·葉法善》:“ 高宗 時,又有 葉法善 者, 括州 括蒼 人。世為道士,傳陰陽、占繇、符架之術(shù),能厭劾怪鬼?!?/div>
《韻府拾遺 職韻》:滯劾(滯劾)
宋書孝武帝紀(jì):若繁文滯劾,證逮遐廣,必須親察,以盡情狀。自后依舊聽訟。
《韻府拾遺 職韻》:輒劾(輒劾)
文心雕龍:太史學(xué)童教試六體,吏民上書,字謬輒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