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4分類詞匯 83
《漢語大詞典》:蒙氣(蒙氣)
(1).古指包圍地球外面的大氣。《漢書·京房傳》:“辛酉以來,蒙氣衰去,太陽精明。”后漢書·黃瓊傳:“閒者以來,卦位錯謬,寒燠相干,蒙氣數(shù)興,日闇月散。”
(2).猶悶氣。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林·進士授史官:“意者他日能大用,豁諸公蒙氣也?!?/div>
《漢語大詞典》:圍守(圍守)
(1).包圍監(jiān)守。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及 鼂錯 已誅, 袁盎 以太常使 吳 。 吳 王欲使將,不肯。欲殺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 盎 軍中?!?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又 操 持部曲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託宿衛(wèi),內(nèi)實拘執(zhí)?!?span id="1v10hax" class="book">《梁書·呂僧珍傳》:“ 長沙 宣武王 時為 梁州 刺史, 魏 圍守連月,間諜所在不通, 義陽 與 雍州 路斷?!?br />(2).設圍防守。資治通鑒·三國魏邵陵厲公正始六年:“十二月, 漢 費禕 至 漢中 ,行圍守?!?胡三省 注:“ 魏延 鎮(zhèn) 漢中 ,實兵諸圍以御敵,所謂圍守也。”
《漢語大詞典》:包絡(包絡)
(1).包圍環(huán)繞。 宋 蘇軾 《表忠觀碑》:“大城其居,包絡山川,左江右湖,控制島巒?!?宋 趙希鵠 洞天清錄·古硯辨:“ 端溪 中巖舊坑,石色紫,如新嫩肝,細潤如玉……外有黃臕包絡,扣之無甚聲,磨墨亦無聲?!?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其內(nèi)水兩重,皆西轉(zhuǎn)而北去,其外大水逆兜,獨南流而東繞,此諸流包絡之分也?!?清 趙翼 《蛛網(wǎng)》詩:“區(qū)區(qū)設罻羅,包絡能幾尺。”
(2).猶包括。 元 柳貫 《尊經(jīng)堂》詩:“貞明配日月,廣大侔天地,簡牘之所資,包絡無巨細?!?清 沈德潛 說詩晬語卷下:“ 杜 詩別於諸家,在包絡一切,其時露缺處,正是無所不有處?!?章炳麟 《國故論衡·文學總略》:“凡云文者,包絡一切箸於竹帛者而為言。”
(3).中醫(yī)謂聯(lián)屬百骸臟腑的周身脈絡。《醫(yī)宗金鑒·痘疹心法要訣·痘主部位》:“包絡之絡聯(lián)藏府,三焦之氣應無方?!弊ⅲ骸爸领栋j,乃周身脂膜之絡,聯(lián)屬百骸藏府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眼膜
眼球內(nèi)包圍在晶狀體、玻璃體等周圍的薄皮。《涅槃經(jīng)·如來性品》:“如百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yī),是時良醫(y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唐 杜甫 《謁文公上方》詩:“金篦刮眼膜,價重百車渠?!?清 黃景仁 《云棲寺》詩:“名山幾處過如霧,眼膜欲刮無金篦?!?/div>
《漢語大詞典》:解角
(1).脫角。說文·鹿部:“麚,以夏至解角?!?段玉裁 注:“《月令》仲夏之月日長至,鹿角解?!?漢 張衡 《南都賦》:“ 松子 神陂 ,赤靈解角?!?span id="odnk6j5" class="book">《西游記》第五一回:“魔王使個蟒翻身, 大圣 卻施鹿解角?!?br />(2).指包圍已解除的一角。史記·匈奴列傳:“於是 高帝 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xiāng),從解角直出,竟與大軍合,而 冒頓 遂引兵而去?!?br />(3).指太歲離開角星不在東方,春令已過。 唐 陳子昂 《餞陳少府從軍序》:“爾其蒼龍解角,朱鳥司辰?!?br />(4).解散丫角。丫角,丫結(jié)。兒童發(fā)式。借指青少年。 明 張居正 《七賢詠·阮步兵》:“解角風塵會,戢翼云林里?!?/div>
《國語辭典》:提子  拼音:tí zǐ
在圍棋中,棋子遭受包圍使得活路切斷,而讓對方從棋盤上提走,稱為「提子」。
《漢語大詞典》:會垓(會垓)
(1).會戰(zhàn)。 劉邦 曾率 韓信 等圍 項羽 于 垓下 ,后來戲劇小說因謂會戰(zhàn)為“會垓”。 元 關(guān)漢卿 《單鞭奪槊》第一折:“你道是 赤瓜峪 與咱家曾會垓?!?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二折:“他曾上甚惡戰(zhàn)場,他曾經(jīng)甚大會垓?!?br />(2).引申指被包圍的陣地、山頭。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我則要你抱麟兒撞開孩子連環(huán)寨,婆婆也,我則要你引鶯雛飛出 韓侯 那一座大會垓。”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后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huán)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國語辭典》:點眼(點眼)  拼音:diǎn yǎn
1.畫上眼睛。也作「點睛」。
2.故意做出引人注目的動作?!都t樓夢》第六九回:「你要哭,外頭多少哭不得,又跑了這里來點眼?!?br />3.一種圍棋對殺中的重要戰(zhàn)術(shù)。指當對方棋子未完成做活的程序,于做眼的關(guān)鍵處下子,使對方難以做活或不能做活。
《國語辭典》:圍攻(圍攻)  拼音:wéi gōng
1.包圍攻擊?!逗鬂h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入朝歌鹿腸山蒼巖谷口,討干毒。圍攻五日,破之。」
2.眾人合力抨擊、糾責某人。如:「他在公司里因遭到同仁們的圍攻,所以不得不辭職?!?/div>
《漢語大詞典》:網(wǎng)住
用網(wǎng)覆蓋或包圍。例如:有一只野兔被網(wǎng)住了,它竭力想掙脫。
分類:覆蓋包圍
《國語辭典》:聚殲(聚殲)  拼音:jù jiān
集體誅殺消滅。如:「二次大戰(zhàn)期間,希特勒聚殲猶太人?!?/div>
《漢語大詞典》:九重圍(九重圍)
層層的包圍。 南朝 梁 吳均 《戰(zhàn)城南》詩之一:“躞蹀青驪馬,往戰(zhàn)城南畿。五歷魚麗陣,三入九重圍?!?唐 霍總 《塞下曲》:“曾當一面戰(zhàn),頻出九重圍。”
分類:層層包圍
《國語辭典》:包囊  拼音:bāo náng
大多數(shù)原生動物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會形成囊狀物,包裹住身體,暫呈休眠狀態(tài),待環(huán)境改善后,再破囊而出,重新活動。
《漢語大詞典》:圍殲(圍殲)
包圍起來加以殲滅。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五章:“他們這個連沒有參加最后的圍殲,只不過是在遠遠的一帶山林里擔任警戒罷了?!?/div>
《國語辭典》:外線(外線)  拼音:wài xiàn
1.對敵方采取由外向內(nèi)攻擊的兵力部署戰(zhàn)線。如:「外線作戰(zhàn)」、「他適時利用外線出擊的戰(zhàn)略,終于贏得這場持久戰(zhàn)?!?br />2.稱對外通話的線路為「外線」。如:「這支話機具有保留外線通話的功能,使用非常簡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