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華嚴(華嚴)
(1).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的簡稱。有三種譯本。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字注魚蟲,要傳《華嚴》八千偈。”
(2).佛教語。天臺宗所說“五時”教之一。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 隋 以來判教諸師,皆曰‘華嚴’日出時,‘法華’日中時,‘涅槃’日入時。”
(3).指華嚴宗所說的大乘境界。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之二:“華嚴帝網(wǎng)重重現(xiàn),廣樂鈞天竊竊聽?!?/div>
《國語辭典》:華嚴經(jīng)(華嚴經(jīng))  拼音:huá yán jīng
書名。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是由一些小部經(jīng),逐漸發(fā)展成的大部經(jīng)典。漢譯本有三:一、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六十卷本。二、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本。三、唐般若譯,四十卷本。是中國華嚴宗和法相宗據(jù)以立宗的經(jīng)典之一。
《國語辭典》:華嚴宗(華嚴宗)  拼音:huá yán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以華嚴經(jīng)為該宗教義的依據(jù),故稱為「華嚴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法藏,但傳統(tǒng)上以杜順為初祖。在判教上尊華嚴經(jīng)為最高經(jīng)典,并從華嚴經(jīng)的思想,發(fā)展出法界緣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圓融的學(xué)說,發(fā)揮事事無礙的理論。此派從盛唐立宗,至武宗滅佛后,逐漸衰微。又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也稱為「賢首宗」。
《國語辭典》:華嚴五祖(華嚴五祖)  拼音:huá yán wǔ zǔ
佛教華嚴宗的五位祖師。一為終南杜順,二為云華智儼,三為賢首法藏,四為清涼澄觀,五為圭峰宗密。
《國語辭典》:華嚴原人論(華嚴原人論)  拼音:huá yán yuán rén lùn
書名。唐朝圭峰宗密撰,一卷。本華嚴宗旨論究心性,為宋儒性理學(xué)的先驅(qū)。
《國語辭典》: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拼音:huá yán yī shèng jiào yì fēn qí zhāng
書名。唐朝法藏著,四卷。是華嚴宗判教的理論著作。本書將釋迦說法,分為五時,判其后的流派為十宗,而以華嚴宗為最圓滿。也稱為「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五教章」。
《國語辭典》:華嚴金獅子章(華嚴金獅子章)  拼音:huá yán jīn shī zǐ zhāng
書名。唐朝法藏著,一卷。此書是法藏為武則天講解華嚴奧義,指鎮(zhèn)殿金獅子為喻,進而撰成。簡要的概括華嚴宗的基本論點,是華嚴宗最重要的論著之一。
《漢語大詞典》:華嚴世界(華嚴世界)
佛教語。法身佛 毘盧遮那 的凈土。以大蓮花中包藏微塵數(shù)的世界,故名。見《華嚴經(jīng)》卷八。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八:“一滴水就是一個須彌世界;一只蒼蠅的眼睛,也是一個華嚴世界。”
《國語辭典》:五味  拼音:wǔ wèi
甜、酸、苦、辣、咸五種滋味?!抖Y記。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zhì)也?!埂痘茨献?。原道》:「無聲而五音鳴焉,無味而五味形焉,無色而五色成焉?!?/div>
《漢語大詞典》:六宗
(1).古所尊祀的六神。《書·舜典》:“肆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徧于群神?!绷跒楹紊?, 漢 以來諸說不一:(1) 漢 伏勝 、 馬融 謂天、地、春、夏、秋、冬。(2) 漢 歐陽 、 大小夏侯 、 王充 謂位于天地四方之間,助陰陽變化者。(3) 漢 孔光 、 劉歆 謂乾坤六子:水、火、雷、風(fēng)、山、澤。(4) 漢 賈逵 謂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5) 漢 鄭玄 謂星、辰、司中、司命、風(fēng)師、雨師。(6) 三國 魏 劉劭 謂太極沖和之氣,為六氣之宗。(7) 晉 王肅 等謂四時、寒暑、日、月、星、水旱。(8) 晉 張髦 謂祖考三昭三穆。(9) 晉 司馬彪 謂天宗、地宗及四方之宗。(10) 北魏 孝文帝 謂皇天大帝與五帝。參閱書·舜典 唐 孔穎達 疏、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虞書六宗義。
(2).謂 漢 文帝 、 武帝 、 宣帝 、 元帝 、 明帝 、 章帝 。后漢書·安帝紀:“癸巳,告祀二祖、六宗?!?李賢 注:“六宗,謂 孝文 曰 太宗 , 孝武 曰 代(世)宗 , 孝宣 曰 中宗 , 孝元 曰 高宗 , 孝明 曰 顯宗 , 孝章 曰 肅宗 ?!?br />(3).佛教以三論、法相、華嚴、律、成實、俱舍為六宗。其中,成實、俱舍二宗為小乘;其馀四宗另加天臺、真言二宗,稱大乘六宗。
《國語辭典》:舊話(舊話)  拼音:jiù huà
以前所說過的話。宋。劉克莊〈華嚴知客寮〉詩:「涉世昏昏忘舊話,入山歷歷記前游。」
華嚴宗七祖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第一馬鳴菩薩,第二龍樹菩薩,第三支那之元祖帝心尊者杜順,第四云華尊者智儼,第五賢首大師法藏,第六清涼大師澄觀,第七圭峰大師宗密也。此七祖宋凈源奉敕記之。見八宗綱要。
八十華嚴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唐實叉難陀新譯之華嚴經(jīng)八十卷,謂之八十華嚴經(jīng)。
華嚴釋經(jīng)十門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釋華嚴經(jīng)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會,八傳譯感通,九總釋經(jīng)題,十別釋文義。出華嚴大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