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華嚴(華嚴)
(1).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的簡稱。有三種譯本。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字注魚蟲,要傳《華嚴》八千偈?!?br />(2).佛教語。天臺宗所說“五時”教之一。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jīng)〉四十二問》:“ 隋 以來判教諸師,皆曰‘華嚴’日出時,‘法華’日中時,‘涅槃’日入時?!?br />(3).指華嚴宗所說的大乘境界。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之二:“華嚴帝網(wǎng)重重現(xiàn),廣樂鈞天竊竊聽?!?/div>
《國語辭典》:華嚴經(jīng)(華嚴經(jīng))  拼音:huá yán jīng
書名。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是由一些小部經(jīng),逐漸發(fā)展成的大部經(jīng)典。漢譯本有三:一、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六十卷本。二、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本。三、唐般若譯,四十卷本。是中國華嚴宗和法相宗據(jù)以立宗的經(jīng)典之一。
《國語辭典》:華嚴宗(華嚴宗)  拼音:huá yán zōng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以華嚴經(jīng)為該宗教義的依據(jù),故稱為「華嚴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法藏,但傳統(tǒng)上以杜順為初祖。在判教上尊華嚴經(jīng)為最高經(jīng)典,并從華嚴經(jīng)的思想,發(fā)展出法界緣起、十玄、四法界、六相圓融的學說,發(fā)揮事事無礙的理論。此派從盛唐立宗,至武宗滅佛后,逐漸衰微。又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也稱為「賢首宗」。
《國語辭典》:華嚴五祖(華嚴五祖)  拼音:huá yán wǔ zǔ
佛教華嚴宗的五位祖師。一為終南杜順,二為云華智儼,三為賢首法藏,四為清涼澄觀,五為圭峰宗密。
《國語辭典》:華嚴原人論(華嚴原人論)  拼音:huá yán yuán rén lùn
書名。唐朝圭峰宗密撰,一卷。本華嚴宗旨論究心性,為宋儒性理學的先驅。
《國語辭典》: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拼音:huá yán yī shèng jiào yì fēn qí zhāng
書名。唐朝法藏著,四卷。是華嚴宗判教的理論著作。本書將釋迦說法,分為五時,判其后的流派為十宗,而以華嚴宗為最圓滿。也稱為「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五教章」。
《國語辭典》:華嚴金獅子章(華嚴金獅子章)  拼音:huá yán jīn shī zǐ zhāng
書名。唐朝法藏著,一卷。此書是法藏為武則天講解華嚴奧義,指鎮(zhèn)殿金獅子為喻,進而撰成。簡要的概括華嚴宗的基本論點,是華嚴宗最重要的論著之一。
《漢語大詞典》:華嚴世界(華嚴世界)
佛教語。法身佛 毘盧遮那 的凈土。以大蓮花中包藏微塵數(shù)的世界,故名。見《華嚴經(jīng)》卷八。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八:“一滴水就是一個須彌世界;一只蒼蠅的眼睛,也是一個華嚴世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