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查浦
古地名。在 建康 石頭山 (今 南京市 清涼山 )南。 晉 成帝 咸和 三年(公元328年), 蘇峻 叛據(jù) 建康 , 陶侃 起兵入討,屯兵于此。晉書·陶侃傳:“ 查浦 地下,又在水南,唯 白石 峻極險固,可容數(shù)千人,賊來攻不便,滅賊之術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4'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左思〈吳都賦〉》“ 橫塘 、 查下 ” 晉 劉逵 注:“ 查下 , 查浦 ,在 橫塘 西?!?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二·江寧府》:“ 查浦 ,在府西南十里,大 江 南岸,《實録》云: 石頭 南上十里,即 查浦 ?!?/div>
《漢語大詞典》:豁蒙樓(豁蒙樓)
在 南京 雞鳴寺 ,建于 清 光緒 年間,取 杜甫 “憂來豁蒙蔽”(贈秘書監(jiān)江夏李公邕)詩意命名。舊時為詩人詞客歌詠勝地。 清 張之洞 《金陵游覽詩·雞鳴寺》:“一朝闢僧樓,雄秀發(fā)其祕……素有 杜老 憂,今朝豁蒙蔽。”自注:“余以金施寺,僧闢寺后經(jīng)堂為樓,盡伐墻外雜樹,遂為 金陵 諸寺之冠?!?陳三立 有《登鷄鳴寺豁蒙樓》、《豁蒙樓晴望》等詩。 李宣龔 《甲戌九日纕蘅招登豁蒙樓因事未赴》詩:“ 張老 樓存事已乖, 豁蒙 想見浮云謗?!?黃裳 《金陵雜記·豁蒙樓上看濃春》:“曲折的走上殿去。好消息, 豁蒙樓 開放了?!?/div>
《漢語大詞典》:十四樓(十四樓)
十四處官妓住的樓。 明 初建于 南京 。 明 楊慎 詞品·十二樓十三樓十四樓:“ 永樂 中, 晏振之 《金陵春夕》詩‘花月春江十四樓’,人多不知其事,蓋 洪武 中建 來賓 、 重譯 、 清江 、 石城 、 鶴鳴 、 醉仙 、 樂民 、 集賢 、 謳歌 、 皷腹 、 輕煙 、 淡粉 、 梅妍 、 柳翠 十四樓于 南京 ,以處官妓?!?清 陳維嵩 《沁園春·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詞:“夾岸亭臺,接天歌板,十四樓中樂太平。”
《漢語大詞典》:雁門山(雁門山)
省稱“雁門”。亦作“鴈門山”。 1.山名。在今 山西省 代縣 西北。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 鴈門之山 ,無草木。” 袁珂 校注:“《海內(nèi)西經(jīng)》云:‘ 鴈門山 ,鴈出其閒。在 高柳 北?!创松揭??!?span id="3fpd0t5"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 燭龍 在 雁門 北,蔽于 委羽之山 ,不見日。”
(2).山名。在今 江蘇 南京 附近。 唐 李白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緑水向 雁門 ,黃云蔽 龍山 ?!?王琦 注:“景定建康志:‘ 雁門山 在城東南六十里,周迴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西連 彭城山 ,南連 大城山 ,北連 陵山 。山勢連綿,類北地 雁門 ,故以為名。’……江南通志:‘ 雁門山 在 江寧府 上元縣 東南六十里?!?/div>
《漢語大詞典》:丁字簾(丁字簾)
(1).丁字形的卷簾。 清 錢謙益 《留題秦淮丁家水閣》詩:“夕陽凝望春如水,丁字簾前是 六朝 。” 清 黃景仁 《步蟾宮》詞:“一層丁字簾兒底,只繡著花兒不理?!币嗍∽鳌?丁字 ”、“ 丁簾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五回:“帶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紗放午晴?!?劉國鈞 《月詞》之六:“偷向丁簾深處立,怕他花影妬腰支?!?br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橋 畔。 明 末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桃根 桃葉 無人問, 丁字簾 前是斷橋?!?/div>
《漢語大詞典》:南榜
指 明朝 留都 南京 會試所張貼的榜。 明 歸有光 《高州太守欽君壽詩序》:“ 高州 太守致仕 欽君 與余嘗同試 建康 ……是時吾郡登南榜者,士二十七人,而北榜惟君一人?!?/div>
《漢語大詞典》:神虎門(神虎門)
古宮門名。位于 南朝 時 建康 (今 南京 )皇宮的西首。宋書·武帝紀下:“﹝ 武帝 ﹞性尤簡易,常著連齒木屐,好出 神虎門 逍遙,左右從者不過十餘人?!?span id="44poxdr" class="book">《南齊書·禮志上論》:“ 案 晉中朝元會,設臥騎、倒騎、顛騎,自 東華門 馳往 神虎門 ,此亦角抵雜戯之流也?!?/div>
《漢語大詞典》:十六樓(十六樓)
明 初 南京 十四處官伎住的樓與 南市 、 北市 兩樓的合稱。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一》:“ 太祖 於 金陵 建十六樓,以處官伎?!?span id="cpejvfk" class="book">《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這 南京 乃是 太祖 皇帝建都的所在……還有那十六樓官妓,新妝袨服,招接四方游客?!眳⒁姟?十四樓 ”。
分類:南京十四
《漢語大詞典》:十四樓(十四樓)
十四處官妓住的樓。 明 初建于 南京 。 明 楊慎 詞品·十二樓十三樓十四樓:“ 永樂 中, 晏振之 《金陵春夕》詩‘花月春江十四樓’,人多不知其事,蓋 洪武 中建 來賓 、 重譯 、 清江 、 石城 、 鶴鳴 、 醉仙 、 樂民 、 集賢 、 謳歌 、 皷腹 、 輕煙 、 淡粉 、 梅妍 、 柳翠 十四樓于 南京 ,以處官妓?!?清 陳維嵩 《沁園春·題徐渭文鐘山梅花圖同云臣南耕京少賦》詞:“夾岸亭臺,接天歌板,十四樓中樂太平?!?/div>
《漢語大詞典》:新民報
①1929年9月創(chuàng)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慶、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個日、晚刊??箲?zhàn)勝利后,總管理處設于南京,羅承烈任總主筆,趙超構任副總主筆。因主張和平民主,反對內(nèi)戰(zhàn),被迫???。建國后,上海《新民報晚刊》繼續(xù)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報》。②抗日戰(zhàn)爭時期華北偽政權機關報。1938年1月創(chuàng)刊于北平,1944年4月???。
《國語辭典》:鞏珍(鞏珍)  拼音:gǒng zhēn
人名。明應天(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詳。宣德年間鄭和二度出使西洋時,珍從行佐其事,往還三年,歷二十國,記其所見風土人物,作《西洋番國志》。
《國語辭典》:長干巷(長干巷)  拼音:cháng gān xiàng
南京秦淮河畔長干里內(nèi)的一條巷子。六朝時,建康南方五里處秦淮河畔有山崗,其間平地,為吏民雜居之地,稱為「長干巷」。
《漢語大詞典》:靈滸(靈滸)
指 晉 室。 東晉 都于 建康 (今 江蘇 南京 ),在 長江 左岸,故稱。 晉 孫綽 《贈溫嶠》詩:“矯矯君侯,仗鉞斯征,鯨鯢懸鯉,靈滸載清?!?/div>
《國語辭典》:雨花石  拼音:yǔ huā shí
一種天然瑪瑙。一般提到的南京雨花臺,產(chǎn)于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以及儀征市月塘一帶,為開采砂礦的附屬物。天然雨花石表面粗糙,放入水中才能顯示其光彩。也稱為「觀賞石」、「幸運石」。
《漢語大詞典》:右僉都御史
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僉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參見“右都御史”條
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span>· 張廷玉《明史》
召為南京右僉都御。
《國語辭典》:中山陵  拼音:zhōng shān líng
國父孫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城東紫金山南坡,民國十八年(西元1929)建成。占地約二千馀畝,前有廣場及華表,次為祭堂,后為墓室。布局嚴整,規(guī)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