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12—980 【介紹】: 宋同州馮翊人,字慶孫。后晉末為戶曹掾。歷仕后漢、后周。入宋起為左補闕,掌蘄口榷貨務(wù)。為西川轉(zhuǎn)運副使,有善政。代歸闕下,疏民利病十事稱旨,太祖將大用,為侯陟所沮。太宗時加刑部郎中知大名府,轉(zhuǎn)兩浙西南路轉(zhuǎn)運使,鎮(zhèn)壓泉州民變。徙知廣州,兼轉(zhuǎn)運市舶使。歷官以干練聞,時稱能吏。
全宋詩
楊克讓(九一二~九八○),字慶孫,同州馮翊(今陜西大荔)人。歷仕后漢、后周,入宋為左補闕,掌蘄口榷貨務(wù)。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知果州。開寶三年(九七○)為西川轉(zhuǎn)運副使,后平升州,就知州事兼水陸計度轉(zhuǎn)運使事,加兵部員外郎。太宗太平興國初,加刑部郎中、知大名府。后為兩浙西南路轉(zhuǎn)運使。四年(九七九)徙知廣州,俄兼轉(zhuǎn)運市舶使。五年卒,年六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有傳。
劉保勛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5—986 【介紹】: 宋河南人,字修業(yè)。劉處讓子。少好騎射,又頗能詩。十許歲隨父署后唐新德軍衙內(nèi)都校。仕后周至工部員外郎。太宗雍熙中累官權(quán)御史中丞兼勾當差遣院。曹彬等受命征幽州,保勛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宋兵敗,濟拒馬河,其馬陷淖中,與子利涉俱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0—990 【介紹】: 宋青州人,字希粲。后漢乾祐進士。仕后周,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太祖擢授太子中允。歷知北海軍、荊南轉(zhuǎn)運事。帝征南唐,供給無缺。太宗即位,除兵部郎中,歷西川、廣南轉(zhuǎn)運使,以才干稱。官至給事中。
全宋詩
許仲宣(九三○~九九○),字希粲,青州(今屬山東)人。后漢乾祐間進士。后周顯德初為濟陰主簿,淄州團練判官。入宋,太祖擢授知北海軍。開寶九年(九七六)知永興軍。太宗繼位,遷兵部郎中,授西川轉(zhuǎn)運使。太平興國六年(九八一),遷吏部郎中,八年,為左諫議大夫。雍熙四年(九八七),出知廣州,移知江陵府,俄改河南府。端拱中,遷給事中。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1010 【介紹】: 宋齊州人,字直道。第進士。調(diào)補安陽主簿。歷知淄、饒州,皆有政績。真宗咸平二年,累遷河東轉(zhuǎn)運使,旋兼侍御史知雜事,劾李昌齡、董儼等,又舉吳奮等堪任大郡,皆從之。官終膳部郎中。
全宋文·卷五八
范正辭(九三六——一○一○),字直道,齊州(治今山東歷城)人。太祖時登第,太宗朝為國子博士,遷膳部員外郎,歷江南轉(zhuǎn)運副使等官。真宗即位,遷膳部郎中,出為河東轉(zhuǎn)運使,后兼侍御史知雜事?!?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7—1008 【介紹】: 宋宋州楚丘人,字天錫。太宗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通判銀州。京師開金明池,以獻詩擢右拾遺。知廣州,不能以廉自守。至道二年,由御史中丞參知政事,居位無所建明。真宗即位,加戶部侍郎。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忠武軍節(jié)度。
全宋文·卷六○
李昌齡(九三七——一○○八),字天钖,宋州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太平興國三年進士,歷判合州、銀州。擢右拾遺、直史館。后為淮南轉(zhuǎn)運使,知廣州。還,擢禮部郎中,為樞密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淳化三年改度支使,拜御史中丞。至道二年,以本官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坐交結(jié)王繼恩貶。后以秘書監(jiān)致仕。大中祥符元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8—1006 【介紹】: 宋開封襄邑人,字信臣。張誼子。以蔭補太廟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獻《南征賦》、《治民論》,召試授御史臺主簿,棄官而歸。宋太祖建隆二年進士第一。歷右補闕、中書舍人。從太宗征太原,歷任京東、江南轉(zhuǎn)運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錄》,為開封府推官。坐事貶安州司馬,歷知晉、許、杭、蘇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談?wù)?,尚氣?jié)。嘗獻《元元論》,大旨以養(yǎng)民務(wù)穡為急,深得真宗嘉賞。
全宋詩
張去華(九三八~一○○六),字信臣,開封襄邑(今河南睢縣)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進士,拜秘書郎,直史館,擢為右補闕,后知磁、乾二州,選為益州通判,遷起居舍人,知鳳翔府。太宗朝為京東轉(zhuǎn)運使,歷禮部郎中。真宗朝復(fù)拜右諫議大夫,遷給事中,歷知杭州、蘇州。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有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1014 【介紹】: 宋曹州冤句人,徙居洛陽,字師亮。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進士。累遷左拾遺。北漢平,朝廷議取幽薊,因上書諫阻。六年,任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革除弊政,務(wù)行寬大。八年,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御遼兵甚力。端拱二年擢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尋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真宗咸平初復(fù)相,三年罷。四年,任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屢陳御夏之策。景德初,知青州,后出判河陽,以司空致仕。卒謚文定。有《洛陽縉紳舊聞記》。
全宋詩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衡州。雍熙初,遷左諫議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給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相,為尚書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興軍,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坐朝會被酒失儀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謚文定。有集五十卷,不傳。《名臣碑傳琬琰集》下集卷二、《宋史》卷二六五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一○二
張齊賢(九四三——一○一四),字師亮,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徙居洛陽。太祖至洛,以布衣條陳十事。太宗擢為進士,遂通判衡州,累官至江南西路轉(zhuǎn)運使。太平興國八年,擢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密院事。雍熙三年知代州,端拱二年拜刑部侍郎、樞密副使。淳化二年參知政事,數(shù)月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六月罷為尚書左丞,歷知河南等府州。咸平元年召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四年罷,命為涇、原等州軍安撫經(jīng)略使。景德初知青州,大中祥符元年拜右仆射,進左仆射。五年以司空致仕,七年薨,年七十二,謚文定。著有《洛陽搢紳舊聞記》五卷(存),《太平雜編》二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4或943—998 【介紹】: 宋應(yīng)天府下邑人,徙齊州章丘,字直臣。太祖開寶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禁巫覡,教民以醫(yī)藥,稍變風俗;又奏殺不法宦官,由此知名。太宗時歷監(jiān)察御史兼總南路,移京西轉(zhuǎn)運使,后任戶部、度支、鹽鐵等使。因擅減茶價致虧,貶官,知廣州。復(fù)徙廣南東、西路都轉(zhuǎn)運使、同知樞密院事等。真宗即位,改御史中丞,恨失政柄,肆情彈擊,人多譏之。
全宋文·卷一○四
李惟清(九四三——九九八),字直臣,下邑(今安徽碭山境)人,其父仲行徙家章丘(今山東章丘)。開寶中以三史解褐涪陵尉,遷大理寺丞。太宗朝歷荊湖北路轉(zhuǎn)運判官、轉(zhuǎn)運使,徙京西,入判度支,復(fù)出為京東轉(zhuǎn)運使。遷度支使、鹽鐵使。后出知廣州,徙廣南東、西路轉(zhuǎn)運使,召拜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元年卒,年五十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3—994 【介紹】: 宋京兆長安人,徙家池州,字仲師。初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南唐時舉進士不第。宋太祖開寶三年,詣闕上書,言江南可取,以求進用。令送學士院試,賜本科及第,授舒州軍事推官。為向?qū)?,征江表,領(lǐng)池州。江南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zhuǎn)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路轉(zhuǎn)運使、荊湖轉(zhuǎn)運使、河北東西路都轉(zhuǎn)運使,以才干甚得時譽。為戶部使,頻以職事不治,出為西川轉(zhuǎn)運使。李順軍攻占成都,脫逃走東川。黜知均州而卒。
全宋文·卷一○一
樊知古(九四三——九九四),原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太宗令改名知古,字仲師。本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家池州(治今安徽池州)。開寶中獻取江南策,授舒州推官。南唐平,擢侍御史,改江南轉(zhuǎn)運使。太宗朝,歷京西北、荊湖、河北東西等路轉(zhuǎn)運使,徵拜給事中,遷戶部使。因事貶西川轉(zhuǎn)運使。李順義軍破成都,離部逃東川,黜知均州而卒。《宋史》卷二七六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01 【介紹】: 宋京兆萬年人,字藏用。第進士。歷官知乾州、隴州。以政聞,超授監(jiān)察御史。太宗雍熙三年,假秘書監(jiān)使交州,入境即遣左右戒以臣禮,黎桓聽命,拜詔盡恭。使還,遷起居舍人。至道二年,黎桓復(fù)南侵,又奉詔出使,至則桓復(fù)稟命。真宗時為右諫議大夫,使河朔按邊事,知升、貝二州。
全宋詩
李若拙(九四四~一○○一),字藏用,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太祖時進士。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九七七),知乾州,四年通判泰州,后又使交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出為兩浙轉(zhuǎn)運使。五年,遷主客郎中、江南轉(zhuǎn)運使。真宗即位,官兵部郎中,充史館修撰,俄知制誥。咸平二年(九九九),知升、貝二州。四年卒,年五十八?!?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1021 【介紹】: 宋汾州人,字希阮,號中陵子。太祖開寶八年進士第一。通判河州。太宗遣武德卒潛察遠方事,嗣宗械送京師,太宗怒削其秩。至道中官至淮南轉(zhuǎn)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中,以漕運稱職,就拜太常少卿,復(fù)充三司戶部使,改鹽鐵使,建言裁節(jié)冗食。拜御史中丞。歷事三朝,輕險好進,所至以嚴明御下,尤傲狠,務(wù)以丑言凌挫群類,曾深詆參知政事馮拯、知制誥王曾。任樞密副使,與使寇準不協(xié)。官終靜難軍節(jié)度。卒謚景莊。有《中陵子》。
全宋詩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今山西汾陽)人。太祖開寶八年(九七五)進士。補秦州司寇參軍。歷諸路轉(zhuǎn)運使,累遷御史中丞。真宗大中祥符六(一○一三),授樞密副使。八年,求罷,知許州(《隆平集》卷一○)。以檢校太尉致仕。天禧五年卒,年七十八。謚景莊。有《中陵子》三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全宋文·卷一○四
王嗣宗(九四四——一○二一),字希阮,汾州(治今山西汾陽)人。開寶八年中進士甲科,補秦州司寇參軍。太宗朝屢司漕運,歷河北、京西、河東、淮南等路轉(zhuǎn)運使,江浙、荊湖發(fā)運使。真宗咸平四年,為左諫議大夫,知通進、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事,出知并州,兼并代部署,召拜御史中丞。大中祥符六年,任樞密副使、檢校太保,出知許州,移知河南府。天禧初致仕,五年卒,年七十八。著有《中陵子》三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7—1005 【介紹】: 宋同州合陽人,字道成。雷有鄰弟。以蔭補漢州司戶參軍,署萊蕪尉。以揭發(fā)知監(jiān)奸贓,代知監(jiān)事。召為大理寺丞。歷戶部、度支、鹽鐵副使,江南、嶺外茶鹽制置使。李順起事,官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調(diào)遣軍備,規(guī)劃戰(zhàn)事。累拜瀘州觀察使、知益州,鎮(zhèn)壓王均起事。契丹南侵,以并代副都部署率兵援真宗親征。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
全宋文·卷一三○
雷有終(九四七——一○○五),字道成,同州合陽(今陜西合陽)人。以父德驤蔭補官。太平興國中知密州,徙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后歷度支、鹽鐵副使,領(lǐng)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茶鹽制置使。李順起義時,命為峽路隨軍轉(zhuǎn)運使、同知兵馬事。拜右諫議大夫,知益州。改知許州、并州。真宗立,加工部侍郎,知審刑院,授戶部使。王均據(jù)蜀叛,朝廷以有終為瀘州觀察使,知益州,兼川、陜兩路招安捉賊事。事平,加保信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景德初徙并代副都部署。召拜宣徽北院使、檢校太保。二年七月卒,年五十九?!?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9—1020 【介紹】: 宋開封人,字常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吉州通判,歷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戶部判官、權(quán)判大理寺。知廣州,召為工部郎中,以廉直超擢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明辨有才略,遇事敏速,凡二邊道路、斥堠、走集之所,莫不周知。真宗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真宗朝未嘗除仆射,此為殊命,敏中略無喜色,如處平昔,門闌寂然,宴飲不備。三年進左仆射。性端厚多智,諳曉民政,善處繁劇。卒謚文簡。
全宋詩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屬河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歷知制誥、樞密直學士,以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三年,為河北、河東宣撫大使。四年,拜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坐事罷相,以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元年(一○一七)加吏部尚書,進左仆射,監(jiān)修國史。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文簡,累贈燕王。有文集十五卷,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二有傳。今錄詩十一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向敏中(九四九——一○二○),字常之,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太宗朝,官至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初,拜兵部侍郎,參知政事,代兼知樞密院事,河北、河東安撫大使。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以事貶知永興軍。景德初復(fù)兵部侍郎,為鄜延路都部署兼知延州,改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大中祥符中,權(quán)東京留守。五年,復(fù)拜同平章事。天禧初,進右仆射兼門下侍郎,監(jiān)修國史。三年,進左仆射、昭文館大學士。四年三月卒,年七十二,謚文簡。有文集十五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58—1012 【介紹】: 宋開封太康人,字世卿。沈倫子。以蔭補西頭供奉官。知單州歸,出使京東計度財賦。濮州土貢銀,課民織造,不折省稅,鄆州節(jié)度配屬縣納藥物,皆為民病,歸而歷言于帝,以除其弊。太宗至道末,任淮南轉(zhuǎn)運使。官至判三司三勾院。
全宋文·卷一六七
沈繼宗(九五八——一○一二),字世卿,開封太康(今河南太康)人,沈倫子。以蔭補西頭供奉官。其父作相,授水部員外郎,加朝散大夫。遷都官、職方,知浚儀縣、單州。至道末,領(lǐng)淮南轉(zhuǎn)運使,以疾致仕。真宗東封,求扈從,復(fù)官。禮畢,判吏部南曹,遷光祿少卿、判三司三勾院?!?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四《沈倫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1—1014 【介紹】: 宋開封東明人,字損之,一字宗圣。太宗雍熙二年進士。歷監(jiān)察御史、知彭州。真宗時累官樞密直學士。敏于吏事,所至有聲。工詩,多與楊億等人唱和。
全宋詩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又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人。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進士,為和州防御推官。擢知彭州。真宗咸平初徙知潤州,四年(一○○一)為三司度支副使,俄擢權(quán)三司使。后貶忠武軍行軍司馬。景德二年(一○○五)起知復(fù)州,換秀州。大中祥符二年(一○○九)知潭州。七年卒,年五十四。工詩,多與楊億輩酬唱?!?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有傳。
全宋文·卷一八三
劉師道(九六一——一○一四),字損之,一字宗圣,開封東明(今河南蘭考北)人。雍熙二年登進士,初命和州防御推官,歷保寧、鎮(zhèn)海二鎮(zhèn)從事,知彭州,為京東轉(zhuǎn)運使。咸平中,知潤州,改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兼發(fā)運使。擢樞密直學士,掌三班,權(quán)三司使。坐事貶官。景德中,起知復(fù)州、秀州。大中祥符二年知潭州,遷太常少卿。復(fù)加樞密直學士,換左司郎中。七年卒,年五十四。《宋史》卷三○四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