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釣魚人
 
磻溪釣
   
渭濱叟
  
釣磻溪
 
呂叟
  
得熊羆
 
渭釣
 
渭川叟
  
渭水垂綸
 
渭水釣
  
渭川老
 
渭川垂釣
 
渭川圖
 
太公垂釣
 
渭川人
 
朝歌屠叟
 
君王獵渭濱
 
起釣屠
 
水濱老
 
渭川熊
 
渭川遺老
 
渭陽人
 
朝歌鼓刀叟
  
垂渭水綸
 
釣人不釣魚
 
釣叟值周王
  
釣翁王者師
 
釣周
 
經(jīng)綸釣
 
呂釣
 
呂公榮達(dá)
 
夢渭濱
 
磻石垂鉤
 
磻溪入釣
 
磻溪未遇
 
太傅翊周
 
太公屠釣
  
渭濱器
 
渭川遇主
 
渭上釣人
 
渭上叟
 
溪磻
  
垂綸渭川
 
獵卜非熊
 
呂叟釣
 
磻溪獨(dú)釣
 
莘渭擅耕魚
 
太公遇文獵
 
屠飯
   
熊虎周郊卜
 
魚釣終渭川

相關(guān)人物
呂尚(姜太公)
 
周文王

參考典故
夢傅野
 
太公望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yàn)槭?,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載與俱歸,立為師。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譙周曰:「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于呂,子孫從其封姓,尚其后也?!固?#183;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營丘在青州臨淄北百步外城中?!?/span>
《韓詩外傳》卷七~282~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
《水經(jīng)注疏》卷十七〈渭水上〉~55~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出南山茲谷,乘高激流,注于溪中。溪中有泉,謂之茲泉,泉水潭積,自成淵渚,即《呂氏春秋》所謂太公釣茲泉也。今人謂之凡谷,石壁深高,幽隍邃密,林障秀阻,人跡罕交,東南隅有石室,蓋太公所居也。水次平石釣處,即太公垂釣之所也。其投竿跽餌,兩膝遺跡猶存,是有磻溪之稱也。其水清泠神異,北流十二里,注于渭,北去維堆城七十里。
《昭明文選》卷三十七晉·羊叔子(祜)《讓開府表》
「假令有遺德于板筑之下,有隱才于屠釣之間?!固?#183;李善注:「《尉繚子》曰:『太公屠牛朝歌。』《史記》曰:『太公望呂尚以漁釣奸周西伯。』」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史遍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瑓紊嗅炗谘?,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湮囊唬骸杭苊?,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弧?/span>

簡釋

傅野:喻賢士在野。唐杜甫《秋日荊南述懷》:“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p>

朝歌屠叟: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p>

釣璜:指賢才將遇明主。唐錢起《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例句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

垂綸非釣國,好學(xué)異希顏。 儲光羲 游茅山五首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元稹 山枇杷

莫戀此時好風(fēng)景,磻溪不是釣漁人。 劉崇龜 寄桂帥

孤坐九層石,遠(yuǎn)笑清渭濱。 劉駕 釣臺懷古

一種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跡愧商顏。 司空圖 漫書五首之五

洪爐任鑄千鈞鼎,只在磻溪一縷懸。 司空圖 雜題二首之一

折樹休盤槊,沉鉤且釣璜。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yè)歸朝

江同渭濱遠(yuǎn),山似傅巖高。 姚合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dú)垂綸。 孫逖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宋之問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豈與磻溪老,崛起周太師。 張九齡 驪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

遁跡豈勞登遠(yuǎn)岫,垂絲何必坐溪磻。 張渾 七考詩會

熊羆先兆慶垂休,天地氤氳瑞氣浮。 徐夤 府主仆射王摶生日

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jì)年。 方干 哭王大夫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方干 獻(xiàn)浙東王大夫二首

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 方干 獻(xiàn)王大夫二首

商于避世堪同日,渭曲逢時必有年。 方干 贈中巖王處士

我來擬學(xué)磻溪叟,白首釣璜非陸沉。 方干 陸山人畫水

敢待傅巖成好夢,任從磻石掛纖鉤。 李咸用 夏日別余秀才

說與眾傭同版筑,呂將群叟共磻溪。 李咸用 寄題從兄坤載村居

大則化龍騎,小可釣璜用。 李咸用 題友生叢竹

服箱青海馬,入兆渭川熊。 李商隱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輒以詩一首四十韻干瀆尊嚴(yán)伏蒙仁恩俯賜披覽

圖形翻類狗,入夢肯非羆。 李商隱 詠懷寄秘閣舊僚二十六韻

昭儀忠漢日,太傅翊周年。 李嶠

取履橋邊啼鳥換,釣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鎮(zhèn)揚(yáng)州

南山四皓不敢語,渭上釣人何足云。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知君不用磻溪石,乞取終年獨(dú)釣魚。 李涉 寄趙準(zhǔn)乞湘川山居

豈問渭川老,寧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jīng)綸。 李白 梁甫吟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兔何足言。 李白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朝歌鼓刀叟,虎變蟠溪中。 李白 鞠歌行

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李頎 送喬琳

山追散馬日,水憶釣魚人。 杜審言 扈從出長安應(yīng)制

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杜牧 早秋客舍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淪。 杜牧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亦蒙見贈凡二十韻走筆依韻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 杜甫 傷春五首之三

幾時陪羽獵,應(yīng)指釣璜溪。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二十韻

脫略磻溪釣,操持郢匠斤。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軒墀曾寵鶴,畋獵舊非熊。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

熊羆載呂望,鴻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

呂叟年八十,皤然持釣鉤。 權(quán)德輿 渭水

筑巖思感夢,磻石想垂綸。 武平一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yīng)制

況是昭明食魚郡,不妨閑擲釣璜鉤。 殷文圭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皇情尚憶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劍人。 沈佺期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釣玉君徒尚,徵金我未賢。 沈佺期 釣竿篇

傅巖來筑處,磻溪入釣前。 王勃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看君孤舟去,且欲歌垂綸。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

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 王維 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

昔有白頭人,亦釣此渭陽。釣人不釣魚,七十得文王。 白居易 渭上偶釣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獨(dú)成周只渭濱。 羅鄴 吳門再逢方干處士

川涘將釣玉,鄉(xiāng)亭期散金。 蔡希寂 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yè)

樹悲懸劍所,溪想釣璜馀。 蘇颋 奉和魏仆射秋日還鄉(xiāng)有懷之作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蘇颋 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但得忘筌心自樂,肯羨前賢釣清渭。 貫休 漁家

寧心鳴鳳日,卻意釣璜初。 錢起 晚出青門望終南別業(yè)

還笑當(dāng)時水濱老,衰年八十待文王。 韋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渭濱晦跡南陽臥,若比吾徒更寂寥。 韓偓 寄隱者

如棠名既誤,釣渭日徒消。 韓愈 叉魚招張功曹

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韓愈 和裴仆射假山十一韻

言謝垂鉤隱,來參負(fù)鼎職。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fù)薪何處逢知己。 駱賓王 疇昔篇

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駱賓王 詠懷古意上裴侍郎

垂竿已羨磻溪老,體道猶思塞上翁。 高適 金城北樓

直鉤猶逐熊羆起,獨(dú)是先生真釣魚。 黃滔 嚴(yán)陵釣臺

誰能惆悵磻溪事,今古悠悠不再逢。 黃滔 題陳山人居

典故

《史記》卷四〈周本紀(jì)〉~70~
太史公曰:學(xué)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shí)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fù)都豐、鎬。至犬戎?jǐn)∮耐?,周乃東徙于洛邑。所謂「周公葬于畢」,畢在鎬東南杜中。秦滅周。漢興九十有馀載,天子將封泰山,東巡狩至河南,求周苗裔,封其后嘉三十里地,號曰周子南君,比列侯,以奉其先祭祀。
《昭明文選》卷三十三〈騷下·卜居〉~530~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意惑遑也。愿因先生決之?!拐惨硕瞬叻鼾敚唬骸妇龑⒑我越讨??」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將隨駑馬之?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span>
《楚辭補(bǔ)注》卷六〈卜居〉~76~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體忠貞之性,而見嫉妒。念讒佞之臣,承君順非,而蒙富貴。己執(zhí)忠直而身放棄,心迷意惑,不知所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問神明,?之蓍龜,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聞異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典故
卜鄰羊仲求仲

相關(guān)人物
羊仲
 
蔣詡
 
求仲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己·雜詩下·田南樹園激流植援〉~397~
樵隱俱在山,由來事不同。不同非一事,養(yǎng)痾亦園中。中園屏氛雜,清曠招遠(yuǎn)風(fēng)。卜室倚北阜,啟扉面南江。激澗代汲井,插槿當(dāng)列墉。群木既羅戶,眾山亦對窗。靡迤趨下田,迢遞瞰高峰。寡欲不期勞,即事罕人功。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賞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李善注引漢趙岐)三輔?錄曰:蔣詡,字元卿,隱于杜陵。舍中三徑,惟羊仲、求仲從之游。二仲皆挫廉逃名。
《太平御覽》卷四百九〈人事部五十·交友四〉~207~2~
趙歧《三輔決錄》曰:「蔣詡,字元卿,舍中三徑,唯羊仲、裘仲從之游,二仲皆雅廉逃名之士?!?/span>
典故 
卜夢
  
周卜
 
非熊夢
  
非熊羆
 
非熊入夢
 
飛熊兆
 
非熊老子
 
非熊卦
 
非熊遠(yuǎn)

相關(guān)人物
周文王


《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弧柑?,載與俱歸,立為師。
《宋書》卷二十七〈符瑞志上〉~764~
季歷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適越終身不反。弟仲雍從之,故季歷為嗣以及昌。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季秋之甲子,赤爵銜書及豐,止于昌戶,昌拜稽首受之。其文要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王?!箤㈩保繁椴分?,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遺汝師以佐昌。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得皋陶。其兆如此?!雇踔劣诖懴瑓紊嗅炗谘?,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股辛⒆兠鹪唬骸竿灥糜耔湮囊唬骸杭苊?,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

簡釋

非熊:指扶持國政之相。唐元稹《有鳥二十章》:“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


例句

非熊從渭水,瑞翟想陳倉。 魏知古 從獵渭川獻(xiàn)詩

非熊之兆慶無極,愿紀(jì)雄名傳百蠻。 盧綸 臘日觀咸寧王部曲娑勒摛豹歌

非熊德愧當(dāng)周輔,稱杰叨慚首漢臣。 歐陽詹 述德上興元嚴(yán)仆射

丹鳳棲金轄,非熊載寶軒。 李嶠

一鶚難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師。 方干 獻(xiàn)王大夫

夢非熊虎數(shù)年間,驅(qū)盡豺狼宇宙閑。 劉商 觀獵三首

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 元稹 有鳥二十章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春秋左傳·宣公三年》
昔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例句

州當(dāng)定鼎處,人去偃戈年。 李頻 送姚郜先輩赴汝州辟

秦后徒聞樂,周王恥卜年。 王維 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yīng)制

雄都定鼎地,勢據(jù)萬國尊。 韋應(yīng)物 登高望洛城作

名因定鼎地,門對鑿龍山。 韋應(yīng)物 賦得鼎門送盧耿赴任

典故 
子夏索居
  
子夏離群

相關(guān)人物
卜商(子夏)


《禮記·檀弓上》
子夏喪其子而喪其明,曾子吊之,哭。子夏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曾子怒曰:「商!汝何無罪也?吾與汝事夫子于洙、泗之間,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汝于夫子,爾罪一也。喪爾親,使民未有異聞,爾罪二也。喪爾子,喪爾明,爾罪三也。而曰汝何無罪歟?」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過矣!吾過矣!吾離群而索居,亦以久矣!」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2202~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乖唬骸付Y后乎?」孔子曰:「商始可與言詩已矣?!棺迂晢枺骸笌熍c商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埂溉粍t師愈與?」曰:「過猶不及?!棺又^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其子死,哭之失明。

簡釋

子夏索居:指寂寥獨(dú)居。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p>


例句

清秋將落帽,子夏正離群。 張賁 賁中間有吳門旅泊之什蒙魯望垂和更作一章以伸酬謝

人間搦管窮蒼頡,地上修文待卜商。 徐夤 傷前翰林楊左丞

燕地尊鄒衍,西河重卜商。 李商隱 贈送前劉五經(jīng)映三十四韻

長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頻。 杜甫 上韋左相二十韻

空留左氏傳,誰繼卜商名。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猶嫌子夏儒,肯學(xué)樊遲稼。 韓愈 縣齋有懷

典故
修文地下
  
修地下文
 
鬼修文
 
卜商更修文
 
相關(guān)人物
蘇夢節(jié)
 
蘇韶
 
子夏


《太平御覽》卷八百八十三〈神鬼部三·鬼上〉~4054~2~
晉·王隱《晉書》:「蘇韶字孝先,安平人也。仕至中牟令,咸寧初亡,諸子迎喪到襄城。韶伯父第九子節(jié),夢見鹵簿,行列甚肅,見韶曰:『卿犯鹵簿。……晝?nèi)找娚刈酝馊??!弧?jié)謂兄弟曰:『中牟在此?!恍值芙糟狄?,無所見,問韶:『君何由來?』韶曰:『吾欲改葬?!患辞笕?。數(shù)日又來,兄弟遂與韶坐。節(jié)曰:『若不改葬,別自敕兒?!簧卦唬骸何釋闀??!弧渥窒窈鷷病!^韶曰:『中牟平生好酒,可少飲。』韶手執(zhí)杯飲盡,曰:『佳酒也?!还?jié)視杯空。既去杯,酒乃如故。前后三十馀來,兄弟狎玩,節(jié)問所疑,韶言:『天上及地上事,亦不能悉知也?!弧嘏c節(jié)別,曰:『吾今見為修文郎,守職,不暇得來也?!还?jié)執(zhí)手,乃別。自是遂絕?!?/span>
《太平廣記》卷三一九
晉·王隱《晉書》:蘇韶,字孝先,安平人也,仕至中牟令。卒,韶伯父承,為南中郎軍司而亡。諸子迎喪還,到襄城,第九子節(jié),夜夢見鹵簿,行列甚肅,見韶?!卦唬骸秆蕴焐霞暗叵率?,亦不能悉知也。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修文郎凡有八人,鬼之圣者?!梗〒?jù)《太平廣記》卷三一九《蘇韶》引)

簡釋

地下郎:指文人去世。唐杜甫《聞高常侍亡》:“‘虛歷金華省,何殊地下郎?”


例句

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饑處倒空墻。 司空圖 狂題十八首

一代風(fēng)流盡,修文地下深。 杜甫 哭李常侍嶧二首之一

虛歷金華省,何殊地下郎。 杜甫 聞高常侍亡(原注。忠州作。)

蘇韶鬼靈,盧充幽婚。 李瀚 蒙求

典故
問周鼎
 
窮神奸
 
察神奸
  
鑄古鼎
 
鼎鑄神奸
 
洛鼎無虧誰敢問
 
送者問鼎
 
問鼎語
 
象物知神奸
 
象物知奸
  
夏鼎象物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楚子
 
王孫滿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一〈宣公·傳三年〉~367~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yuǎn)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晉·杜預(yù)注:「示欲偪周取天下?!?/span>

例句

沈吟問鼎語,但見東波流。 李群玉 登章華樓

長懷問鼎氣,夙負(fù)拔山雄。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并序)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并序)

余聞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韓愈 謝自然詩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卜式


《漢書》卷五十八《卜式傳》
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為事?!菚r漢方數(shù)使將擊匈奴,卜式上書,愿輸家之半縣官助邊?!χ?,徵式代石慶為御史大夫。式既在位,言郡國不便鹽鐵而船有算,可罷。上由是不說式。明年當(dāng)封禪,式又不習(xí)文章,貶秩為太子太傅,以兒寬代之。式以壽終。

例句

惠施不肯干萬乘,卜式未必窮一經(jīng)。 李白 悲歌行

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典故
問君平
 
君平卜
 
蜀平
     
君平賣卜
  
君平簾下
 
嚴(yán)揚(yáng)
 
寂寞君平
 
簾下君平
 
百錢卜肆
 
卜肆貧
 
蜀中夫子
  
嚴(yán)君賣卜
 
百錢問君平
 
卜肆成都
 
卜肆寂寞
  
君平市隱
 
君平說卦
 
嚴(yán)君卦
 
嚴(yán)君開封

相關(guān)人物
嚴(yán)君平
 
嚴(yán)遵

參考典故
犯斗槎


《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列傳〉~3056~
其后谷口有鄭子真,蜀有嚴(yán)君平,皆修身自保,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時,元舅大將軍王鳳以禮聘子真,子真遂不詘而終。君平卜筮于成都韨,以為「卜筮者賤業(yè),而可以惠眾人。有邪惡非正之問,則依蓍龜為言利害。與人子言依于孝,與人弟言依于順,與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勢導(dǎo)之以善,從吾言者,已過半矣?!共萌臻啍?shù)人,得百錢足自養(yǎng),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博覽亡不通,依老子、嚴(yán)周之指著書十馀萬言。揚(yáng)雄少時從游學(xué),以而仕京師顯名。

簡釋

成都卜:指雅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厭就成都卜,休為吏部眠?!?/p>


例句

君平簾下徒相問,長伴吹簫別有人。 劉君錫 和嚴(yán)給事聞唐昌觀玉蕊花下有游仙二絕

眾說君平死,真師易義全。 姚合 送任尊師歸蜀覲親

承家望一名,幾欲問君平。 崔涂 問卜

蜀嚴(yán)化已久,沈冥空所思。 張九齡 送姚評事入蜀各賦一物得卜肆

嘉禎果中君平卜,賀喜須斟卓氏杯。 李博 賀裴廷裕蜀中登第詩

自知來處所,何暇問嚴(yán)遵。 李德裕 題寄商山石

升沉應(yīng)已定,不必問君平。 李白 送友人入蜀

終朝賣卜無人識,敝服徒行入市中。 李端 贈道士

君平久不反,康伯循國路。 李賀 感諷五首

君平教說卦,夫子召升堂。 杜牧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lǐng)相印出鎮(zhèn)全蜀詩十八韻

憑將百錢卜,飄泊問君平。 杜甫 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晉肅入蜀余下沔鄂

虛沾焦舉為寒食,實(shí)借嚴(yán)君賣卜錢。 杜甫 清明二首之一

卜羨君平杖,偷存子敬氈。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厭就成都卜,休為吏部眠。 杜甫 游子

應(yīng)到嚴(yán)君開卦處,將余一為問生涯。 武元衡 送溫況游蜀

簾下嚴(yán)君卜,窗間少室峰。 羅隱 圣真觀劉真師院十韻

若訪嚴(yán)夫子,無嫌卜肆貧。 耿湋 送夏侯審游蜀

一緘論賈誼,三蜀寄嚴(yán)家。 賈島 寄令狐绹公

嚴(yán)平本高尚,遠(yuǎn)蹈古人風(fēng)。 鄭世翼 過嚴(yán)君平古井

未酬闞澤傭書債,猶欠君平賣卜錢。 韋莊 癸丑年下第獻(xiàn)新先輩

賣卜嚴(yán)將賣餅孫,兩賢高趣恐難倫。 韓偓 兩賢

典故
卜晝
 
相關(guān)人物
陳完


《春秋左傳正義》卷九〈莊公·傳二十二年〉~62~
傳二十二年。春。陳人殺其大子御寇。陳公子完與顓孫奔齊。顓孫自齊來奔。齊侯使敬仲為卿。辭曰。羈旅之臣。幸若獲宥。及于寬政。赦其不閑于教訓(xùn)。而免于罪戾。弛于負(fù)擔(dān)。君之惠也。所獲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謗。請以死告。詩云。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使為工正。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以君成禮。弗納于淫。仁也。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陳厲公。蔡出也。故蔡人殺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yuǎn)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fēng)也。乾。天也。風(fēng)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庭實(shí)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于王。猶有觀焉。故曰。其在后乎。風(fēng)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異國乎。若在異國。必姜姓也。姜。大岳之后也。山岳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及陳之初亡也。陳桓子始大于齊。其后亡也。成子得政。晉·杜預(yù)注:「夜飲為淫樂?!?/span>
典故

《梁書》卷五十一〈處士列傳·劉吁〉~747~
吁善玄言,尤精釋典。曾與族兄劉歊聽講于鐘山諸寺,因共卜筑宋熙寺東澗,有終焉之志。天監(jiān)十七年,卒于歊舍,時年三十一。臨終,執(zhí)歊手曰:「氣絕便斂,斂畢即埋,靈筵一不須立,勿設(shè)饗祀,無求繼嗣?!箽R從而行之。宗人至友相與刊石立銘,謚曰玄貞處士。
典故 
卜鳳凰
   
鳴鳳飛
 
配鳳凰

相關(guān)人物
懿氏
 
陳完


《春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晉·杜預(yù)注:「雄曰鳳,雌曰皇,雄雌俱飛,相和而鳴,鏘鏘然,猶敬仲夫妻相隨適齊,有聲譽(yù)?!?/span>

例句

且看匹馬行,不得鳴鳳飛。 岑參 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

猶有馀風(fēng)未磨滅,至今鄉(xiāng)里重和鳴。 李紳 皋橋

知君調(diào)得東家子,早晚和鳴入錦衾。 李群玉 戲贈魏十四

領(lǐng)取和鳴好風(fēng)景,石城花月送歸鄉(xiāng)。 李群玉 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

潘魚從此隔,陳鳳宛然飛。 沈佺期 天官崔侍郎夫人盧氏挽歌

鸞歌不重聞,鳳兆從茲卜。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

比翼和鳴雙鳳皇,欲棲金帳滿城香。 盧綸 王評事駙馬花燭詩

不同牛女夜,是配鳳凰年。 賈島 送李校書赴吉期

典故
橫理庚庚
 
大橫卜

相關(guān)人物
陳平


《史記》卷十〈孝文本紀(jì)〉~43~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問左右郎中令張武等。張武等議曰:「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xí)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后威耳。今已誅諸呂,新啑血京師,此以迎大王為名,實(shí)不可信。愿大王稱疾毋往,以觀其變?!怪形舅尾M(jìn)曰:「群臣之議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為得之者以萬數(shù),然卒踐天子之位者,劉氏也,天下絕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盤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漢興,除秦苛政,約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難動搖,三矣。夫以呂太后之嚴(yán),立諸呂為三王,擅權(quán)專制,然而太尉以一節(jié)入北軍,一呼士皆左袒,為劉氏,叛諸呂,卒以滅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雖欲為變,百姓弗為使,其黨寧能專一邪?方今內(nèi)有朱虛、東牟之親,外畏吳、楚、淮南、瑯邪、齊、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獨(dú)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圣仁孝,聞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勾鯃筇笥?jì)之,猶與未定。卜之龜,卦兆得大橫。占曰:「大橫庚庚,余為天王,夏啟以光?!勾踉唬骸腹讶斯桃褳橥跻?,又何王?」卜人曰:「所謂天王者乃天子?!褂谑谴跄饲蔡蟮鼙≌淹娊{侯,絳侯等具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還報曰:「信矣,毋可疑者?!勾跄诵χ^宋昌曰:「果如公言?!鼓嗣尾齾⒊耍瑥埼涞攘顺藗髟勯L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集解應(yīng)劭曰:「以荊灼龜,文正橫。」
典故      
東門瓜
 
東陵五色
 
青門種瓜
 
青門五色瓜
  
種瓜侯
 
蕓瓜
 
東陵子
 
東陵故侯
 
東陵種瓜
  
傍青門
 
邵平瓜圃
  
東陵老
  
邵平種
 
東陵夢
 
隱故侯
 
城東瓜
  
覓故侯
 
邵平東陵
 
邵生瓜田
 
種瓜東門
 
卜隱青門
 
鋤瓜士
 
東陵晦跡
 
故侯瓜圃
 
寂寞種瓜
 
賣瓜侯
 
邵平不見
  
手種瓜圃
 
守瓜壟
 
無田種瓜
 
五色東陵瓜
 
種瓜五色
 
瓜荒
 
瓜壟訪故侯
 
瓜送東陵
 
瓜田故侯
 
邵平
 
相關(guān)人物
召平

參考典故
青門


《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陰侯謀反關(guān)中,呂后用蕭何計(jì),誅淮陰侯,語在淮陰事中。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諸君皆賀,召平獨(dú)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故世俗謂之「東陵瓜」,從召平以為名也。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wèi)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衛(wèi)衛(wèi)君,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cái)佐軍,則上心說?!瓜鄧鴱钠溆?jì),高帝乃大喜。
《水經(jīng)注》~583~
渭水又東徑長安城北。漢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陽也。秦離宮無城,故城之。王莽更名常安。十二門,東出北頭第一門。本名宣平門,王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民曰都門,其郭門亦曰東都門,即逢萌掛冠處也。第二門本名清明門,一曰凱門,王莽更名宣德門,布恩亭。內(nèi)有藉田倉,亦曰藉田門。第三門本名霸城門,王莽更名仁壽門,無疆亭。民見門色青,又曰青城門,或曰青綺門,亦曰青門。門外舊出好瓜。昔廣陵人邵平為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種瓜此門,瓜美,故世謂之東陵瓜。是以阮籍〈詠懷詩〉曰:「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拒阡陌,子母相鉤帶。指謂此門也?!?
《藝文類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史記》曰:邵平故秦東陵侯,秦滅后,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種瓜有五色,甚美,故世謂之東陵瓜,又云青門瓜,青門東陵也。

簡釋

東陵瓜:指雅逸。唐駱賓王《夏日游德州贈高四》:“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p>

故侯:指棄官隱居之人。唐杜甫《園人送瓜》:“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例句

成名茍有地,何必東陵侯。 儲光羲 夏日尋藍(lán)田唐丞登高宴集

前騶潘岳貴,故里邵平窮。 劉得仁 書事寄萬年厲員外

誰能更向青門外,秋草茫茫覓故侯。 劉長卿 家園瓜熟是故蕭相公所遺瓜種凄然感舊因賦此詩

可憐藜杖者,真?zhèn)€種瓜侯。 司空圖 休休亭

那知鳴玉者,不羨賣瓜侯。 司空曙 獨(dú)游寄衛(wèi)長林

邵平能就我,開徑剪蓬麻。 孟浩然 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孟浩然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

憑將兩行淚,為訪邵平園。 岑參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多識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沒桑田。 戴叔倫 贈康老人洽

邵平瓜地接吾廬,谷雨乾時偶自鋤。 曹鄴 老圃當(dāng)

僻殊蕭相宅,蕪勝邵平園。 李吉甫 夏夜北園即事寄門下武相公

芳年誰共玩,終老邵平瓜。 李商隱 永樂縣所居一草一木無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書即事一章

欲識東陵味,青門五色瓜。 李嶠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園。 李德裕 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聊賦此詩兼寄上浙東元相公大夫使求青田胎化鶴

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 李白 古風(fēng)

失勢青門傍,種瓜復(fù)幾時。 李白 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長翠。 李賀 安樂宮

千載商山芝,往者東門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誰疵瑕。 杜甫 喜晴(一作喜雨)

東陵跡蕪絕,楚漢休征討。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 杜甫 園人送瓜

南山豆苗早荒穢,青門瓜地新凍裂。 杜甫 投簡成華兩縣諸子

丈人文力猶強(qiáng)健,豈傍青門學(xué)種瓜。 杜甫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

卜筑應(yīng)同蔣詡徑,為園須似邵平瓜。 杜甫 舍弟觀赴藍(lán)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

邵平元入漢,張翰后歸吳。 杜甫 過南岳入洞庭湖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

功名不復(fù)求,舊業(yè)向東周。白草辭邊騎,青門別故侯。 權(quán)德輿 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yè)

荒涼蕭相闕,蕪沒邵平園。 沈佺期 初冬幸漢故青門應(yīng)制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 溫庭筠 贈鄭處士

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王維 老將行

失路青門隱,藏名白社游。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

秦時故列侯,老作鋤瓜士。 白居易 讀史五首

知止慚先覺,歸歟想故侯。 羊士諤 閑齋示一二道者

西山傷遺老,東陵有故侯。 陳子昂 感遇詩三十八首之十四

寧知白社客,不厭青門瓜。 陳子昂 臥病家園

更喜瓜田好,令人憶邵平。 陳潤 東都所居寒食下作

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并序)

黃雀徒巢桂,青門遂種瓜。 駱賓王 帝京篇

《國語辭典》:垂釣(垂釣)  拼音:chuí diào
釣魚。南朝梁。蕭統(tǒng)〈陶淵明集序〉:「莊周垂釣于濠,伯成躬耕于野。」《紅樓夢》第四九回:「槿籬竹牖,推窗便可垂釣,四面皆是蘆葦掩覆?!?/div>
分類:垂釣釣魚
《漢語大詞典》:屠釣(屠釣)
宰牲和釣魚。舊指操賤業(yè)者。《韓詩外傳》卷八:“ 太公望 少為人壻,老而見去,屠牛 朝歌 ,賃於 棘津 ,釣於 磻溪 ?!?三國 魏 曹植 《陳審舉表》:“ 呂尚 之處屠釣,至陋也?!?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三:“賢多隱屠釣,王肯載同歸?!?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一八:“隨身百軸字平安,身世無如屠釣寬?!?/div>
《漢語大詞典》:渭川
(1).即 渭水 。亦泛指 渭水 流域。史記·貨殖列傳:“ 陳 夏 千畝漆; 齊 魯 千畝桑麻; 渭川 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唐 孟浩然 《登總持寺浮圖》詩:“竹遶 渭川 遍,山連 上苑 斜?!?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 渭川 致乎斯景, 黃崗 寓乎此身?!?br />(2).樂曲名。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四:“ 彭年 善舞, 鶴年 、 龜年 善歌,尤妙製《渭川》?!?/div>
《漢語大詞典》:渭曲
地名。在 陜西省 大荔縣 東南。周書·文帝紀(jì)下:“﹝ 宇文泰 ﹞遂進(jìn)軍至 渭曲 ,背水東西為陣。”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潛之題籌筆驛十四韻》:“ 褒中 秋鼓角, 渭曲 晚旌旗?!?/div>
《漢語大詞典》:渭濱(渭濱)
韓非子·喻老:“ 文王 舉 太公 於 渭 濱者,貴之也。”后因以“渭濱”指 太公望 呂尚 。《宋書·周續(xù)之傳》:“是以 渭 濱佐 周 ,圣德廣運(yùn); 商洛 匡 漢 ,英業(yè)乃昌?!?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四十千秋自詠》:“寵遇偏嗤 莘野 薄,奇逢半笑 渭 濱遲?!?/div>
《國語辭典》:熊羆(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羆?!稌?jīng)。禹貢》:「熊羆狐貍,織皮?!固?。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其沖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br />2.比喻勇士或軍隊(duì)。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憑宗廟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羆之用?!?br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顾?。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楫商巖命,熊羆渭水占。」
《漢語大詞典》:獵渭(獵渭)
傳說 周文王 出獵 渭 濱,獲王者師 呂尚 ,故以“獵渭”謂獲賢才。 宋 黃庭堅(jiān) 《次韻奉送公定》:“從來國器重,見謂骨相奇,筑 巖 發(fā)夢寐,獵 渭 非熊螭?!?/div>
《漢語大詞典》:磻溪叟
周 呂尚 的別稱。 唐 杜牧 《早秋客舍》詩:“不及 磻溪叟 ,身閑長自由?!眳⒁姟?磻溪 ”。
分類:呂尚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國語辭典》:磻溪  拼音:pán xī
河川名。在今陜西省寶雞縣東南,源出南山,合成道宮水,北流入渭水。相傳為姜太公垂釣處。也稱為「璜溪」。
《漢語大詞典》:釣國(釣國)
(1).求用于國君。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且夫垂竿而為事者, 太公 之遺術(shù)也。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羅隱 《題〈磻溪垂釣圖〉》詩:“ 呂望 當(dāng)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眳⒁姟?釣川 ”。
(2).謂網(wǎng)羅賢士以輔弼治國。 唐 獨(dú)孤授 《燕昭王筑黃金臺賦》:“屈於一人以釣士,則開霸而圖王;侈於一臺以釣國,則兼大而稱強(qiáng)?!?/div>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省?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
《漢語大詞典》:釣渭(釣渭)
指 周 呂尚 垂釣于 渭水 遇 文王 事。 唐 韓愈 《叉魚》詩:“如 棠 名既誤,釣 渭 日徒消?!?錢仲聯(lián) 集釋引 顧嗣立 曰:“史記·齊太公世家:‘ 呂尚 年老漁釣, 周西伯 出獵,遇於 渭 之陽?!?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八:“史臣至比之為筑巖釣 渭 ,亦過矣哉?!眳⒁姟?釣川 ”。
《漢語大詞典》:釣川(釣川)
釣于河上。比喻以利祿吸引人才。太平御覽卷八三四引六韜:“ 呂尚 坐芧以漁, 文王 勞而問焉。 呂尚 曰:‘魚求於餌,乃牽其緡;人食於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小釣釣川,而擒其魚;中釣釣國,而擒其萬國諸侯?!焙笥脼榈涔?。 唐 駱賓王 《釣磯應(yīng)詰文》:“形坐 磻溪 之石,兆應(yīng) 滋水 之璜。夫如是者,將以釣川耶?將以釣國耶?” 唐 司空圖 《上考功》:“方啟釣川之兆,俄纏罷市之悲?!?/div>
《漢語大詞典》:釣玉(釣玉)
比喻選擢人才。 宋 沈佺期 《釣竿篇》:“釣玉君徒 尚 ,徵金我未賢。” 唐 方干 《獻(xiàn)王大夫》詩之一:“鏘金五字能援筆,釣玉三年信直鉤?!?宋 司馬光 《祁國正獻(xiàn)公挽歌》之二:“釣玉 吳臺 舊,誅茅 梁苑 新。”
分類:人才
《漢語大詞典》:釣璜(釣璜)
(1).垂釣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賢相。典出尚書大傳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見 呂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釣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呂 佐檢德合,於今 昌 來提。”’” 唐 劉禹錫 《和重題》:“一泛釣璜處,再吟鏘玉聲?!?br />(2).借指賢臣。 清 顧炎武 《帝京篇》:“側(cè)席推干鼎,回車載釣璜?!?/div>
《漢語大詞典》:釣筑(釣築)
漁釣和版筑。用 周 呂尚 釣于 磻溪 和 傅說 舉于版筑的故事。后因用作君臣遇合之典。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宋 楊萬里 《紀(jì)聞》詩:“ 賓王 欺釣筑, 君實(shí) 誤兒童?!?宋 陸游 《秋霽遣懷》詩:“人生富貴本細(xì)事,釣筑逢時俱將相?!眳⒁姟?釣川 ”、“ 版筑飯牛 ”。
《國語辭典》:卜居  拼音:bǔ jū
1.以占卜選擇建都的地方?!妒酚?。卷四。周本紀(jì)》:「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fù)都豐、鎬?!埂妒酚?。卷五。秦本紀(jì)》:「(文公)四年,至汧渭之會。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獲為諸侯?!荒瞬肪又?,占曰吉,即營邑之。」
2.泛稱選地居住。唐。杜甫寄題江外草堂〉詩:「嗜酒愛風(fēng)竹,卜居必林泉。」《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今已卜居他所,一家皆移仆物赴新居?!?br />3.《楚辭》篇名。屈原所作。原忠貞而被讒受害,心意迷惑,乃問太卜以決疑。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國政的賢臣。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詩:「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固?。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一七:「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
《漢語大詞典》:非熊兆
指隱士將被起用的預(yù)兆。 唐 李嶠 《霧》詩:“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誰知倚馬高,得遂非熊兆?!眳⒁姟?非熊 ”。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國政的賢臣。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詩:「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唐。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一七:「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
《國語辭典》:非羆(非羆)  拼音:fēi pí
比喻能夠扶持國政的賢臣。《六韜。卷一。文韜。文師》:「文王將田,史編布卜曰:『田于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酈,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弧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7865' target='_blank'>楊萬里 讀罪己詔詩之一:「莫讀輪臺詔,令人淚點(diǎn)垂。天乎容此虜,帝者渴非羆?!?/div>
分類:周文王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國政的賢臣。唐。王維和仆射晉公扈從溫湯〉詩:「出游逢牧馬,罷獵見非熊?!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615' target='_blank'>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一七:「文王長在苑中獵,何日非熊休賣屠?!?/div>
《國語辭典》:卜年  拼音:bǔ nián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shù)。《左傳。宣公三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箷x。劉琨〈勸進(jìn)表〉:「惠澤侔于有虞,卜年過于問氏。」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預(yù)測傳國的世數(shù)。亦泛指國運(yùn)。《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南史·宋武帝紀(jì):“ 晉 以卜世告終,歷數(shù)有歸,欽若景運(yùn),以命于 裕 。”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敵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窮,何憂舊業(yè)之不復(fù)!”參見“卜年”。
《國語辭典》:定鼎  拼音:dìng dǐng
1.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稱定都、建都為「定鼎」?!蹲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dāng)先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鼎金陵,是為南京?!?br />2.比喻得天下、奠定帝業(yè)。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俺姓楊名素。身為名將,職任元戎。曾佐文皇定鼎?!?/div>
《國語辭典》:卜商  拼音:bǔ shāng
人名。(西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時衛(wèi)國人,為孔子弟子,擅長文學(xué)、孔門詩學(xué),由子夏六傳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為《魯詩》之祖,復(fù)授毛亨,為《毛詩》之祖。又《春秋》公羊、谷梁二傳,皆傳自子夏。孔子歿后,子夏講學(xué)于西河,魏文侯師事之。
《國語辭典》:子夏  拼音:zǐ xià
孔子弟子。卜商的字。參見「卜商」條。
《國語辭典》:地下修文郎  拼音:dì xià xiū wén láng
晉蘇韶死后,魂魄與兄弟相見,說顏淵、卜商在地下為修文郎。見《太平御覽。卷八八三。鬼神部。鬼上》。后指早逝的文人?!队讓W(xué)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顏?zhàn)訙Y、卜子商死為地下修文郎?!?/div>
《漢語大詞典》:地下郎
見“ 地下修文 ”。
《國語辭典》:地下修文  拼音:dì xià xiū wén
比喻有才華的文人早死。參見「地下修文郎」條。唐。司空圖 狂題詩一八首之九:「地下修文著作郎,生前饑處倒空墻。」唐。徐夤 傷前翰林楊左丞詩:「人間搦管窮蒼頡,地上修文待卜商?!?/div>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預(yù)測傳國的世數(shù)。亦泛指國運(yùn)。《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span id="zngj5oo" class="book">《南史·宋武帝紀(jì)》:“ 晉 以卜世告終,歷數(shù)有歸,欽若景運(yùn),以命于 裕 ?!?span id="vmokdpu"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敵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窮,何憂舊業(yè)之不復(fù)!”參見“卜年”。
《國語辭典》:卜年  拼音:bǔ nián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shù)。《左傳。宣公三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箷x。劉琨〈勸進(jìn)表〉:「惠澤侔于有虞,卜年過于問氏?!?/div>
《國語辭典》:問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時,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檢閱軍隊(duì)。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便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弧挂蚓哦橄纳讨苋膫鲊鴮毱鳎f王問鼎有圖謀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覬覦王位,謀取政權(quán);或指謀取最高榮譽(yù)、地位?!稌x書。卷九八。列傳。王敦》:「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div>
《國語辭典》:卜式  拼音:bǔ shì
人名。漢河南人,以牧羊致富,武帝時上書,愿捐一半家財(cái)以助邊防軍需,又助濟(jì)貧民,受賜為御史大夫,后因不善文章,貶為太子太傅。
《國語辭典》:君平  拼音:jūn píng
漢代高士嚴(yán)遵的字。參見「嚴(yán)遵」條。
《漢語大詞典》:嚴(yán)家(嚴(yán)家)
家規(guī)嚴(yán)厲的人家。韓非子·顯學(xué):“夫嚴(yán)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眳⒁姟?嚴(yán)家餓隸 ”。
《漢語大詞典》:嚴(yán)家餓隸(嚴(yán)家餓隸)
形容拘謹(jǐn)?shù)臅L(fēng)格。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 獻(xiàn)之 雖有父風(fēng),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yán)家之餓隸?!?清 姚鼐 《論書絕句》:“薑芽斂處成何狀,正得嚴(yán)家餓隸倫?!?/div>
《漢語大詞典》:嚴(yán)平(嚴(yán)平)
嚴(yán)厲公正。后漢書·韓棱傳:“ 棱 發(fā)擿姦盜,郡中震慄,政號嚴(yán)平?!?/div>
《國語辭典》:嚴(yán)遵(嚴(yán)遵)  拼音:yán zūn
人名。字君平,生卒年不詳,漢代人。隱居不仕,在成都卜筮為生,每日得百錢,則閉戶下簾而讀老子。
《漢語大詞典》:成都卜
見“ 成都賣卜 ”。
《國語辭典》:成都賣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漢人嚴(yán)君平在成都以卜筮為生,得錢可自足,即閉簾讀書,著書十馀萬言。見《漢書。卷七二。王吉等傳。序》。后用以比喻隱居自給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趙王隱士〉詩:「霸陵采樵路,成都賣卜錢?!?/div>
《國語辭典》:成都賣卜(成都賣卜)  拼音:chéng dū mài bǔ
漢人嚴(yán)君平在成都以卜筮為生,得錢可自足,即閉簾讀書,著書十馀萬言。見《漢書。卷七二。王吉等傳。序》。后用以比喻隱居自給自足的生活。北周。庾信奉和趙王隱士〉詩:「霸陵采樵路,成都賣卜錢?!?/div>
《漢語大詞典》:蜀嚴(yán)(蜀嚴(yán))
即 漢 蜀郡 莊遵 。 遵 字 君平 。避 漢明帝 劉莊 諱,改姓 嚴(yán) ,故稱。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蜀嚴(yán) 湛冥,不作茍見,不治茍得,久幽而不改其操,雖 隨 和 何以加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 蜀郡 嚴(yán)君平 ,湛深玄默無欲也?!?明 陳子龍 《同惠朗處中勝時分賦高士傳》:“ 蜀嚴(yán) 既沉冥,寡營協(xié)幽尚?!?/div>
分類:蜀郡君平
《國語辭典》:卜晝卜夜(卜晝卜夜)  拼音:bǔ zhòu bǔ yè
占卜白天和夜晚飲酒的吉兇。語本《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飲桓公酒,樂。公曰:『以火繼之。』辭曰:『臣卜其晝,未卜其夜,不敢。』」后用以形容宴樂無度,夜以繼日。也作「卜夜卜晝」。
分類:飲酒
《國語辭典》:卜筑(卜築)  拼音:bǔ zhú
擇地建屋。唐。孟浩然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yè)〉詩:「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國語辭典》:和鳴(和鳴)  拼音:hé míng
鳥的鳴聲相應(yīng)和。比喻音樂或歌唱聲調(diào)相諧?!蹲髠?。莊公二十二年》:「鳳皇于飛,和鳴鏘鏘?!埂段倪x。嵇康。琴賦》:「遠(yuǎn)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云中?!?/div>
《漢語大詞典》:陳鳳(陳鳳)
春秋 時, 陳 大夫 懿氏 為嫁女于 敬仲 而卜,得到“鳳皇于飛,和鳴鏘鏘”之卜辭,見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后因以“陳鳳”為恭祝他人夫妻能諧琴瑟之好的套語。 唐 沈佺期 《天官崔侍郎夫人盧氏挽歌》:“ 潘 魚從此隔, 陳 鳳宛然飛。”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鳳兆(鳳兆)
謂占卜佳偶的吉兆。 唐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鸞歌不重聞,鳳兆從茲卜。 韋 門女清貴, 裴 氏甥賢淑。”參見“ 鳳卜 ”。
《漢語大詞典》:鳳卜(鳳卜)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皇于飛,和鳴鏘鏘”?!焙笫酪蚍Q占卜佳偶為“鳳卜”。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牛宅結(jié)親》:“謾説道姻緣,果諧鳳卜?!?span id="qwsuqco" class="book">《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小女與令郎,久諧鳳卜,準(zhǔn)擬鸞鳴?!?清 侯方域 《為吳氏禱子疏》:“掌螽斯有簿,俾佐邰妃;念鳳卜未諧,乃酎麟子。”
分類:占卜佳偶
《漢語大詞典》:五色瓜
即東陵瓜。 漢 初有 召(邵)平 ,本 秦 東陵侯 , 秦 亡,為民,種瓜于 長安 城東,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吳 桓王 時, 會稽 生五色瓜。 吳 中有五色瓜,歲時充貢獻(xiàn)?!?唐 王維 《送孫秀才》詩:“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趙殿成 注:“ 阮籍 詩:‘昔聞東陵瓜,近在青門外。連畛距阡陌,子母相鉤帶。五色曜朝日,嘉賓四面會?!?明 張煌言 《懷古》詩:“借問五色瓜,何如三秀芝?!蔽迳?,一本作“ 東陵瓜 ”。
《漢語大詞典》:召平瓜
召平 , 秦 之 東陵侯 。 秦 亡不仕,隱居 長安 城東,種瓜為業(yè)。見史記·蕭相國世家。后以“召平瓜”為安貧隱居之典。 唐 李商隱 《永樂縣即事一章》詩:“芳年誰共玩?終老召平瓜?!闭伲槐咀鳌?邵 ”。
《國語辭典》:故侯  拼音:gù hóu
本指秦?fù)P州人召平。秦時封東陵侯,秦亡,隱居青門外種瓜為生。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后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清。龔自珍人月圓。綠珠不愛珊瑚樹〉詞:「綠珠不愛珊瑚樹,情愿故侯家?!?/div>
分類:長官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賣的瓜。參見「故侯」條。后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唐。王維老將行〉:「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分類:東陵瓜
《國語辭典》:故侯瓜  拼音:gù hóu guā
本指故侯召平所賣的瓜。參見「故侯」條。后比喻恬淡無爭的生活。唐。王維老將行〉:「路傍時賣故侯瓜,門前學(xué)種先生柳。」
分類:東陵瓜
《漢語大詞典》:東陵侯(東陵侯)
指 漢 邵平 。以種“東陵瓜”而著名。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二四:“昔日 東陵侯 ,惟有瓜園在?!?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九:“ 青門 種瓜人,舊日 東陵侯 ?!眳⒁姟?東陵瓜 ”。
《國語辭典》:東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東陵侯召平,秦亡后為平民,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因所種的瓜甚美,世稱之為「東陵瓜」。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棄官歸隱的生活。唐。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放曠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div>
《國語辭典》:東陵瓜(東陵瓜)  拼音:dōng líng guā
秦東陵侯召平,秦亡后為平民,在長安城東種瓜為生,因所種的瓜甚美,世稱之為「東陵瓜」。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后世因用其事以比喻棄官歸隱的生活。唐。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放曠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頃南山豆,五色東陵瓜?!?/div>
《漢語大詞典》:種瓜(種瓜)
(1).栽植瓜果。三國志·吳志·步騭傳:“與 廣陵 衛(wèi)旌 同年相善,俱以種瓜自給?!?清 王韜 甕牖馀談·記錢江事:“思量塵土染京華,何似青山學(xué)種瓜?!?br />(2).古時幻術(shù)之一種。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世有祝師及諸幻術(shù),猶能履火蹈刃,種瓜移井,倐忽之間,十變五化?!?王利器 集解引 劉盼遂 曰:“《御覽》卷九百七十八引搜神記曰:‘ 吳 時有 徐光 ,常行幻術(shù)。於市里從人乞瓜,其主弗與。便從索瓣,種之。俄而瓜蔓延生花實(shí),乃取食之,因賜觀者。及視所賷,皆亡耗矣。’ 黃門 種瓜之説,殆用此事?!?span id="klxaagz"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二》:“ 后魏 、 北齊 ,亦有魚龍辟邪……種瓜拔井之戲?!?/div>
《漢語大詞典》:邵平園(邵平園)
秦 遺老 邵平 在 長安 城東 青門 種植的瓜園。后常用為感嘆故園變遷的典故。 唐 沈佺期 《初冬從幸漢故青門應(yīng)制》詩:“朝市俱東逝,墳陵共北原?;臎?蕭相 闕,蕪沒 邵平 園?!?唐 岑參 《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詩:“竹里 巴山 道,花間 漢水 源。憑將兩行淚,為訪 邵平 園?!?/div>
《漢語大詞典》:邵平瓜
即 東陵 瓜。 邵平 , 秦 故 東陵侯 , 秦 亡后,為布衣,種瓜 長安 城東 青門 外,瓜味甜美,時人謂之“東陵瓜”。見《三輔黃圖》卷一。后世因以“邵平瓜”美稱退官之人的瓜田。 唐 楊炯 《送李庶子致仕還洛》詩:“亭逢 李廣騎 ,門接 邵平 瓜?!?宋 陸游 《貧病戲書》詩之三:“盡日溪邊艇子斜,治生不種 邵平 瓜。” 明 劉基 《絕句漫興》之二:“寒暑又隨風(fēng)日轉(zhuǎn), 東陵 誰種 邵平 瓜。” 林學(xué)衡 《白下晤梓琴喜贈兼示覺生瑞星》詩:“新進(jìn)爭陳 婁敬 策,故侯漫種 邵平 瓜?!币嗍》Q“ 邵瓜 ”。 清 黃立世 《粉蝶兒·自述》套曲:“一泓秋水泛蒹葭,最賞心安棗 邵 瓜?!?/div>
《漢語大詞典》:邵平田
秦 廣陵 人 邵平 ,在 秦 亡后,種瓜 長安 城東之 青門 。后因以“邵平田”借指退官隱居者的田園。 唐 孟浩然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詩:“試登 秦嶺 望 秦川 ,遙憶 青門 春可憐。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 邵平 田。” 清 侯方域 《送練三貞吉》詩:“貧安 原憲 宅,力種 邵平 田?!?/div>
《漢語大詞典》:青門故侯(青門故侯)
故 秦 東陵侯 召平 ,曾于 漢 初種瓜于 長安 青門 外。后因以“青門故侯”謂前朝遺民。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私葬》:“立箇墓臺新碣,寫出青門故侯。”參見“ 青門瓜 ”。
《漢語大詞典》:青門瓜(青門瓜)
漢 初,故 秦 東陵侯 召平 種瓜于 長安 城東 青門 。瓜美,世稱“東陵瓜”,又名“青門瓜”。見《三輔黃圖》卷一。 南朝 梁 何遜 《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詩:“目想 平陵 柏,心憶 青門 瓜。” 唐 陳子昂 《臥疾家園》詩:“寧知 白社 客,不厭 青門 瓜?!?/div>
《漢語大詞典》:青門瓜(青門瓜)
漢 初,故 秦 東陵侯 召平 種瓜于 長安 城東 青門 。瓜美,世稱“東陵瓜”,又名“青門瓜”。見《三輔黃圖》卷一。 南朝 梁 何遜 《南還道中送贈劉諮議別》詩:“目想 平陵 柏,心憶 青門 瓜?!?唐 陳子昂 《臥疾家園》詩:“寧知 白社 客,不厭 青門 瓜?!?/div>
《漢語大詞典》:青門隱(青門隱)
秦 東陵侯 召平 , 秦 滅后隱居 長安 青門 外,以種瓜為業(yè)。后因以“青門隱”指隱居。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失路 青門 隱,藏門 白社 游?!币嘤弥?召平 。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跡慕 青門 隱,名慚紫禁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