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88,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歸還
回去
守舊
本傳
變相
如數(shù)
故行
遣還
加倍
本立
復位
改行
轉回
本情
本土
《國語辭典》:歸還(歸還)  拼音:guī huán
1.還給、償還。如:「歸還本息」?!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六回:「這筆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歸還。咱就借給你了?!?br />2.回來。《戰(zhàn)國策。秦策一》:「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div>
《國語辭典》:回去  拼音:huí qu
1.回到原來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先生再三打躬辭了,方才上轎回去。」《紅樓夢》第六五回:「賈珍回去之后,以后亦不敢輕易再來?!?br />2.俗稱死亡為「回去」。
《國語辭典》:守舊(守舊)  拼音:shǒu jiù
1.因襲舊法而不變通?!端问贰>砣痪?。列傳。歐陽脩》:「鎪刻駢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舊,論卑氣弱。」《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人家都說中立守舊,其實他維新地方多著哩!」
2.舊時戲曲演出時掛在舞臺上的底幕。幕上繡有各種裝飾性的圖案,可以區(qū)隔舞臺,左右各有門簾,可供演員上下場。
《漢語大詞典》:本傳(本傳)
(1).原來的傳記。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 司馬遷 之敘傳也,始自初生,及乎行歷,事無鉅細,莫不備陳,可謂審矣。而竟不書其字者,豈 墨生 所謂大意者乎?而 班固 仍其本傳,了無損益。”
(2).見于正史的人物傳記。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念得熟如本傳,弄得軟如故紙?!?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八·廣文選:“史傳中詞賦之名,安能盡載,不可以本傳不録為疑?!?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至其文章氣節(jié),本傳具存?!?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阿Q 實在未曾有大總統(tǒng)上諭宣付國史館立‘本傳’?!?/div>
《國語辭典》:變相(變相)  拼音:biàn xiàng
1.本質沒變而外在形式或方法改變。如:「變相加價」、「變相剝削」。
2.經(jīng)過變化后,產(chǎn)生的許多不同的相貌、型式?!独蠚堄斡洝返谝灰换兀骸赣忠蜻@感動力所及之處與那本地的應動力相交,生出種種變相,莫可紀述,所以各宗教家的書總不及儒家的易經(jīng)為最精妙。」
3.將佛經(jīng)描述的故事,圖繪成畫,以便傳播佛法。變相曾流行于古印度及中國六朝、隋、唐之際。《五燈會元。卷一。弘忍大滿禪師》:「其壁本欲令處士盧珍繪楞伽變相,及見題偈在壁,遂止不畫,各令念誦。」
《國語辭典》:如數(shù)(如數(shù))  拼音:rú shù
按照規(guī)定或原來的數(shù)目。如:「如數(shù)歸還」。明。董谷《碧里雜存。板兒》:「初至,見交易者皆稱錢為板兒,怪而問焉,則所使者低惡之錢,以二折一,但取如數(shù)而不視善否?!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刚f得毓生滿面羞慚,只得如數(shù)給他?!?/div>
《漢語大詞典》:故行
亦作“ 故步 ”。 原來的步法。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 壽陵 餘子之學行於 邯鄲 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敘傳上》作“又復失其故步”。后多比喻固有的技能。北齊書·文苑傳·顏之推:“亡 壽陵 之故步,臨 大行 以逡巡?!?宋 葉適 《謝除嵩山崇福宮表》:“哀憐末路,蓋欲補其前修;矜恤老窮,不忍失其故步?!?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高雨農(nóng)序:“迄茲十年中間,人事牽率,又添作雜文數(shù)十篇,而心計愈粗,故步愈失?!眳⒁姟?邯鄲學步 ”。
《國語辭典》:邯鄲學步(邯鄲學步)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相傳戰(zhàn)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后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镀缏窡簟返谝弧鹨换兀骸负悓W步,失其故步?!挂沧鳌笇W步邯鄲」。
分類:模仿不成
《漢語大詞典》:遣還(遣還)
猶遣返。謂遣送回原來的地方。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五:“司命一日誤召 武陵 女子 李娥 ,今得遣還?!币槐咀鳌?遣返 ”。
分類:遣送原來
《國語辭典》:加倍  拼音:jiā bèi
1.照原數(shù)增加一倍。《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公是個長者,愿聞高姓大名,好加倍奉還?!埂都t樓夢》第二四回:「你吃了我們的酒,你要取不來,加倍罰你?!?br />2.比原來程度更為加深。如:「想要持續(xù)進步,就須加倍練習?!?/div>
《漢語大詞典》:本立
(1).根基樹立。 唐 孟郊 《贈章仇將軍》詩:“本立誰敢拔,飛文自難窮?!?br />(2).原來擁立。 唐 皮日休 《秦穆謚繆論》:“公之入也,背內(nèi)外之賂,誅本立之臣,烝先父之室?!?/div>
《國語辭典》:復位(復位)  拼音:fù wèi
1.返回原來的位置。如:「司儀請主席向國父遺像鞠躬后復位?!?br />2.恢復原有的執(zhí)政地位。如:「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被尊為太上皇,直到景帝駕崩后方才復位?!?/div>
《國語辭典》:改行  拼音:gǎi háng
改變原來的職業(yè)?!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冈蹅円男幸蚕舆t了,這不是活活的要餓死嗎?」
《漢語大詞典》:轉回(轉回)
回到原來地方。 楊朔 《鐵騎兵》:“十天以后,那班騎兵也平平安安地轉回根據(jù)地,尋到大隊?!?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一:“直到檐頭河也似的天空漸漸轉成深藍,都市的大街全換上了輝煌的新裝時,我才轉回店里。”
分類:轉回原來
《漢語大詞典》:本情
(1).本心。《后漢書·王望傳》:“今 望 懷義忘罪,當仁不讓,若繩之以法,忽其本情,將乖圣朝愛育之旨。”
(2).實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詞訟》:“狡詐之徒,欲陷害怨家,恐細事不準,務張大其詞,以聳上聽,及其準后,始將所告本情説出?!?br />(3).原來的感情。南史·范泰傳:“與 范 本情不薄,中間相失,傍人為之耳?!?/div>
《國語辭典》:本土  拼音:běn tǔ
1.原來生長的地方?!稌?jīng)。多士》:「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干止?!?jié)h??装矅鳎骸溉甓酁轫樖?,乃庶幾還有汝本土?!埂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下》:「南單于遣子入侍,奉奏詣闕。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門、上谷、代八郡民歸于本土?!?br />2.殖民國家本國的領土。相對于殖民地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