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2詞典 6分類詞匯 86
《漢語大詞典》:妖夢(妖夢)
反常之夢;妖妄之夢。左傳·僖公十五年:“寡人之從君而西也,亦 晉 之妖夢是踐。” 杜預(yù) 注:“ 狐突 不寐而與神言,故謂之妖夢?!卑矗?狐突 與神言事,見《僖公十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夢狼:“時方賂當(dāng)路者,得首薦,故不以妖夢為意?!?/div>
分類:反常言事
《漢語大詞典》:異義(異義)
(1).不同的含義;意思不同。墨子·尚同上:“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同字異義例:“古書亦有上下文同字而異義者?!?br />(2).不同的觀點(diǎn);新的見解。后漢書·章帝紀(jì):“其令羣儒選高才生,受學(xué)《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以扶微學(xué),廣異義焉?!?span id="ieck8ki" class="book">《晉書·王接傳》:“﹝ 接 ﹞備覽眾書,多出異義。”
(3).指不同的意見,異議。 宋 蘇軾 《次韻答劉涇》:“新音百變口如鶯,異義蜂起弟子爭。”一本作“ 異議 ”。
(4).道理不同。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告天何?示不自專,非出辭反面之道也,與宗廟異義。” 南朝 宋 顏延之 《重釋何衡陽》:“故方罰矜功,而濫咎忘賢,遺存異義,公私殊異,已備前白?!?br />(5).違反常規(guī)、禮法。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傳春秋非一,本據(jù)亂而作,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徐彥 疏:“非常異義者,即 莊 四年 齊襄 復(fù)九世之讎而滅 紀(jì) , 僖 元年實(shí)與 齊桓 專封是也,此即非常之異義,言異於 文 武 時……若其常義,則諸侯不得擅滅,諸侯不得專封?!?宋 曾鞏 《為人后議》:“故為人后者,為之降其父母之服,則有之矣;為之絶其父母之名,則未之有也……今欲使從所后者為屬,而變革其父母之名,此非常異義也?!?/div>
《漢語大詞典》:伏陰(伏陰)
(1).盛夏中出現(xiàn)的寒氣。謂氣候反常。左傳·昭公四年:“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杜預(yù) 注:“伏陰,謂夏寒?!?span id="eckoaqw" class="book">《國語·周語下》:“天無伏陰,地?zé)o散陽,水無沉氣,火無災(zāi)燀?!?br />(2).舊時迷信,謂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靈魂即離體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為人禳災(zāi)除病。這種做法,稱為“伏陰”。《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其時道士手舉法器,朗誦靈章,虔心禳解,伏陰而去,親奏星官,要保護(hù) 薛少府 重還魂魄,再轉(zhuǎn)陽間?!?/div>
《漢語大詞典》:逆數(shù)(逆數(shù))
(1).猶預(yù)測。易·說卦:“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逆數(shù)也?!?韓康伯 注:“作以逆覩來事?!?孔穎達(dá) 疏:“之為用,人欲數(shù)知既往之事者,則順后而知之,人欲數(shù)知將來之事者,則逆前而數(shù)之,是故圣人用此道,以逆數(shù)知來事也?!?br />(2).猶言倒數(shù)。謂由后向前、由下至上推算。 宋 惠洪 冷齋夜話·夢迎五祖戒禪師:“ 坡 曰:‘ 軾 年八九歲時,嘗夢其身是僧,往來 陜 右。又先妣方孕時,夢一僧來託宿,記其頎然而眇一目。’ 云菴 驚曰:‘ 戒 , 陜 右人,而失一目,暮年棄 五祖 來游 高安 ,終於 大愚 ?!鏀?shù)蓋五十年,而 東坡 時年四十九矣?!?明 袁宗道 《論文上》:“至於今日,逆數(shù) 前漢 ,不知幾千年遠(yuǎn)矣?!?清 李光庭 鄉(xiāng)言解頤·物部上·造室十事:“《協(xié)紀(jì)辨方》載:門光星,大月從下逆數(shù),小月從上順數(shù)?!?/div>
《國語辭典》:仰秣  拼音:yǎng mò
仰頭而停止吃草,比喻專心傾聽?!盾髯印駥W(xué)》:「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埂段倪x。左思。吳都賦》:「軍馬弭髦而仰秣,淵魚竦鱗而上升?!?/div>
《國語辭典》:乖別(乖別)  拼音:guāi bié
1.完全相反?!段簳>戆巳?。外戚列傳上。馮熙》:「誕與脩雖并長宮禁,而性趣乖別。誕性淳篤,脩乃浮競?!?br />2.相離別。三國魏。曹植 朔風(fēng)詩:「昔我同袍,今永乖別。」
《漢語大詞典》:妖異(妖異)
(1).反常怪異的現(xiàn)象。《后漢書·郎顗傳》:“陛下宜審詳明堂布政之務(wù),然后妖異可消,五緯順序矣。”后漢書·謝弼傳:“臣聞和氣應(yīng)於有德,妖異生乎失政?!?宋 方勺 《青溪寇軌》:“ 方臘 生而數(shù)有妖異,一日臨溪顧影,自見其冠服如王者?!?br />(2).鬼怪。后漢書·欒巴傳:“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資產(chǎn)以祈禱。 巴 素有道術(shù),能役鬼神,乃悉毀壞房祀,翦理姦巫,以是妖異自消?!?唐 薛用弱 集異記·崔商:“ 商 謂其深山窮谷,非能居焉,疑為妖異,忽遽而返?!?清 葆光子 《物妖志·王上舍》:“此為妖異,不言而知?!?br />(3).美艷奇異。 明 袁宏道 《墨畦》:“午間紅暈一點(diǎn)如腮霞,花之極妖異者?!?/div>
《國語辭典》:中邪  拼音:zhòng xié
著魔?!都t樓夢》第二五回:「倒有兩個人中邪,不知你們有何符水?」
《漢語大詞典》:違理(違理)
違反常理。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過譽(yù)序》:“蓋觀過知仁,謂中心篤誠而無妨於化者,故覆其違理曰過譽(yù)也?!?宋 胡宿 《禁內(nèi)降詔》:“或違理覬恩,或負(fù)罪希貸?!?/div>
《國語辭典》:板板  拼音:bǎn bǎn
形容面部表情冷淡?!抖膛陌阁@奇》卷一四:「若說是有情,如何眉梢眼角,不見些些光景,只是恁等板板地?」
《漢語大詞典》:反言
(1).謂言語與漢語不同。《淮南子·齊俗訓(xùn)》:“ 胡貉 、 匈奴 之國,縱體拖髮,箕倨反言而國不亡者,未必?zé)o禮也?!?br />(2).違反常體的文句。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正文明白,而常務(wù)反言者,適俗故也?!?br />(3).指反問語氣的語句。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反言省乎字例:“讀者毋以反言為正言,致與古人旨意剌謬也?!?/div>
《國語辭典》:妖物  拼音:yāo wù
不祥的妖怪。如:「村里一戶戶接連染了怪病,大家開始懷疑是否有妖物在作祟。」
《漢語大詞典》:違常(違常)
違反常規(guī)、常情。三國志·蜀志·來敏傳:“前后數(shù)貶削,皆以語言不節(jié),舉動違常也?!?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故主憐而召之,而其同里皆疾其亡故而違常也?!?/div>
《漢語大詞典》:乖盭
(1).分離。 唐 柳宗元 《封建論》:“天下乖盭,無君君之心?!?br />(2).悖謬反常。 唐 李翱 《雜說》:“日月暈蝕,星辰錯行,是天之文乖盭也?!?清 孫鼎臣 《凌豐叔哀辭》:“有李梅而冬實(shí)兮,或中夏而霣霜;維四時之大信兮,庸乖盭而失常?!?/div>
《漢語大詞典》:詭俗(詭俗)
(1).奇異的風(fēng)俗、風(fēng)習(xí)。管子·法禁:“詭俗異禮,大言法行,難其所為而高自錯者,圣王之禁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觀其艷説,則籠罩《雅》、《頌》,故知煒燁之奇意,出乎縱橫之詭俗也?!?唐 皮日休 《九諷系述》序:“在昔 屈平 既放,作《離騷經(jīng)》,正詭俗而為《九歌》,辨窮愁而為《九章》?!?br />(2).欺世。后漢書·方術(shù)傳序:“如今溫柔敦厚而不愚,斯深於者也;疏通知遠(yuǎn)而不誣,斯深於者也;極數(shù)知變而不詭俗,斯深於數(shù)術(shù)者也?!?br />(3).違反常情,矯情。梁書·孝行傳序:“ 高祖 創(chuàng)業(yè)開基,飭躬化俗,澆弊之風(fēng)以革,孝治之術(shù)斯著。每發(fā)絲綸,遠(yuǎn)加旌表。而淳和比屋,罕要詭俗之譽(yù),潛晦成風(fēng),俯列踰羣之跡?!?span id="amqckay" class="book">《舊唐書·王世充傳論》:“ 世充 姦人,遭逢昏主,上則諛佞詭俗以取榮名,下則強(qiáng)辯飾非以制羣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