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5分類詞匯 26
《漢語大詞典》:拾才
選取人才。 唐 李賀 《送沈亞之歌》:“春卿拾才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div>
《漢語大詞典》:搏掩
亦作“ 搏掩 ”。 擊人取物。一說,為一種賭博,以博戲取人財(cái)物。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元狩 元年,侯 拾 嗣,九年, 元鼎 四年,坐入 上林 謀盜鹿,又搏揜,完為城旦。” 顏師古 注:“搏揜,謂搏擊揜襲人而奪其物也。搏字或作博,一曰博,六博也,揜,意錢之屬也,皆謂戲而取人財(cái)也?!?span id="3tdjtzw" class="book">《漢書·貨殖傳》:“又況掘冢搏掩,犯姦成富。” 顏師古 注:“搏掩,謂搏擊掩襲,取人物者也。” 王先謙 補(bǔ)注:“據(jù)史記,搏當(dāng)為博,一説是。”參閱 清 劉寶楠 愈愚錄·搏揜。
《國語辭典》:考取  拼音:kǎo qǔ
通過測試而獲錄取。如:「他考取第一志愿,欣喜萬分?!挂沧鳌缚贾小?。
《漢語大詞典》:私淑艾
謂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孟子·盡心上:“ 孟子 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dá)財(cái)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朱熹 集注:“人或不能及門受業(yè),但聞君子之道於人,而竊以善治其身。” 宋 葉適 《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臣聞朝廷開學(xué)校,建儒官,公教育於上;士子闢家塾,隆師友,私淑艾於下,自古而然矣?!?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中正:“‘以能問不能,以多問寡,私淑艾以教人,隱而未見之仁也。’私淑艾,謂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奬進(jìn)愚不肖者,則教行乎其間矣。”
分類:取人自治
《漢語大詞典》:博掩
亦作“ 博揜 ”。 古代六博、意錢一類的博戲,角勝負(fù)以取人財(cái)物。泛指賭博。后漢書·王符傳:“或以游博持掩為事?!?李賢 注:“博,六博;掩,意錢也。” 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五九:“博掩:博,博戲也,用六著六棊,謂之六博。掩,圍棊也,《纂文》云:撲掩,跳錢戲也,俗人謂之射意,一曰射數(shù),或云博戲,掩取人財(cái)物也。” 清 袁枚 新齊諧·賭錢神號迷龍:“漢書·公卿表,以博揜失侯者十餘人?!?/div>
《漢語大詞典》:革軌(革軌)
古代占卜術(shù)。術(shù)士取人生年月日時。配以圖象附會人事以占驗(yàn)吉兇。 清 黃宗羲 《前鄉(xiāng)進(jìn)士澤望黃君壙志》:“﹝ 黃澤望 ﹞冥搜博覽,天官、地誌、金石、筭數(shù)、卦影、革軌、藝術(shù)、雜學(xué),蓋無勿與予同者。”
《國語辭典》:鐵算盤(鐵算盤)  拼音:tiě suàn pan
1.鐵鑄的算盤。
2.俗指吝于財(cái)物,精于打算的人。如:「他樣樣精打細(xì)算,絕不吃虧,所以外號叫『鐵算盤』。」
《國語辭典》:人權(quán)運(yùn)動(人權(quán)運(yùn)動)  拼音:rén quán yùn dòng
爭取人權(quán)的民主運(yùn)動。如:「隨著人權(quán)運(yùn)動的興起,使我們的政治環(huán)境更加包容?!?/div>
《國語辭典》:電腦語音辨識(電腦語音辨識)  拼音:diàn nǎo yǔ yīn biàn shì
藉助電腦的演算能力,擷取人類語言中的特性加以比對,進(jìn)而自動辨識語音內(nèi)容的一項(xiàng)關(guān)鍵性技術(shù)。經(jīng)由此種技術(shù),可使電腦具有如人類一樣的聽話能力。語音辨認(rèn)系統(tǒng)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用于特定說話人,另一類用于不特定說話人。前者需要使用人先將語匯念入電腦,以后電腦就可辨認(rèn)這個使用人的語音,后者無需使用人先念入語匯就可辨認(rèn)其語音,可給許多人使用。另一種分類方式,是看念入的語音是不連續(xù)發(fā)音的,或是連續(xù)發(fā)音的。前者是指每個單語要個別發(fā)音,電腦才能辨認(rèn),后者是指使用人可以連續(xù)說出若干個單語,連成句子,電腦便可將這句話中的各個單語辨認(rèn)出來。
《國語辭典》:邀買人心(邀買人心)  拼音:yāo mǎi rén xīn
向人示惠以博取人家的歡迎。如:「他上任后極力邀買人心,以鞏固地位。」
《國語辭典》:榜單(榜單)  拼音:bǎng dān
公布錄取人員的名單。如:「許多考生瞪大眼睛,看著剛貼出來的榜單,尋找自己的名字。」
《國語辭典》:納命來(納命來)  拼音:nà mìng lái
把命交出來,即欲取人性命。常用于激憤的口氣。如:「被害者家屬一看見法警押著嫌犯出現(xiàn),悲憤地大叫:『兇手,納命來!』」
《漢語大詞典》:攉銅(攉銅)
奪取人錢。 清 翟灝 通俗編·雜字:“鄙俗作廋語,謂逆取人錢曰攉銅?!?/div>
分類:奪取取人
《漢語大詞典》:儗象
擬想的形象,謂以旨意取人。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效難:“是以眾人之察不能盡備,故各自立度以相觀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動作,或揆其終始,或揆其儗象。” 劉昞 注:“以旨意取人?!币槐咀鳌八葡蟆?。
《國語辭典》:拾人牙慧  拼音:shí rén yá huì
牙慧,言談間流露出的智慧。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弧贡扔鞯敢u他人的言論或主張。清。袁枚〈寄奇方伯書〉:「大概著書立說最怕雷同,拾人牙慧。賦詩作文,都是自寫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