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3詞典 1分類詞匯 42
《國語辭典》:中傷(中傷)  拼音:zhòng shāng
1.惡意攻擊或陷害他人?!读凶?。天瑞》:「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br />2.受傷。如:「他不幸中傷了?!埂度龂萘x》第五○回:「傳下號令,教老弱中傷軍士在后慢行,強壯者擔土束柴,搬草運蘆,填塞道路?!?/div>
《漢語大詞典》:犯害
(1).受害。莊子·達生:“夫醉者之墜車,雖疾不死。骨節(jié)與人同而犯害與人異,其神全也?!?明 李贄 《答耿司寇書》:“避害之心不足以勝其名利之心,以故犯害而不顧?!?br />(2).侵害。法苑珠林卷二六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 吉 所居西北有一山高峻,中多妖魅,犯害居民?!?/div>
分類:侵害受害
《國語辭典》:毒龍(毒龍)  拼音:dú lóng
1.兇惡的龍?!短綇V記。卷一一六。杜子春》:「俄而猛虎毒龍,狻猊獅子,蝮蠍萬計,哮吼拿攫而爭前欲搏噬。」
2.比喻存于人心的貪欲妄想。唐。王維 過香積寺詩:「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div>
《國語辭典》:活活  拼音:huó huó
在活生生的狀態(tài)下。《儒林外史》第三九回:「我們到那里出兵,只消幾天沒有水吃,就活活的要渴死了,那里還能打什么仗!」
《漢語大詞典》:遺患(遺患)
留下禍患,使人受害。史記·項羽本紀:“ 楚 兵罷食盡,此天亡 楚 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yǎng)虎自遺患’也。” 唐 陳子昂 《上西蕃邊州安危事》:“古人所謂放虎遺患,不可不察?!?宋 蘇軾 《石塔寺》詩:“齋廚養(yǎng)若人,無益秖遺患?!?/div>
《漢語大詞典》:貽患(貽患)
留下禍患;使受害。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若夫巢穴以風雨貽患,則大壯以棟宇祛弊。” 明 屠隆 《綵毫記·祿山謀逆》:“從來養(yǎng)虎能貽患,莫怪胡兒解負恩?!?蕭乾 《西德的暮秋》:“不然軍隊會染上任何惡習,貽患本國?!?/div>
《國語辭典》:防備(防備)  拼音:fáng bèi
防范、戒備。如:「氣象局已發(fā)布陸上臺風警報,大家要加強防備?!埂逗鬂h書。卷四。孝和帝紀》:「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埂段饔斡洝返谌兀骸附棠銈冏呗窌r,早晚間防備,你倒轉(zhuǎn)賴在我身上?!?/div>
《漢語大詞典》:枉濫(枉濫)
(1).枉法恣肆。《后漢書·左雄傳》:“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故使姦猾枉濫,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shù)。”
(2).謂枉錯淫濫,使無辜受害。《魏書·高恭之傳》:“竊見御史出使,悉受風聞,雖時獲罪人,亦不無枉濫?!?span id="n15aopz" class="book">《新五代史·雜傳·趙延義》:“王者撫天下,當以仁恩德澤,而 漢 法深酷,刑罰枉濫,天下稱冤,此其所以亡也?!?宋 范仲淹 《奏災(zāi)異后合行四事》:“轉(zhuǎn)運使提點刑獄,但采其虛聲,豈能徧閲其實,故刑罰不中,日有枉濫?!?span id="6bpzn6z" class="book">《元典章·刑部二·鞫獄》:“受賄枉法,變亂是非,顛倒輕重,欲使獄無枉濫,其可得乎?!?清 趙翼 《廿二史札記》卷二二:“不問罪之輕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處極刑,枉濫之家,莫敢上訴。”
《漢語大詞典》:貽禍(貽禍)
亦作“ 貽祻 ”。 使受害;留下禍害。新唐書·高宗紀贊:“ 高宗 溺愛袵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span id="06hmwtd" class="book">《古今小說·羊角哀舍命全交》:“此乃一村香火,若觸犯之,恐貽禍於百姓?!?明 劉元卿 《賢奕編》卷四:“唯 漢和 、 唐玄 ,古今至愚,乃首假以權(quán),貽祻至毒?!?謝覺哉 《不惑集·〈團結(jié)·謙虛·進步〉》:“因此驕傲不只是害了自己,同時也要貽禍人家?!?/div>
《國語辭典》:控訴(控訴)  拼音:kòng sù
1.申訴?!督鹌棵贰返谌嘶兀骸盖槭栌暄汨?,空教我有情難控訴?!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2.非現(xiàn)有常見法律專有名詞。在某些法令中,會出現(xiàn)「刑事控訴」、「代位求償權(quán)控訴」等用語。
《漢語大詞典》:堂燕
堂上之燕。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決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己也?!焙笠蛞浴把嗳柑幪谩睘闊o遠見而受害之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休拷!俺來此攜琴訪友,并不曾流連夜曉。無端的池魚堂燕一時燒?!?/div>
《國語辭典》:圈套  拼音:quān tào
籠絡(luò)或陷害人的計謀?!冻蹩膛陌阁@奇》卷二:「我落難之人,走入圈套,沒奈何了?!骨?。洪升《長生殿》第一三出:「陛下呵,怕孤立終落他圈套?!?/div>
《漢語大詞典》:墜淵(墜淵)
落入深淵。謂使陷入困境或受害。 清 趙翼 《浮論》詩:“浮論無稽概可刪,墜淵加膝相回環(huán)?!?span id="djtqro9" class="book">《花月痕》第六回:“我們本是憑人搬弄的,愛之加膝,不愛之便要墜淵,又有什么憑據(jù)可説得出來?”
《漢語大詞典》:避讎(避讎,避讐)
亦作“避仇2”。亦作“ 避仇 ”。
(1).回避與自己有仇隙的人。荀子·成相:“尚得推賢不失序,外不避仇,內(nèi)不阿親,賢者予!”呂氏春秋·去私:“外舉不避讎,內(nèi)舉不避子, 祁黃羊 可謂公矣。”晉書·劉頌李重傳論:“至於緣其私議,不平 劉友 ,異夫憎而知善,舉不避讐者歟!”
(2).躲避仇人,以免受害。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殺人,與 籍 避仇於 吳中 ?!?span id="hn0hrsp" class="book">《后漢書·馬武傳》:“少時避讎,客居 江夏 ?!?唐 韓愈 《東都遇春》:“深居疑避仇,默臥如當瞑?!?明 馮夢龍 《女丈夫·洪客祈雨》:“聞他避讐 西京 ,不免往彼相訪。” 清 龔煒 巢林筆談·摘菜者:“或云幾日前,曾有使來,蓋一官人也,避仇至此,仇死故去,不知其姓名?!?/div>
《國語辭典》:遺害(遺害)  拼音:yí hài
遺留下的禍患、毒害?!都t樓夢》第一二回:「是何妖鏡!若不早燬此物,遺害于世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