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2分類詞匯 56
《漢語大詞典》:非道
(1).不合道義;不正當(dāng)?shù)氖侄巍?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書·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諸非道?!?孔 傳:“人以言咈違汝心,必以道義,求其意,勿拒逆之;遜,順也。言順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宋 儲泳 《祛疑說》:“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惟達理者不受非道之欺。”
(2).不恰當(dāng);不適宜。韓非子·奸劫弒臣:“處非道之位,被眾口之譖,溺於當(dāng)世之言,而欲當(dāng)嚴天子而求安,幾不亦難哉!”
(3).非常事故,變故。太平廣記卷一一五引 唐 戴孚 《廣異記·王乙》:“洎夜秉燭,其從悉已大酣,乙慮有非道,默坐念咒?!?/div>
《國語辭典》:疾風(fēng)(疾風(fēng))  拼音:jí fēng
猛烈的風(fēng)?!肚f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fēng)?!?/div>
《國語辭典》:生變(生變)  拼音:shēng biàn
發(fā)生變故?!逗鬂h書。卷七○。荀彧傳》:「今若一處被侵,必謂以次見奪,人心易動,若一旦生變,天下未可圖也?!埂端疂G傳》第一○九回:「大王,事不宜遲,請大王速卸下袍服,急投東川去??殖侵幸娏松儭!?/div>
《漢語大詞典》:禍變(禍變)
災(zāi)禍變故。 漢 王充 論衡·別通:“夫不通者,惡事也,故其禍變致不善?!?宋 范仲淹 《奏災(zāi)異后合行四事》:“但盛德善政,及於天下,人不敢怨叛,則雖有災(zāi)異,而無禍變也?!?明 田藝蘅 留青日札·馬祖師:“使再遲數(shù)月,則禍變綿延有大可憂者。”
《漢語大詞典》:遭變(遭變)
遇到變故。《文選·干寶〈晉紀(jì)總論〉》:“及 周公 遭變,陳 后稷 先公風(fēng)化之所由,致王業(yè)之艱難者,則皆農(nóng)夫女工衣食之事也?!?呂延濟 注:“遭變,謂 管 蔡 流言也。”
分類:遇到變故
《國語辭典》:小故  拼音:xiǎo gù
1.小原因、小緣故。漢。賈誼《新書。卷四。鑄錢》:「凡治不得,應(yīng)天地星辰有動,非小故也。」《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宗室傳。孫靜》:「嘗以小故與甘寧忿爭?!埂端问贰>砣帕?。列傳。程松》:「時松知錢塘縣,諂事曦以結(jié)侂冑。侂冑以小故出愛姬,松聞,以百千市之,至則盛供帳,舍諸中堂,夫婦奉之謹?!?br />2.小過失、小過錯?!杜f唐書。卷一七一。列傳。裴潾》:「禮敬宰輔,待以終始,內(nèi)能大斷,外寬小故?!埂端问贰>砣凰?。列傳。范仲淹》:「太后受遺先帝,調(diào)護陛下者十馀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其德。」
3.《墨經(jīng)》中的邏輯術(shù)語,即必要條件之一。同「大故」相對?!赌印=?jīng)說上》:「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div>
《漢語大詞典》:告變(告變)
(1).預(yù)示災(zāi)異。《晉書·孝武帝紀(jì)》:“頃日蝕告變,水旱不適?!?br />(2).報告發(fā)生變故。北史·隋紀(jì)下·煬帝:“戊辰, 突厥 始畢可汗 率騎數(shù)十萬,謀襲乘輿, 義成公主 遣使告變?!?span id="bhiq5uv" class="book">《舊唐書·狄仁杰傳》:“ 仁杰 求守者得筆硯,拆被頭帛書寃…… 仁杰 子 光遠 得書,持以告變, 則天 召見?!?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二:“﹝ 吳三桂 ﹞發(fā)兵反……﹝ 薩穆哈 ﹞至闕告變。 湖 廣 總督 蔡毓榮 亦奏至,舉朝震動?!?/div>
《國語辭典》:內(nèi)變(內(nèi)變)  拼音:nèi biàn
國家內(nèi)部發(fā)生變故。《后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傅燮》:「邊兵多勇,其鋒難當(dāng),而新合之眾,上下未和,萬一內(nèi)變,雖悔無及?!埂度龂萘x》第五三回:「汝欲與賊通連為內(nèi)變耶?」
《國語辭典》:國故(國故)  拼音:guó gù
1.國家所遭受的變故?!抖Y記。文王世子》:「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br />2.本國固有的文化與學(xué)術(shù)。如:「整理國故」、「他一心想保存國故,振興文化?!?/div>
《漢語大詞典》:驚變(驚變)
因變故而震驚。 宋 張耒 《神宗皇帝挽詞》之二:“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驚變紫宸班。”
《國語辭典》:國變(國變)  拼音:guó biàn
國家的重大變故。如:「國變發(fā)生時,全民應(yīng)團結(jié)一心,共體時艱?!埂睹魇?。卷一四三。黃鉞列傳》:「既而童俊果以鎮(zhèn)江降燕。鉞聞國變,杜門不出。」
《國語辭典》:異變(異變)  拼音:yì biàn
1.異乎尋常的變化?!段倪x。賈誼。過秦論》:「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何也?!埂度龂尽>矶?。魏書。方技傳。杜夔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其奇文異變,因感而作者,猶自然之成形,陰陽之無窮?!?br />2.非常的變故。《西游記》第九回:「事屬異變,乞陛下立發(fā)人馬,剿除賊寇?!?/div>
《國語辭典》:慘變(慘變)  拼音:cǎn biàn
悲慘的變故?!陡;萑珪?。卷一二。刑名部。問擬》:「尸親鄰佑之言與可習(xí)先后口供適相吻合,益可以見此事之非常慘變?!?/div>
《國語辭典》:好歹  拼音:hǎo dǎi
1.好與壞?!都t樓夢》第三七回:「憑他怎么糊涂,連個好歹也不知,還成個人了?!挂沧鳌负觅嚒埂ⅰ负冒]」。
2.意外的變故。多指有性命之憂。《水滸傳》第五一回:「哥哥救得孩兒,卻是重生父母。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br />3.無論如何?!都t樓夢》第七回:「他女兒聽說,便回去了,還說:『媽好歹快來。』」也作「好賴」、「好癩」。
4.分出高下。《西游記》第一九回:「老孫還要打開那門,與他見個好歹,恐師父在此疑慮盼望,故先來回個信息?!?br />5.隨便、不問究竟?!都t樓夢》第八○回:「也不知誰使的法子,也不問青紅皂白,好歹就打人?!?/div>
《漢語大詞典》:變咎(變咎)
變故,災(zāi)異。后漢書·陳忠傳:“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而災(zāi)眚變咎,輒切免公臺?!?宋 王禹偁 《為宰臣以彗星見求退表》:“必生良弼,用協(xié)圣猷,克致和平,坐銷變咎?!?宋 梅堯臣 《風(fēng)異賦》:“若此言變咎,則非愚者之能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