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72
詞典
3
分類詞匯
269
共272,分19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玉鐲記
黛玉葬花
法場換子
獨占花魁
都會文學(xué)
陳三五娘
打棍出箱
大槐安國
魯齋郎
馬上緣
李娃傳
離魂記
林投姐
藍(lán)橋會
狼來了
《國語辭典》:
玉鐲記(玉鐲記)
拼音:
yù zhuó jì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述傅朋與孫玉姣遇合,以玉鐲為信物,卻因此引起命案,終以太監(jiān)劉瑾決獄法門寺,玉姣及宋巧姣并歸于朋的故事。梆子、皮黃皆演之。也稱為《雙姣奇緣》。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遇合
《國語辭典》:
黛玉葬花
拼音:
dài yù zàng huā
戲曲劇目。清代故事戲。敘述林黛玉夜訪賈寶玉,遭丫環(huán)誤拒,故黛玉疑寶玉薄己,次日荷鋤至園中,見落花無主,于是賦詩葬花,寶玉至,表明心跡,才言歸于好。川劇、秦劇、粵劇均有此劇目。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賈寶玉
《國語辭典》:
法場換子(法場換子)
拼音:
fǎ cháng huàn zǐ
戲曲劇目。屬隋唐故事戲。敘述薛猛夫妻被逮至都,武后傳旨斬首。徐績后人徐策不忍薛氏絕后,乃與妻商定,舍子救孤,乘赴法場祭奠之時,以己子金斗暗中調(diào)換薛猛之子薛蛟,攜歸撫養(yǎng)。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被逮
夫婦
《國語辭典》:
獨占花魁(獨占花魁)
拼音:
dú zhàn huā kuí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宋時少女莘瑤琴遭金兵之亂,被惡徒賣入妓院,改名王美娘,名列花魁。賣油郎秦鐘積一年之資往會,美娘感之,乃出藏金贖身,與秦鐘結(jié)為夫婦的故事。也稱為「賣油郎」、「占花魁」。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少女
《國語辭典》:
都會文學(xué)(都會文學(xué))
拼音:
dū huì wén xué
歐洲近代文學(xué),多以刺激性最強烈的都會生活為敘述內(nèi)容,文學(xué)批評家稱為「都會文學(xué)」。
分類:
歐洲
文學(xué)
刺激性
強烈
都會
敘述
近現(xiàn)代
《國語辭典》:
陳三五娘(陳三五娘)
拼音:
chén sān wǔ niáng
戲曲劇目。敘述宋代書生陳伯卿,即陳三,往廣南途中賞燈,遇黃碧琚,即五娘,兩人互生愛慕。后陳三由廣南返回,巧遇五娘,陳三喬裝入黃家為奴,遂與五娘定情。但黃父已將五娘許配林大,林大逼婚,陳三遂偕五娘出奔的故事。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書生
《國語辭典》:
打棍出箱
拼音:
dǎ gùn chū xiāng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書生范仲禹,攜妻與子進(jìn)京赴試,返家途中,子被猛虎銜去,妻又為告老太師葛登云所擄,仲禹驚憂而瘋癲。遇樵夫指引,徑自葛家索妻。葛假意款待,將其灌醉,密遣家丁刺之;家丁反被煞神所殺。葛誣范行兇,將其亂棍打死,裝入箱中,拋棄郊外。時范已中狀元,報錄人出外尋覓,因乏盤纏,見葛府舁箱,心生歹念,加以搶奪。范復(fù)活,而瘋亦甚,戲弄兩報錄人而去。亦稱為《瓊林宴》。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書生
《國語辭典》:
大槐安國(大槐安國)
拼音:
dà huái ān guó
唐李公佐作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敘述淳于棼夢入大槐安國,娶公主,出任南柯太守,享盡榮華富貴。公主死,棼即失寵,遭遣歸。夢醒才知所游其實是大槐樹下的蟻穴。后以比喻富貴權(quán)勢的虛幻無常。也稱為《大槐宮》。
分類:
李公佐
傳奇
敘述
淳于
《國語辭典》:
魯齋郎(魯齋郎)
拼音:
lǔ zhāi láng
1.元關(guān)漢卿《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劇中的主角。仗著權(quán)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后被包拯用計斬除。
2.雜劇名。元關(guān)漢卿作。敘述宋包拯智斬權(quán)豪魯齋郎的故事。
分類:
雜劇
雜劇名
關(guān)漢卿
敘述
包拯
主角
權(quán)勢
為非作歹
《國語辭典》:
馬上緣(馬上緣)
拼音:
mǎ shàng yuán
戲曲劇目。隋唐故事戲。本敘述羅成與竇線娘結(jié)姻緣的故事,后失傳,遂將馬緣冠于樊江關(guān)一劇上。樊江關(guān)的內(nèi)容敘述樊梨花對薛丁山一見鐘情,有意托付終身給薛丁山,但被薛丁山所拒,于是施法術(shù)困住薛丁山,薛丁山不得已,才答應(yīng)婚事。因為兩出內(nèi)容類似,后人不查,混兩劇為一,今則多誤以為《馬上緣》是《樊江關(guān)》的改名。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結(jié)姻
姻緣
《國語辭典》:
李娃傳(李娃傳)
拼音:
lǐ wá zhuàn
唐代傳奇小說。唐白行簡撰。敘述滎陽公子鄭生與名妓李娃相戀,幾為父鞭死,后流落街頭,受李娃救治鼓勵,終于功成名就,結(jié)為夫婦。為唐代傳奇中的佳作。
分類:
傳奇
敘述
滎陽
公子
鄭生
名妓
相戀
《國語辭典》:
離魂記(離魂記)
拼音:
lí hún jì
傳奇名。唐代陳玄祐撰,一卷。敘述唐人衡州張鎰,有女倩娘,本許配王宙,但因故又另許他人,倩娘抑郁,王宙恨而乘舟離去。半夜時,倩娘魂離軀體,置身王宙舟中,乃相偕赴蜀地,五年間育有二子。后返回衡州,始知倩娘臥病在床多年,并未遠(yuǎn)游,兩倩娘相遇,乃結(jié)合成為一體。故事離奇而充滿浪漫色彩。
分類:
傳奇
傳奇名
一卷
敘述
唐人
衡州
《國語辭典》:
林投姐
拼音:
lín tóu jiě
臺灣民間傳說的人物。敘述一名癡心婦人,因丈夫負(fù)心離棄,氣憤地在林投樹上自盡,死后冤魂常出沒于林投樹叢,故稱為「林投姐」。
分類:
民間
人物
敘述
癡心
婦人
《國語辭典》:
藍(lán)橋會(藍(lán)橋會)
拼音:
lán qiáo huì
戲曲劇目。戰(zhàn)國時故事戲。敘述韋郎保與賈玉珍因兵亂離散,數(shù)年后,二人在河邊相遇,互約三更藍(lán)橋相會,不意山洪暴發(fā),韋溺斃,賈投河殉情。也稱為「水漫藍(lán)橋」。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目
曲劇
劇目
敘述
兵亂
亂離
離散
《國語辭典》:
狼來了(狼來了)
拼音:
láng lái le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敘述一個放羊的小孩,常用「狼來了!」欺騙在山坡下休息的農(nóng)夫上山趕狼。后來狼真的來了,放羊的小孩高喊:「狼來了!」卻再也沒有人相信他的話。后用「狼來了」比喻謊言。如:「這次網(wǎng)路傳出來的消息,到底是確有其事呢,還是又是一次狼來了,讓大家窮緊張?」
分類:
敘述
放羊
小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