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楊乃武(楊乃武)  拼音:yáng nǎi wǔ
戲曲劇目。清代故事戲。敘述舉人楊乃武與葛品蓮之妻畢氏的故事。畢氏行輕佻,縣官之子劉世英思霸占,于逗誘時,為其夫葛品蓮撞見,其夫反遭劉踢傷。畢氏向楊乃武乞藥,劉世英卻暗中在藥內下毒,葛竟遭毒死。劉世英又唆使葛母誣告楊乃武與畢氏因奸行謀害,屈打成招,歷各官勘審,終不能明。后經楊姐淑英上京申冤,刑部提審,始得昭雪。
《國語辭典》:野豬林(野豬林)  拼音:yě zhū lín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魯智深至東京結識林沖,遇高俅之子貪圖林妻美色,陷害林沖。魯智深于林沖發(fā)配滄州途中,在野豬林出手搭救其脫險的故事。
《國語辭典》:三劍客(三劍客)  拼音:sān jiàn kè
書名。法國小說家大仲馬撰。敘述路易十三時俠客們共同抵抗宰相李希留的故事。
《國語辭典》:拾玉鐲(拾玉鐲)  拼音:shí yù zhuó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內容敘述陜西世襲指揮傅朋,游經孫家莊,偶遇孫寡婦之女玉姣,互相愛慕。傅朋遂遺玉鐲于地上,玉姣拾玉鐲時,恰為劉媒婆所見,乃訪玉姣,問出真情,并允為之撮合。也稱為《買雄雞》、《孫家莊》。
《國語辭典》:秦香蓮(秦香蓮)  拼音:qín xiāng lián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陳世美中第后招為駙馬,為保富貴,差韓琪殺妻秦香蓮及子女,以圖滅口。幸包拯公正無私,處決世美。也稱為《鍘美案》。
《國語辭典》:千金記(千金記)  拼音:qiān jīn jì
書名。明沈采所作。敘述韓信、項羽的故事。韓信曾以千金報答漂母的恩德,故名《千金記》。
《國語辭典》:是非題(是非題)  拼音:shì fēi tí
敘述某項事實而讓學生判斷是或非的試題。
《國語辭典》:桃太郎  拼音:táo tài láng
1.日本童話故事中的人物。故事敘述一對夫婦年老無子,某日,老婦人至溪邊洗衣,得一巨桃。數日后,由桃子里得一子,故稱為「桃太郎」。因其屢次制伏惡魔,為日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如:「這部電影的內容,主要描寫日本童話人物桃太郎打敗惡魔的故事?!?br />2.用以泛稱日本人。如:「這家桃太郎開的壽司店,食材、口味都很道地,所以頗受歡迎?!?/div>
《國語辭典》:探陰山(探陰山)  拼音:tàn yīn shān
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敘述少女柳金蟬被無賴李保逼婚不從而死,李欲埋尸時,被書生顏查散發(fā)現,而顏亦被陷害絞死。包拯乃上陰山訪柳鬼魂,得知實情,才平反此一冤案。
《國語辭典》:探親家(探親家)  拼音:tàn qìng jia
戲曲劇目。敘述胡媽媽有一女,名野花,嫁至城中李氏。某日,胡氏攜子前往探親,知野花遭李家虐待。見李母后,言語失和,雙方對罵,繼以相打。也作「探親相罵」。
《國語辭典》:天河配  拼音:tiān hé pèi
戲曲劇目。敘述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
《國語辭典》:填充題(填充題)  拼音:tián chōng tí
一種測驗方式。敘述題目時,將答案欄空出來,由考生將正確答案填入的試題方式。如:「期末考填充題的比例占百分之三十?!?/div>
《國語辭典》:鎖麟囊(鎖麟囊)  拼音:suǒ lín náng
戲曲劇目。敘述登州富戶薛家嫁女薛湘靈,以裝有珠寶的鎖麟囊陪嫁。薛女于雨中偶遇貧女趙守貞,因無嫁妝而感傷,遂慷慨贈囊。后湘靈逃難與家人失散,暫受雇于鄉(xiāng)紳盧勝籌處為褓母。偶為少爺拾球進入珠樓,看見當年贈人的鎖麟囊,百感交集。盧夫人方知褓母即為當日恩人,遂敬如上賓,并協助其全家團圓。
《國語辭典》:他敘式(他敘式)  拼音:tā xù shì
一種小說體裁。以第三者的口吻敘述的方式。相對于自敘式而言。
《漢語大詞典》:格薩爾王傳
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敘述雄獅國王格薩爾的一生。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格薩爾誕生在奇異的環(huán)境中。第二部分描述格薩爾率領軍隊南北征戰(zhàn),降伏妖魔。第三部分描寫格薩爾年老傳位,重返天國。詩中熔鑄了神話、傳統民歌、格言和生動的民間語言。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