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48
詞典
1
分類詞匯
47
共47,分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1
2
3
4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集校
陳牘
佚存
集釋
丙部
壽麻
市冊
納西族
引經據古
影刊
斷編殘簡
伐山語
互訛
保殘守缺
陳攖寧
《漢語大詞典》:
集校
匯集諸家對某一古籍的各種???,斷以己意。如: 郭沫若 著有
《〈管子〉集?!?/span>。
分類:
匯集
諸家
一古
古籍
???/a>
《漢語大詞典》:
陳牘(陳牘)
陳舊的簡牘。指古籍。 清
魏源
《村居雜興呈筠谷從兄》
詩之四:“水流花謝中,何處尋陳牘?”
分類:
陳舊
簡牘
古籍
《漢語大詞典》:
佚存
散失而復得以保存。多指古籍而言。 清 嘉慶 中, 日本 林衡 (號 天瀑山人 )輯有
《佚存叢書》
,所收均為我國散失已久的古籍。 魯迅
《書信集·致李秉中》
:“ 明 人此類小說,佚存在 日本 者聞頗不少也?!?/div>
分類:
散失
失而復得
保存
古籍
《漢語大詞典》:
集釋(集釋)
匯輯諸家對某一古籍的解說,斷以己意。 清
王先謙
《〈莊子集釋〉序》
:“ 郭君 愛翫之不已,因有
《集釋》
之作?!?/div>
分類:
諸家
一古
古籍
解說
《國語辭典》:
丙部
拼音:
bǐng bù
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丙部即子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釋道宗教的學說、小說、技藝、術數等作品。也稱為「子部」、「子書」。
分類:
丙部
中國
古籍
四部
分類
荀勖
群書
《漢語大詞典》:
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
《汲冢書》
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整,以五經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
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眳㈤?span id="xakz4zs" class="book">《
隋書·經籍志一
》。
分類:
中國
書籍
四大
大類
《漢語大詞典》:
壽麻(壽麻)
亦作“ 壽靡 ”。 我國古籍中所記的極遠的西方古國。
《
山海經·大荒西經
》
:“有 壽麻 之國?!?span id="gdo1xcp" class="book">《
呂氏春秋·任數
》:“西服 壽靡 ,北懷 儋耳 ?!?高誘 注:“﹝ 壽靡 ﹞西極之國?!摇嘧鳌椤??!?/div>
分類:
古籍
極遠
西方
方古
古國
《漢語大詞典》:
市冊
指古籍中的坊間刻本。 清
姚鼐
《孫淵如觀察萬卷歸裝圖》
詩:“自興雕版易鈔胥,市冊雖多亂魯魚。”
分類:
古籍
坊間
刻本
《國語辭典》:
納西族(納西族)
拼音:
nà xī zú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參見「么些族」條。
分類:
納西族
少數民族
古籍
人口
《國語辭典》:
引經據古(引經據古)
拼音:
yǐn jīng jù gǔ
引用經典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為依據。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序》:「緬昔作者,如王仲任、應仲遠,引經據古,博辨宏通。」
分類:
引用
古籍
文句
《漢語大詞典》:
影刊
謂先照原書影摹,然后上版開雕。珍貴古籍,為存其本來面目, 清 乾嘉 以后,每用此法復印。
分類:
影摹
然后
珍貴
古籍
《國語辭典》:
斷編殘簡(斷編殘簡)
拼音:
duàn biān cán jiǎn
編,串連簡片的繩子。簡,古代供書寫用的狹長形竹、木片。斷編殘簡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文章。《宋史。卷三一九。歐陽脩傳》:「好古嗜學,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挂沧鳌笖嗪啔埦帯埂ⅰ笟埦帞嗪啞?、「殘章斷簡」。
分類:
殘缺不全
古籍
書寫
《漢語大詞典》:
伐山語(伐山語)
指駢體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 宋
王铚
《王公四六話》
卷上:“四六有伐山語,有伐材語。伐材語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繩削而已;伐山語則搜山開荒,自我取之。伐材,謂熟事也;伐山,謂生事也。生事必對熟事,熟事必對生事。若兩聯皆生事,則傷於奧澁;若兩聯皆熟事,則無工,蓋生事必用熟事對出也?!币嘀笍墓偶姓浀馁Y料或文句。 宋
陳鵠
《
耆舊續(xù)聞
》
卷五:“古人作文,多為伐山語,蓋取諸書句要入之文字中,貴其簡嚴?!?明 楊慎 曾博引舊籍匯成一書,定名為
《藝林伐山》
,即取義于此。
分類:
駢體文
引用
生僻
古籍
摘要
資料
文句
《漢語大詞典》:
互訛(互訛,互譌)
亦作“ 互譌 ”。謂古籍中上下兩句的文字互相訛誤。 清
俞樾
《
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兩句互誤例
》
:“古書有上下兩句平列,而傳寫互誤其字者。
《
詩·江漢
》
篇:‘ 江 漢 浮浮,武夫滔滔?!?王 氏 引之 曰:‘當作“ 江 漢 滔滔,武夫浮浮?!薄瓕懡浾摺咸稀「 舷禄プF。”
《
管子·侈靡
》
“使君親之際同索,屬敬也;使人君不安者,屬察也” 郭沫若 校:“‘察’與‘際’互訛?!?/div>
分類:
古籍
中上
上下
兩句
文字
訛誤
《國語辭典》:
保殘守缺(保殘守缺)
拼音:
bǎo cán shǒu quē
固守舊有的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猶欲保殘守缺,挾恐見破之私意,而無從善服義之公心。」也作「抱殘守缺」、「補殘守缺」。
分類:
保藏
殘缺
今文經學
古籍
文獻
儒生
墨守
殘缺不全
拘執(zhí)
執(zhí)一
一家之言
《漢語大詞典》:
陳攖寧
(1880-1969)道教學者。號圓頓子,安徽懷寧人。少讀古籍醫(yī)書,研老莊道家之學。后歷游九華、武當、嶗山等名山勝跡。三十八歲后常居上海,任仙學院教授,主編道學雜志,曾研讀道藏,寫出部分道藏目錄、索引及道書多種,對中醫(yī)理論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國后,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著有
《黃庭經講義》
、
《孫不二女丹詩注》
、
《靜功療養(yǎng)法》
等。
分類:
道教
教學
學者
古籍
醫(yī)書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