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正對(正對)  拼音:zhèng duì
1.一種對偶。用兩兩相對的詞語反映同類的事物或概念,其意義相同。如張載的〈七哀〉詩:「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為正對,皆言思念故鄉(xiāng)。
2.直接面對。如:「這棟建筑物,正對著公園?!?/div>
《漢語大詞典》:十輩(十輩)
(1).從事同一或同類事務(wù)的前后十人。十,約數(shù)。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吾不用公言,以困 平城 。吾皆已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宋 黃庭堅 《次韻謝黃老送墨竹十二韻》:“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輩?!?br />(2).指同類的十物。 宋 楊萬里 《謝唐德明惠筍》詩:“高人愛筍如愛玉,忍口不餐要添竹。云何又遣十輩來,昏花兩眼為渠開。”
《漢語大詞典》:得朋
獲得同類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王弼 注:“西南致養(yǎng)之地,與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孔穎達(dá) 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陰也,今以陰詣陰,乃得朋,俱是陰類,不獲吉也?!?span id="cffzsiv" class="book">《后漢書·朱暉傳論》:“ 穆 徒以友分少全,因絶同志之求;黨俠生敝,而忘得朋之義。” 北周 庾信 《北園射堂新成》詩:“擇賢方知此,傳巵喜得朋?!?宋 劉克莊 《挽方孚若寺丞》詩:“詩里得朋卿與我,酒邊爭霸也無人?!?/div>
《國語辭典》:物類(物類)  拼音:wù lèi
1.萬物的總稱?!盾髯印駥W(xué)》:「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文選。宋玉。高唐賦》:「惟高唐之大體兮,殊無物類之可儀比?!?br />2.物品。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喝國》:「土地所產(chǎn),物類尤多。水陸諸華,難以備舉?!?/div>
《漢語大詞典》:引類(引類)
援引同類。《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唐 韓愈 《送??靶颉?/a>:“以明經(jīng)舉者,誦數(shù)十萬言,又約通大義,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jīng)者,又?jǐn)?shù)十萬言,其為業(yè)也勤矣?!?明 張居正 《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然后呼朋引類,借勢乘權(quán),恣其所欲為。”
分類:援引同類
《國語辭典》:重臺(重臺)  拼音:chóng tái
1.復(fù)瓣的花。唐。韓偓妒媒〉詩:「好鳥豈勞兼比翼,異華何必更重臺?」
2.奴婢的奴婢。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重臺》:「凡婢役于婢者,俗謂之重臺?!?/div>
《漢語大詞典》:人流
(1).指有某種社會地位的同類人。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流業(yè):“蓋人流之業(yè),十有二焉?!?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后娶:“ 河 北鄙於側(cè)出,不預(yù)人流。是以必須重娶?!?王利器 集解:“人流之流,與士流,學(xué)流、文流,某家者流之流義同?!?唐 張鷟 游仙窟:“豈敢在外談?wù)h,妄事加諸?忝預(yù)人流,寧容如此!”
(2).謂評論人物。三國志·蜀志·龐統(tǒng)傳論:“ 龐統(tǒng) 雅好人流?!?盧弼 集解:“人流,猶人倫也,謂流敘人物也?!?br />(3).連續(xù)不斷的人群。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三章三:“他扭頭看后面那長長的人流?!?br />(4).人工流產(chǎn)的省稱。
《漢語大詞典》:絕類(絶類)
1.超出同類。 漢 王逸 《荔支賦》:“卓絶類而無儔,超眾果而獨貴。” 宋 蘇軾 《祭陳令舉文》:“ 令舉 之賢,何為而不立,何立而不遂,使少見其毫末,而出其餘棄,必有驚世而絶類者矣?!?br />2.滅絕其種類。后漢書·劉平傳:“ 平 弟 仲 為賊所殺…… 仲 遺腹女始一歲, 平 抱 仲 女而棄其子。母欲還取之, 平 不聽,曰:‘力不能兩活, 仲 不可以絶類?!烊ゲ活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北史·源賀傳》:“竊惟先朝制律之意,以不同謀,非絶類之罪,故特垂不死之詔?!?br />3.非常相似。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不知其天才清妙,絶類 太白 ,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處。”
《國語辭典》:譜系(譜系)  拼音:pǔ xì
載有世族系統(tǒng)、源流紀(jì)錄的族譜。
《國語辭典》:事類(事類)  拼音:shì lèi
1.同類的事。漢。王充《論衡。實知》:「放象事類以見禍,推原往驗以處來?!埂逗鬂h書。卷四六。陳寵傳》:「寵為昱撰辭訟比七卷,決事科條,皆以事類相從?!?br />2.文章中引用古事例典故以類比事理。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div>
《漢語大詞典》:嘯侶(嘯侶)
呼叫同類;召喚同伴。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爾迺眾靈雜遝,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詩之四:“霜禽各嘯侶,吾亦愛吾曹。” 唐 劉禹錫 《洗心亭記》:“嘯侶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虛,萬景坌來?!?/div>
《漢語大詞典》:疇人(疇人)
(1).古代天文歷算之學(xué),有專人執(zhí)掌,父子世代相傳為業(yè),稱為“疇人”。亦指精通天文歷算的學(xué)者。史記·歷書:“ 幽 厲 之后, 周 室微,陪臣執(zhí)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家業(yè)世世相傳為疇?!?唐 張說 《集賢院賀太陽不虧表并答制》:“彼日而蝕,詩人所丑,應(yīng)虧不變,轉(zhuǎn)異為臧,未知天意降休,將或疇人未洽?”清史稿·時憲志一:“西人 湯若望 ,與 徐光啟 共譯新法者也,以四十二事證西人之密, 中 術(shù)之疏,疇人子弟翕然信之?!?br />(2).同類的人。一般指同行或同僚。 漢 王粲 《七釋》:“ 邯鄲 才女,三 齊 巧士,名唱秘舞,承閑并理,七盤陳于廣庭,疇人儼其齊俟?!?晉 束晰 《補亡詩》序:“ 晳 與司業(yè)疇人,肄脩鄉(xiāng)飲之禮,然所詠之詩,或有義無辭,音樂取節(jié),闕而不備。” 宋 王安石 《賀正表》之三:“瞻云紛鬱,想朝露以載欣;愒日舒長,與疇人而胥樂。” 清 吳偉業(yè) 《高涼司馬行》:“ 高涼 司馬人中龍,眼看變化疇人中。”
(3).猶農(nóng)人。 唐 李邕 《葉有道碑序》:“考疇人之疆畝,訊家童之作業(yè),皆儉以遵約,安能維始。”
《漢語大詞典》:殊倫(殊倫)
(1).不同類。 晉 左思 《詠史》之六:“雖無壯士節(jié),與世亦殊倫?!?唐 李白 《嘲魯儒》詩:“君非 叔孫通 ,與我本殊倫?!?br />(2).指出類拔萃。 唐 杜甫 《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異才應(yīng)間出,爽氣必殊倫?!?/div>
《國語辭典》:茅茹  拼音:máo rú
茅,白茅。茅茹比喻互相引薦?!兑捉?jīng)。泰卦》:「拔茅茹以其匯。」三國魏。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div>
《漢語大詞典》:遺類(遺類)
(1).指殘存者。史記·高祖本紀(jì):“ 項羽 嘗攻 襄城 , 襄城 無遺類,皆阬之,諸所過無不殘滅?!?span id="sgwnix4" class="book">《北史·隋紀(jì)下·煬帝》:“百姓求捕之,網(wǎng)羅被水陸,禽獸有堪氅毦之用者,殆無遺類?!?宋 曾鞏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閑慢曹局或近京一便郡狀》:“臣既到任,屬所部之內(nèi),寇孽遺類,往往尚聚山谷,居人未寧,遠(yuǎn)近疑駭?!?清 唐甄 潛書·遠(yuǎn)諫:“父子兄弟,死亡無遺類。”
(2).謂留下其同類。左傳·哀公十一年:“使醫(yī)除疾,而曰‘必遺類焉’者,未之有也?!?br />(3).謂失其倫類,違反常理。莊子·徐無鬼:“ 莊子 曰:‘ 齊 人蹢子于 宋 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鐘也以束縛;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遺類矣!’” 郭象 注:“唐,失也。失亡其子而不能遠(yuǎn)索,遺其氣類?!?陸德明 釋文:“遺,亡也。亡其種類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