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臺吉(臺吉)
舊時(shí) 蒙古 王公的爵位名號。后亦用作軍銜和行政區(qū)長官的稱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記辛亥敗兵事:“ 噶 ( 噶爾丹策零 )少年聰黠……諸臺吉樂為之用?!?br />古時(shí) 蒙古 貴族的稱號。源出漢語“太子”。 成吉思汗 時(shí)只用于皇子,后來漸成為 成吉思汗 后裔的通稱。 清 朝沿用其名作為封爵之一,在王、貝勒、貝子、公之下,分四等,以封贈(zèng) 蒙古 及西北邊疆某些民族的貴族首領(lǐng)。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一:“一二等臺吉,許以一子襲職外,餘子概為四品。”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至于 蒙古 ,戈壁曼延……即不得不張幕而處,其王與臺吉輩,雖有寢室,而不可遍及烝民?!?/div>
《漢語大詞典》:遺苗(遺苗)
猶后裔。 漢 蔡邕 《和熹鄧后謚》:“追世祖功臣國士,或有繼絶,封爵遺苗,以封其祀?!?元 姚燧 《耶律鈞贈(zèng)官制》:“丞相從兄,宗承 遼 室之遺苗?!?清 厲鶚 《步馀杭溪上謁凌將軍廟》詩:“欲覓遺苗何處是,草間部伍尚名亭?!?/div>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遺胄(遺胄)
子孫;后裔。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陳司空書》:“武皇遺胄,皆陷虜庭,乞命偷生,何能支久?!?宋 葉適 《祭呂太史文》:“暢群儒之異旨,續(xù)先民之遺胄?!?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滿 人既不可欺,富貴既不可復(fù),而反使 炎 黃 遺胄,受其蒙蔽,而緩於自立之圖。”
分類:子孫后裔
《漢語大詞典》:遺宗(遺宗)
后裔;后代。 五代 梁末帝 《命錢鏐進(jìn)取海南劉巖勅》:“妄稱 漢 室遺宗,欲繼 尉佗 丑跡?!?金 元好問 《五月十二日座主閑閑公諱日作》詩:“故壘至今埋恨骨,遺宗何力起新阡?!?/div>
分類:后裔后代
《漢語大詞典》:胤胄
后裔。 南朝 梁 沈約 《奏彈王源》:“ 吳郡 滿璋之 ,相承云是 高平 舊族, 寵 奮 胤胄?!?唐 韓愈 《送靈師》詩:“ 靈師 皇甫 姓,胤胄本蟬聯(lián)?!?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且今之握圖籍、操政柄者,豈猶是 白 項(xiàng) 之胤胄乎?”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二王后(二王後)
指古代新朝建立后前兩朝王族受封的后裔。詩·周頌·振鷺序:“二王之后來助祭也?!?鄭玄 箋:“二王, 夏 殷 也;其后, 杞 也, 宋 也。”《漢書·王莽傳上》:“博采二王后及 周公 、 孔子 世列侯在 長安 者適子女。”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詩:“二王后,彼何人? 介公 、 酅公 為國賓, 周武 、 隋文 之子孫?!?span id="vvd49zh" class="book">《樂府詩集·新樂府辭八·二王后》題解:“禮記·郊特牲曰:‘禮二王之后,尊賢不過二代?!?杜佑 曰:‘不臣二王后者,尊也?!?隋 封 后周 靖帝 為 介國公 ,唐封 隋 帝為 酅國公 以為二王后。”
《漢語大詞典》:遺萌(遺萌)
(1).猶后裔。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南宮侯張敖》:“堂堂 張敖 , 耳 之遺萌?!?br />(2).猶遺氓。晉書·懷帝愍帝紀(jì)論:“喋喋遺萌,茍存其主,譬彼詩人,愛其棠樹?!眳⒁姟?遺氓 ”。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遺氓(遺氓)
亦作“ 遺甿 ”。
(1).指前朝之民。《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詩》:“ 周南 悲昔老,留滯感遺氓?!?李善 注:“漢書曰:天子始建 漢 家之封,而 太史公 留滯 周南 ,不得與從事?!?br />(2).指劫后殘馀的人民。宋書·武帝紀(jì)中:“ 永嘉 不競,四夷擅華,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懷沒世之憤,遺氓有匪風(fēng)之思?!?唐 杜甫 《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詩:“此行收遺甿,風(fēng)俗方再造?!?span id="pzfcm46" class="book">《新唐書·王及善傳》:“ 隋氏 失御,豪俊共救其亂,宜撫納遺甿而保全之,觀時(shí)變,待真主?!?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遺氓豈尚種桑麻,殘?zhí)斎缏劚3枪!?br />(3).遺裔;后人。 唐 沈佺期 《度安海入龍編》詩:“ 尉佗 曾馭國, 翁仲 久游泉。邑屋遺甿在,魚鹽舊產(chǎn)傳?!?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豈可使 稷下 遺氓,頓隔陪封之禮; 淹中 故老,獨(dú)奏告成之儀。”
《漢語大詞典》:末胄
子孫;后裔。 漢 劉向 《九嘆·逢紛》:“伊 伯庸 之末胄兮,諒皇直之 屈原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天開之祚,末胄稱王?!?清 龔自珍 《武顯將軍福建海壇鎮(zhèn)總兵官丁公神道碑銘》:“ 丁 氏出自 齊太公 之孫 丁公 ,世霸 營邱 ,末胄播遷,入本朝,家於 江 南之 通州 ?!?/div>
分類:子孫后裔
《漢語大詞典》:遠(yuǎn)胄(遠(yuǎn)胄)
指帝王或貴族的后裔。魏書·禮志二:“其旁枝遠(yuǎn)胄,豈得同四廟之親哉?”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 帝唐 遠(yuǎn)胄, 御龍 遙緒。”
《漢語大詞典》:遐嗣
后裔;遠(yuǎn)裔。《隋書·樂志上》:“駿奔伊在,慶覃遐嗣?!?/div>
《漢語大詞典》:余胤(餘胤)
后裔。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五:“ 李德裕 平泉 山居,戒子孫云:‘吾百年之后,為權(quán)勢所奪,則以先人所命,泣而告之,此吾志也?!蠼?jīng)世變,餘胤竟不能守,花卉蕪絶,怪石名品,俱為 洛 城有力取去?!?/div>
分類:后裔
《國語辭典》:苗族  拼音:miáo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相傳為三苗的后裔。分布于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廣東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三種大方言。部分地區(qū)使用侗語或瑤語,大多兼通漢語,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部分從事林業(yè)。其社會(huì)組織是小家庭,多為一夫一妻制,婦女婚后多有「不落夫家」之俗,居屋常見「吊腳樓」形式。婦女擅長刺繡、蠟染,喜愛歌舞。過去信奉多神,崇拜祖先?,F(xiàn)在也有少數(shù)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稱為「苗民」、「苗人」。
《漢語大詞典》:余苗(餘苗)
(1).猶后裔。 唐 駱賓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諾沒弄楊虔柳露布》:“逆賊 蒙僉 和舍 等,浮竹遺種,沈木餘苗?!?明 沈自徵 《霸亭秋》:“拜你箇 舜帝 餘苗,拜你箇 楚 將遺驍,拜你箇力拔山搖,拜你箇叱咤風(fēng)飈?!?br />(2).各種禾苗。 元 楊維楨 《和盧養(yǎng)元書事》:“ 漳水 有時(shí)生小草, 洞庭 無地種餘苗?!?/div>
分類:后裔禾苗
《漢語大詞典》:血胄
后裔。 黃公 《大魂篇》:“有覥面目,遂忘所生,以高貴神明血胄,乃下儕於 猶太 、 三韓 之列。”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嫡脈
指一脈相傳的后裔。 茅盾 《手的故事》二:“從前那位‘鄉(xiāng)試中式’的太老太爺名下的嫡脈確有一支寄寓在 T埠 ?!?茅盾 《手的故事》六:“你們想,要真是 張六房 的嫡脈,哪里會(huì)討媳婦不看個(gè)門當(dāng)戶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