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骍角(騂角)
語本《論語·雍也》:“子謂 仲弓 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何晏 集解:“犂,雜文。騂,赤也。角者,角周正。中犧牲,雖欲以其所生犂而不用,寧肯舍之乎?言父雖不善,不害於子之美。”后因以“騂角”表示后裔俊拔遠勝前輩。 唐 劉知幾 史通·序傳:“近古人倫,喜稱閥閲。其蓽門寒族,百代無聞,而騂角挺生,一朝暴貴,無不追述本系,忘承先哲?!?宋 邵雍 《不可知吟》:“犂牛生騂角,老蚌產(chǎn)明珠?!?章炳麟 《信史上》:“ 仲弓 者, 冉氏 也。方以犂牛之子,多其騂角,此不為 冉閔 養(yǎng)于 石氏 發(fā)乎!”
《漢語大詞典》:枝派
(1).分支;流派。晉書·桓溫傳:“況辰極既迴,眾星斯仰,本源既運,枝派自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br />(2).派生;衍變。 唐 白居易 《蘇州南禪院〈白氏文集記〉》:“其間根源五常,枝派六義,恢王教而弘佛道者,多則多矣?!?宋 無名氏 《〈小畜外集〉序》:“至公特起,力振斯文,根源於六經(jīng),枝派於百氏?!?br />(3).指支族,后裔。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詩:“與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賢冠史籍,枝派羅源津?!?span id="oa4ce4m" class="book">《資治通鑒·后唐莊宗同光二年》:“ 豆盧革 、 韋説 嘗問之曰:‘ 汾陽王 本 太原 人,徙 華陰 ,公世家 鴈門 ,豈其枝派邪?’”
《漢語大詞典》:遺嗣(遺嗣)
指死后留下的子孫。亦泛指后裔;后代。 漢 鄒陽 《上書吳王》:“臣恐 周 鼎復起於 漢 ,新垣過計於朝,則我 吳 遺嗣,不可期於世矣?!?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墓志銘》:“父 悅 ,再牧 荊 河 ,威風千里,而身遭禍機,遂為 季布 所哭,獲存遺嗣,實賴 程嬰 之忠?!?span id="q8c68m6" class="book">《明史·外國傳二·安南》:“今有遺嗣 暠 ,潛身 老撾 二十年,本國人民不忘先王遺澤,已訪得之。”
《漢語大詞典》:英胄
俊秀的后裔。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 李參軍 白云英胄,紫氣仙人?!?/div>
分類:俊秀后裔
《國語辭典》:哥舒翰  拼音:gē shū hàn
人名。唐代西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生卒年不詳。因破吐番有功,被封為西平郡王。后降安祿山,被殺。
《國語辭典》:昆裔  拼音:kūn yì
后嗣,后代子孫?!秶Z。晉語二》:「天降禍于晉國,讒言繁興,延及寡君之紹續(xù)昆裔?!?/div>
分類:后裔后代
《漢語大詞典》:七穆
指 春秋 鄭穆公 后裔 子展 、 子西 、 子產(chǎn) 、 伯有 、 子太叔 、 子石 、 伯石 ,是掌握 鄭國 政權(quán)的世卿。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 鄭 七 穆 , 罕氏 其后亡者也。 子展 儉而壹?!?杜預 注:“ 鄭穆公 十一子, 子然 、二 子孔 三族已亡, 子羽 不為卿,故唯言七 穆 ?!?陸德明 釋文:“ 鄭 七 穆 ,謂 子展 公孫舍之 , 罕氏 也; 子西 公孫夏 , 駟氏 也; 子產(chǎn) 公孫僑 , 國氏 也; 伯有 良霄 , 良氏 也; 子大叔 游吉 , 游氏 也; 子石 公孫段 , 豐氏 也; 伯石 印段 , 印氏 也?!?span id="emkwg40" class="book">《新唐書·武平一傳》:“ 日用 曰:‘ 魯 三 桓 、 鄭 七 穆 奈何?’答曰:‘ 慶父 、 叔牙 、 季友 、 桓 三子也…… 鄭穆公 十一子, 子然 及二 子孔 三族亡, 子羽 不為卿,故稱 七穆 : 子罕 、 子駟 、 子良 、 子國 、 子游 、 子印 、 子豐 也?!蛔@服?!?清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魯 之三 桓 , 鄭 之七 穆 , 楚 之 屈 、 景 ……世執(zhí)政權(quán)。”
《漢語大詞典》:遺脈(遺脈)
后代,后裔。 馬識途 《〈夜譚十記〉前記》:“嗟我小子, 炎 黃 遺脈,生不逢辰,命途坎坷。”
分類:后代后裔
《漢語大詞典》:枝孫(枝孫)
支庶后裔。新唐書·玄宗紀:“ 元皇帝 以上三祖枝孫失官者授五品京官,皇祖妣家子孫在選者甄擇之?!?/div>
分類:后裔
《漢語大詞典》:覺羅(覺羅)
(1). 清 室宗族人的稱號。《清會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職掌》:“ 顯祖 宣皇帝 本支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為 覺羅 ?!贝藶楣?覺羅 。《冷眼觀》第十二回:“僕鑲黃世胄, 長白 名家,為 覺羅氏 之子孫。”
(2). 宋 徽 欽 二宗后裔,居于 三姓 (今 黑龍江 依蘭 )等處, 清 初編入八旗者,亦稱 覺羅 ,為民 覺羅 。此 覺羅 譯言為 趙氏 。
《漢語大詞典》:系胄
子孫后裔。 宋 陳鵠 耆舊續(xù)聞卷四:“挾 旦奭 之謀謨,襲 韋 平 之系胄?!?明 劉基 《獨冷先生傳》:“或曰先生姓 張 氏,蓋 子房 之系胄。”
分類:子孫后裔
《漢語大詞典》:寶胄(寶胄)
(1).指帝位。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帝哀策文》:“若水傳帝,熏風御民,重光所集,世載於 陳 ,赫矣 高祖 ,悠哉上旻,蟬聯(lián)寶胄,暉煥郊禋。” 吳兆宜 注:“ 梁 沈約 曰:爵位蟬聯(lián)。”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 高祖 太武帝 ,虹星湛色,開寶胄於金壺;蛟電凝陰,發(fā)皇明於石紐?!?br />(2).對人后裔的美稱。 唐 玄宗 《送張說巡邊》詩:“命將綏邊服,雄圖出廟堂。三臺入武帳,八座起文昌。寶胄匡 韓 主,華宗輔 漢 王?!?/div>
《國語辭典》:支謙(支謙)  拼音:zhī qiān
人名。一名越,字恭明,生卒年不詳。為月氏后裔。后避亂至吳,孫權(quán)拜為博士。其人細長瘦黑,博通經(jīng)典,譯經(jīng)三十六部,為著名的佛經(jīng)翻譯家。
《國語辭典》:黃祚(黃祚)  拼音:huáng zuò
黃帝的后裔。晉。程本《子華子。卷上。晏子》:「黃祚衍于天下,于今未忘也?!?/div>
《國語辭典》:張?zhí)鞄煟◤執(zhí)鞄煟 ?span id="oia8u80" class='label'>拼音:zhāng tiān shī
1.東漢五斗米道,正一道的創(chuàng)教人張道陵的別號。參見「張道陵」條。
2.東漢張道陵的裔孫受元世祖之封,世代以天師為名號,故稱。明太祖改封為真人,秩二品。至清高宗,授秩五品而革真人封號,但世人猶稱之為「張?zhí)鞄煛埂O鄠髂苡梅浞椒ń捣砟?,并以箓號授弟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