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15,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四體
王言
啟沃
賜書
賢王
華袞
召見
王人
王臣
補(bǔ)闕
貫日
宮人
丹雘
公族
朝見
《國語辭典》:四體(四體)  拼音:sì tǐ
1.手足四肢。晉。陶淵明〈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詩:「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9937' target='_blank'>蘇軾 〈教戰(zhàn)守策〉:「步趨動作,使其四體狃于寒暑之變?!?br />2.比喻兄弟或國君的輔佐大臣?!秲x禮。喪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體也?!埂蹲髠?。襄公三十年》:「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也。」
3.古文、篆、隸、草四種書體。參見「四體書」條。
《漢語大詞典》:王言
(1).君王的言語、詔誥。《書·咸有一德》:“大哉王言?!?span id="z0t3dkj" class="book">《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舊唐書·韓愈韋辭等傳論:“如俾之詠歌辛載,黼藻王言,足以平揖古賢,氣吞時輩?!?span id="nxuvjt4" class="book">《醒世恒言·佛印師四調(diào)琴娘》:“常言道:王言如天語,違背圣旨,罪該萬死?!?br />(2).指制誥之職。 唐 白居易 《舉人自代狀》:“文可以掌王言,學(xué)可以待顧問?!?span id="6eoebn5" class="book">《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 獨孤遐叔 累掌絲綸,王言無忝,訪之輿望,僉謂通材?!?/div>
《國語辭典》:啟沃(啟沃)  拼音:qǐ wò
1.啟,開啟;沃,灌沃。語本《書經(jīng)。說命上》:「啟乃心,沃朕心。」后以「啟沃」指竭誠開導(dǎo),輔佐君王?!读簳>砣?。武帝本紀(jì)下》:「凡爾在朝,咸思匡救,獻(xiàn)替可否,用相啟沃?!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策林三。三十八君不行臣事〉:「君之心膂,待宰相而啟沃。」
2.啟發(fā)灌注。如:「同學(xué)經(jīng)過導(dǎo)師的啟沃,思想漸漸地成熟了?!?/div>
《漢語大詞典》:賜書(賜書)
(1).稱人來信的敬辭。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曩者辱賜書,教以順於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宋 王安石 《答馬太傅啟》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賜書?!?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九)》:“記得一年或兩年之前,蒙你賜書,指摘我在《阿Q正傳》中寫捉拿一個無聊的 阿Q 而用機(jī)關(guān)槍,是太遠(yuǎn)于事理?!?br />(2).指皇帝給臣下寫信。 宋 王安石 《贈司空兼侍中文元賈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賜書寵慰,從之。”明史·常遇春傳:“ 天瑞 力盡乃降, 遇春 果不殺。 太祖 大喜,賜書褒勉。”
(3).君王賜給的書籍。漢書·敘傳上:“ 彪 字 叔皮 ,幼與從兄 嗣 共游學(xué),家有賜書,內(nèi)足於財?!?北周 庾信 《小園賦》:“門有通德,家承賜書?!?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家有賜書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舊宅,宅今已三易主,書存亡未可知?!?/div>
《漢語大詞典》:賢王(賢王)
(1).有德行的君王。孟子·盡心上:“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span id="4rfppcc" class="book">《新唐書·陸贄傳》:“ 周宣 中興賢王也, 吉甫 文武賢臣也?!?span id="dwtq1fp" class="book">《東周列國志》第六九回:“吾聞 成湯 身長九尺,而作賢王?!?span id="dbherbl" class="book">《清史稿·后妃傳論》:“及 文宗 未造, 孝貞 、 孝欽 兩皇后躬收政柄,內(nèi)有賢王,外有名將相,削平大難,宏贊中興?!?br />(2). 匈奴 貴族的封號。有左賢王、右賢王。共同襄助大單于處理國事。史記·匈奴列傳:“置左右賢王?!?唐 李白 《出自薊北門行》:“揮刃斬 樓蘭 ,彎弓射賢王?!?明 夏完淳 《大哀賦》:“降將云帆北渡,賢王寶馬東征?!?/div>
《漢語大詞典》:華袞(華袞)
(1).古代王公貴族的多采的禮服。常用以表示極高的榮寵。 晉 范寧 《〈春秋穀梁傳〉序》:“一字之褒,寵踰華袞之贈?!?宋 王禹偁 《五哀詩》之一:“毀譽(yù)兩無私,華袞間蕭斧?!?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guān)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先生遂身衣學(xué)術(shù)的華袞,粹然成為儒宗,執(zhí)贄愿為弟子者綦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已從華袞補(bǔ)日月,況執(zhí)彤管排風(fēng)云?!?br />(2).詩·大雅·烝民:“袞職有闕,維 仲山甫 補(bǔ)之?!?孔穎達(dá) 疏:“舉袞以表君也?!焙笠浴叭A袞”指君王。
《國語辭典》:召見(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級的人要下級的人前來會見?!稇?zhàn)國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見,與語,大說之,拜為客卿?!?jié)h。孔融薦禰衡疏〉:「陛下篤慎,取士必須效試,乞令衡以褐衣召見?!?/div>
《國語辭典》:王人  拼音:wáng rén
天子的使臣。宋。楊萬里 初入淮河四絕句四首之四:「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
《漢語大詞典》:王臣
(1).志匡王室之臣。易·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王弼 注:“執(zhí)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span id="rfp61tz" class="book">《晉書·熊遠(yuǎn)傳》:“卿在朝正色,不茹柔吐剛,忠亮至到??芍^王臣也?!?唐 韓愈 《爭臣論》:“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jìn)之患生,曠官之刺興?!?br />(2).君王的臣民。《詩·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唐 杜甫 《雜感》詩之三:“不過行儉德,盜賊本王臣。” 宋 胡宿 《正陽門賦》:“秋毫皆出帝力,率土莫非王臣。” 清 黃遵憲 《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詩:“普天同王臣,咸愿修矛戟?!?/div>
《國語辭典》:補(bǔ)闕(補(bǔ)闕)  拼音:bǔ quē
1.填補(bǔ)缺漏,匡正錯失。《晉書。卷三六。張華傳》:「華遂盡忠匡輔,彌縫補(bǔ)闕,雖當(dāng)闇主虐后之朝,而海內(nèi)晏然,華之功也?!?br />2.職官名。唐置,掌諫諷和舉薦。其中左補(bǔ)闕屬門下省,右補(bǔ)闕屬中書省。
《國語辭典》:貫日(貫日)  拼音:guàn rì
1.積日、累日。《荀子。王霸》:「若夫貫日而治詳,一日而曲列之?!?br />2.穿過太陽。形容人氣魄浩大。《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div>
《國語辭典》:宮人(宮人)  拼音:gōng rén
1.宮女的通稱。《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正遇郭汜兵到,亂箭齊發(fā),射死宮人不計其數(shù)?!?br />2.職官名。周朝時掌理君王沐浴等事的官吏。
《國語辭典》:丹雘  拼音:dān huò
油漆所用的顏料?!稌?jīng)。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斲,惟其涂丹雘?!埂段倪x。顏延之。和謝監(jiān)靈運詩》:「雖慚丹雘施,未謂玄素睽?!?/div>
《國語辭典》:公族  拼音:gōng zú
1.諸侯的同族?!段倪x。曹囧。六代論》:「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蔭?!?br />2.復(fù)姓。如漢代有公族進(jìn)階。
《國語辭典》:朝見(朝見)  拼音:cháo jiàn
臣子上朝覲見君主?!妒酚?。卷六。秦始皇本紀(jì)》:「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盖f尚志著于十一日便殿朝見,特賜禁中乘馬?!挂沧鳌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