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9詞典 2分類詞匯 47
《國語辭典》:告發(fā)(告發(fā))  拼音:gào fā
檢舉揭發(fā)。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若是被告發(fā)、被擒拿,怕不要償命。」
《漢語大詞典》:面別
當(dāng)面告別。 宋 蘇軾 《與王敏仲書》之十六:“故覼縷此紙,以代面別爾?!?元 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相公還有分付,説秀才去的遲,便等相公回來,與你面別。” 清 李漁 《憐香伴·拷婢》:“莫説不能勾面別,就是書也不曾寄得一封?!?/div>
《國語辭典》:揮別(揮別)  拼音:huī bié
揮手告別。如:「他隔著車窗,向月臺(tái)上送行的親友揮別?!?/div>
分類:揮手告別
《漢語大詞典》:揮袖(揮袖)
(1).揮動(dòng)衣袖。奮起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五:“寄顏云霄間,揮袖凌虛翔?!?晉 左思 《吳都賦》:“揮袖風(fēng)飄,而紅塵晝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濘?!?br />(2).猶揮手。表示告別。 唐 鄭谷 《闕下春日》詩:“ 秦 楚 年年有離別,揚(yáng)鞭揮袖 灞陵橋 ?!?/div>
《漢語大詞典》:臨訣(臨訣)
(1).謂瞻仰遺容,最后告別。晉書·阮籍傳:“性至孝,母終……乃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后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hào),因又吐血數(shù)升。”
(2).猶臨終,臨死。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崇韜 臨訣,白曰:即臣等平 蜀 ,陛下?lián)駧浺允?西川 ,無如 孟知祥 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呂無病:“無何, 許 病卒。臨訣,囑 孫 曰: 無病 最愛兒,即令子之可也?!?/div>
《漢語大詞典》:作辭(作辭)
(1).謂稱美其言辭。禮記·哀公問:“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dòng)則民作則?!?鄭玄 注:“則,法也。民者,化君者也。君子言雖過,民猶稱其辭?!?br />(2).如辭,告別。紅樓夢第六十回:“ 賈環(huán) 見了,也只得向坑上拾了,揣在懷內(nèi),方作辭而去?!?/div>
《漢語大詞典》:倚裝(倚裝)
靠在行裝上,謂整裝待發(fā)。多用于告別信柬中。 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 杭 行倚裝,不及走送,惟神相契,匪以形跡,想能恕原?!?鄒韜奮 《抗戰(zhàn)以來》六二:“ 鄒韜奮 倚裝敬啟?!?/div>
分類:行裝告別
《漢語大詞典》:引別
告別,分別。例如:引別東去。——·李朝威《柳毅傳》
分類:告別分別
《國語辭典》:謝別(謝別)  拼音:xiè bié
辭別,告別?!度龂萘x》第一回:「玄德謝別二客,便命良匠打造雙股劍。」
分類:告別辭別
《國語辭典》:辭靈(辭靈)  拼音:cí líng
出殯之前,親族賓友向靈柩行告別禮的儀式。
《漢語大詞典》:持別
執(zhí)手告別。 唐 韋瓘 《周秦行紀(jì)》:“余為左右送入 昭君院 ,會(huì)將旦,侍人告起。 昭君 垂泣持別。”
《漢語大詞典》:晤別
見面告別。 何其芳 《畫夢錄·墓》:“誰曾夢過一不相識(shí)的情侶來晤別,在她遠(yuǎn)嫁的前夕?”
《漢語大詞典》:馮尸(馮尸)
古代喪殮中的遺體告別儀式。禮記·喪大記:“凡馮尸者,父母先,妻子后。君於臣撫之,父母於子執(zhí)之,子於父母馮之,婦於舅姑奉之,舅姑於父撫之,妻於夫拘之,夫於妻、於昆弟執(zhí)之?!?鄭玄 注:“馮謂扶持服膺?!?孔穎達(dá) 疏:“尊者則馮、奉,卑者則撫、執(zhí)?!?陳澔 集說:“馮之者,身俯而馮之。”儀禮·士喪禮:“卒斂徹帷,主人西面馮尸,踴無筭,主婦東面馮亦如之?!?/div>
《漢語大詞典》:吻別
以接吻告別。《花城》1981年第6期:“﹝她﹞親熱地和我吻別?!?/div>
分類:接吻告別
《國語辭典》:給我記住(給我記?。 ?span id="y3tybhn" class='label'>拼音:gěi wǒ jì zhù
因有過節(jié),警告別人的用語。如:「好!今天的事,你給我記??!君子報(bào)仇十年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