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庶幾成康
 
成康之治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周康王


《詩·周頌·執(zhí)競》
不顯 成 康 ,上帝是皇。

簡釋

成康:周成王 與 周康王 的并稱。史稱其時天下安寧,刑措不用,故用以稱至治之世。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春秋左傳·宣公三年》
昔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例句

州當定鼎處,人去偃戈年。 李頻 送姚郜先輩赴汝州辟

秦后徒聞樂,周王恥卜年。 王維 奉和圣制慶玄元皇帝玉像之作應(yīng)制

雄都定鼎地,勢據(jù)萬國尊。 韋應(yīng)物 登高望洛城作

名因定鼎地,門對鑿龍山。 韋應(yīng)物 賦得鼎門送盧耿赴任

典故
問周鼎
 
窮神奸
 
察神奸
  
鑄古鼎
 
鼎鑄神奸
 
洛鼎無虧誰敢問
 
送者問鼎
 
問鼎語
 
象物知神奸
 
象物知奸
  
夏鼎象物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楚子
 
王孫滿


《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一〈宣公·傳三年〉~367~
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雒。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xié)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于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于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晉·杜預(yù)注:「示欲偪周取天下。」

例句

沈吟問鼎語,但見東波流。 李群玉 登章華樓

長懷問鼎氣,夙負拔山雄。 李隆基 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并序)

封疆恢霸道,問鼎競雄圖。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并序)

余聞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韓愈 謝自然詩

典故  
剪圭
 
一葉桐
 
成王剪桐
  
相關(guān)人物
叔虞
 
周成王


《呂氏春秋·覽部》卷十八〈審應(yīng)覽·重言〉~56~
成王與唐叔虞燕居,援梧葉以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皇逵菹玻愿嬷芄?。周公以請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與虞戲也。』周公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晉。周公旦可謂善說矣,一稱而令成王益重言,明愛弟之義,有輔王室之固。
《史記》卷三十九〈晉世家〉~635~
晉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渫醣?,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立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耳?!故坟唬骸柑熳訜o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褂谑撬旆馐逵萦谔啤L圃诤?、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

例句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剪桐。 李世民 過舊宅二首之二

盤石圭多剪,兇門轂少推。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玉樹陰初正,桐圭影未斜。 虞世南 奉和詠日午

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

典故
分陜

相關(guān)人物
周公
 
周成王


《春秋公羊傳注疏》卷三〈隱公·隱公五年〉~34~
九月??贾僮又畬m??紝m者何。考。猶入室也。始祭仲子也?;肝淳t曷為祭仲子。隱為桓立。故為桓祭其母也。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初獻六羽。初者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獻六羽何以書。譏。何譏爾。譏始僭諸公也。六羽之為僭奈何。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后稱公。其馀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陜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nèi)。始僭諸公。昉于此乎。前此矣。前此。則曷為始乎此。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漢·何休注:「陜者,蓋今弘農(nóng)陜縣是也?!?/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十二〈陶潛二·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20~2~
君諱嘉。字萬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稱。仕吳司馬。祖父揖。元康中為廬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陽縣。子孫家焉。遂為縣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馬長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閨門孝友。人無能閒。鄉(xiāng)閭稱之。沖默有遠量。弱冠儔類咸敬之。同郡郭遜。以清操知名。時在君右。常嘆君溫雅平曠。自以為不及。遜從弟立。亦有才志。與君同時齊譽。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聲流京邑。太尉潁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陜之重。鎮(zhèn)武昌。并領(lǐng)江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君陳
 
周成王


《尚書·周書·君陳》
「周公既沒,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古f題漢·孔安國傳:「成王重周公所營,故命君陳分居正東郊成周之邑里官司?!固?#183;孔穎答疏:「周公遷殷頑民于成周。頑民既遷,周公親自監(jiān)之。周公既沒,成王命其臣名君陳代周公監(jiān)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成周之邑?!?/span>

例句

天眷君陳舊在東,歸朝人看大司空。 楊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歸朝

典故
康侯馬

相關(guān)人物
周成王
 
康叔封(周武王之弟)


《周易》卷四《晉卦》
康侯用錫馬蕃庶,晝?nèi)杖印?/span>

例句

青絲玉勒康侯馬,孟水金堤滑伯城。 韓翃 送康洗馬歸滑州

《國語辭典》:周成王  拼音:zhōu chéng wáng
帝號。姓姬名誦。在位三十七年。武王之子。年幼時即位,由周公攝政,制禮樂,立制度,營建東都雒邑,七年后還政成王。
《漢語大詞典》:成康
周成王 與 周康王 的并稱。史稱其時天下安寧,刑措不用,故用以稱至治之世。《詩·周頌·執(zhí)競》:“不顯 成 康 ,上帝是皇?!?span id="2jijiyo" class="book">《漢書·景帝紀贊》:“ 周 云 成 康 , 漢 言 文 景 ,美矣?!?元 揭傒斯 《奎章閣賀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div>
《國語辭典》:周召  拼音:zhōu shào
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合稱。周成王時二人共輔朝政,故合稱為「周召」。
《漢語大詞典》:六五
(1).《易》卦爻位名。六,謂陰爻;五,第五爻。六五指卦象自下而上的第五爻為陰爻。易·明夷:“六五, 箕子 之明夷,利貞?!?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既濟》九三,遠引 高宗 之伐;《明夷》六五,近書 箕子 之貞?!?br />(2).謂六王( 夏啟 、 商湯 、 周武王 、 周成王 、 周康王 、 周穆王 )和五帝( 黃帝 、 顓頊 、 帝嚳 、 帝堯 、 帝舜 )。 唐太宗 《帝京篇》之十:“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div>
《漢語大詞典》:周成
即 周成王 。 漢 班固 《東都賦》:“遷都改邑,有 殷 宗中興之則焉;即土之中,有 周成 隆平之制焉?!眳⒁姟?成康 ”。
分類:周成王
《漢語大詞典》:成康
周成王 與 周康王 的并稱。史稱其時天下安寧,刑措不用,故用以稱至治之世。《詩·周頌·執(zhí)競》:“不顯 成 康 ,上帝是皇?!?span id="lufw25t" class="book">《漢書·景帝紀贊》:“ 周 云 成 康 , 漢 言 文 景 ,美矣?!?元 揭傒斯 《奎章閣賀表》:“惟上有 成 康 之君,下有 周 召 之臣?!?/div>
《漢語大詞典》:顧言(顧言)
相傳書·顧命為 周成王 臨終之遺命,后亦以“顧言”指人臨終遺言。 宋 王安石 《大理寺丞楊君墓志銘》:“ 嘉祐 七年四月辛巳,卒於 河南 ,享年三十九。顧言曰:‘焚吾所為書,無留也。以柩從先人葬。’”參見“ 顧命 ”。
《國語辭典》:顧命(顧命)  拼音:gù mìng
1.《書經(jīng)》篇名。為周成王臨終前的遺命。
2.天子的遺詔?!稌x書。卷六。明帝紀》:「敬聽顧命,任托付之重,同心斷金,以謀王室?!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下》:「世宗大慚,召范質(zhì)等入言嗹命,謂質(zhì)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當相之!』」
3.顧及生命。唐。王維 與工部李侍郎書:「畏賊顧望,貢獻不至,莫有斗心。侍郎慨然,枕戈泣血,奮不顧命,捍衛(wèi)圣主。」《宋史。卷二五五。列傳??笛訚伞罚骸笌泿熡戀\,奮不顧命;垂老之年,殞身鋒鏑?!?/div>
《漢語大詞典》:六王
(1).指 夏啟 、 商湯 、 周武王 、 周成王 、 周康王 、 周穆王 。左傳·昭公四年:“夫六王二公之事,皆所以示諸侯禮也。” 杜預(yù) 注:“六王, 啟 、 湯 、 武 、 成 、 康 、 穆 也?!?br />(2).指 周 之 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厲王 、 宣王 、 幽王 。詩·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 唐 孔穎達 疏:“以此二雅,正有 文 、 武 、 成 ,變有 厲 、 宣 、 幽 ,六王皆居在 鎬 豐 之地,故曰 豐鎬 之時詩也?!?br />(3).指戰(zhàn)國 齊 、 楚 、 燕 、 韓 、 魏 、 趙 六國之王。史記·秦始皇本紀:“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唐 杜牧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div>
《國語辭典》:魯頌(魯頌)  拼音:lǔ sòng
《詩經(jīng)》三頌之一。四篇,是魯國宗廟樂歌。魯為分封周公的諸侯國,因周公有制周禮之功,周天子命其郊祭諸禮可仿王室規(guī)模??鬃泳幵?,沿用此例,將魯宗廟樂歌與商、周二頌并陳。
《國語辭典》:卜年  拼音:bǔ nián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shù)?!蹲髠?。宣公三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晉。劉琨〈勸進表〉:「惠澤侔于有虞,卜年過于問氏。」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預(yù)測傳國的世數(shù)。亦泛指國運。《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南史·宋武帝紀:“ 晉 以卜世告終,歷數(shù)有歸,欽若景運,以命于 裕 ?!?span id="k6qnnet"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敵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窮,何憂舊業(yè)之不復(fù)!”參見“卜年”。
《國語辭典》:定鼎  拼音:dìng dǐng
1.相傳夏禹鑄九鼎以為傳受帝位的寶器,而王都所在便是鼎的所在,因此后人稱定都、建都為「定鼎」?!蹲髠鳌P辍罚骸赋赏醵ǘτ卩P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埂毒劳ㄑ?。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當先洪武爺掃蕩胡塵,定鼎金陵,是為南京?!?br />2.比喻得天下、奠定帝業(yè)。明。凌濛初《紅拂記。楔子》:「俺姓楊名素。身為名將,職任元戎。曾佐文皇定鼎?!?/div>
《漢語大詞典》:卜世
占卜預(yù)測傳國的世數(shù)。亦泛指國運。《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span id="zypqkgj" class="book">《南史·宋武帝紀》:“ 晉 以卜世告終,歷數(shù)有歸,欽若景運,以命于 裕 ?!?span id="ysmihuu"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五年》:“敵去之后,脩德政以息民,若卜世未窮,何憂舊業(yè)之不復(fù)!”參見“卜年”。
《國語辭典》:卜年  拼音:bǔ nián
占卜求問傳國的年數(shù)?!蹲髠鳌P辍罚骸覆肥廊?,卜年七百,天所命也。」晉。劉琨〈勸進表〉:「惠澤侔于有虞,卜年過于問氏?!?/div>
《國語辭典》:問鼎(問鼎)  拼音:wèn dǐng
春秋時,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人,并于周室疆域上檢閱軍隊。周定王派遣王孫滿慰勞,楚莊王便探問九鼎之大小輕重。語出《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對曰:『在德不在鼎……周雖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弧挂蚓哦橄纳讨苋膫鲊鴮毱鳎f王問鼎有圖謀君位之意。后用以指覬覦王位,謀取政權(quán);或指謀取最高榮譽、地位?!稌x書。卷九八。列傳。王敦》:「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帝畏而惡之。」
《漢語大詞典》:剪桐
呂氏春秋·重言:“ 成王 與 唐叔虞 燕居,援梧葉以為珪,而授 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女?!?叔虞 喜,以告 周公 。 周公 以請曰:‘天子其封 虞 邪?’ 成王 曰:‘余一人與 虞 戲也?!?周公 對曰:‘臣聞之,天子無戲言。天子言則史書之,工誦之,士稱之。’於是遂封 叔虞 于 晉 ?!焙笠蛞浴凹敉睘榉址獾牡鋵?。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剪桐疏爵,分茅建社?!?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剪桐光寵錫,題劍美貞堅?!?/div>
《漢語大詞典》:桐圭
亦作“ 桐圭 ”。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焙笠浴巴┇暋敝傅弁醴獍莸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桐圭作瑞,鳳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維,麟距冠元丘之俊?!惫纾槐咀鳌?珪 ”。 唐 許孟容 《享文恭太子廟樂章》:“桐珪早貴,象輅追設(shè)?!?/div>
《漢語大詞典》:桐葉封弟(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史佚 因請擇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與之戲耳。’ 史佚 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妒撬旆?叔虞 於 唐 ?!焙笠蛞浴巴┤~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葉封弟辯》。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開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詩:“憶昔 邵陵 全盛時,桐封愛子萬年枝?!?/div>
《漢語大詞典》:桐葉戲(桐葉戲)
指桐葉封弟故事。 唐 張說 《奉和圣制暇日與兄弟同游興慶宮作應(yīng)制》:“《棣華》歌尚在,桐葉戲仍傳?!眳⒁姟?桐葉封弟 ”。
《漢語大詞典》:桐葉封弟(桐葉封弟)
史記·晉世家:“ 成王 與 叔虞 戲,削桐葉為珪以與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請擇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與之戲耳?!?史佚 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妒撬旆?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葉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葉封弟辯》。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開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詩:“憶昔 邵陵 全盛時,桐封愛子萬年枝?!?/div>
《漢語大詞典》:君陳(君陳)
人名。 周公 旦 之子。書·君陳序:“ 周公 既沒,命 君陳 分正東郊 成周 ,作《君陳》。” 孔穎達 疏:“ 周公 遷 殷 頑民於 成周 。頑民既遷, 周公 親自監(jiān)之。 周公 既沒, 成王 命其臣名 君陳 代 周公 監(jiān)之,分別居處,正此東郊 成周 之邑?!?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禮記·坊記》“ 君陳 曰” 漢 鄭玄 注:“ 君陳 ,蓋 周公 之子, 伯禽 弟也?!焙笠蛞杂骰始抑爻?。 唐 楊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歸朝》詩:“天眷 君陳 久在東,歸朝人看大司空?!?/div>
分類:人名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