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4
詞典
5
分類詞匯
39
共39,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3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勸和
說和
考釋
論解
詳解
解割
私和
根據(jù)地
賄和
合局
和弭
講息
陽解陰毒
印度哲學(xué)
從中斡旋
《國語辭典》:
勸和(勸和)
拼音:
quàn hé
調(diào)解爭議,使歸和好?!端疂G傳》第三五回:「宋江把上件事都告訴了,『就與二位勸和如何?』二位壯士大喜,都依允了?!挂沧鳌竸窦堋埂?/div>
分類:
和解
《國語辭典》:
說和(說和)
拼音:
shuō he
調(diào)解雙方的爭執(zhí)?!犊鬃蛹艺Z。卷五。入官》:「善政行易,而民不怨;言調(diào)說和,則民不變。」
分類:
說和
調(diào)解
雙方
爭執(zhí)
勸說
和解
《國語辭典》:
考釋(考釋)
拼音:
kǎo shì
對古文物作考證并解釋。
分類:
考釋
考證
解釋
文字
古文字
考辨
和解
文獻
《漢語大詞典》:
論解(論解)
(1).論說和解釋。
《
后漢書·延篤傳
》
:“ 篤 論解經(jīng)傳,多所駮正,后儒 服虔 等以為折中?!?梁啟超
《改用太陽歷法議》
:“其有以忤俗駭民為疑者,吾將別著論解之?!?br />(2).謂據(jù)理申辯使之解脫(罪責)。
《
宋史·曾肇傳
》
:“諫官 陳瓘 、給事中 龔原 以言得罪,無敢救, 肇 極力論解。”
(3).處理解決。
《元典章·刑部十五·聽訟》
:“諸論訴婚姻家財田宅債負,若不係違法重事,并聽社長以理論解,免使妨廢農(nóng)務(wù),煩紊官司。”
分類:
論說
理解
說和
據(jù)理
和解
解決
解釋
申辯
解脫
罪責
《漢語大詞典》:
詳解(詳解)
(1).推斷和解釋。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
:“大家記了這隻曲子,回到家中,慢慢的詳解就是?!?span id="tvs9cvf" class="book">《
兒女英雄傳
》第三六回:“我這點
《
易
》
學(xué)卻也有幾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這一卦,我竟有些詳解不來?”
(2).詳細注釋。
分類:
詳細
推斷
和解
注釋
解釋
《漢語大詞典》:
解割
謂和解而消除怨恨。
《
劉知遠諸宮調(diào)·知遠走慕家莊沙佗村入舍
》
:“ 洪信 、 洪義 嗔怒尚難消,不能解割?!?/div>
分類:
和解
消除
怨恨
《漢語大詞典》:
私和
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謂刑事案件不經(jīng)官斷而私自和解。
《
文獻通考·刑六
》
:“凡有殺傷人處,如都保不曾申官,州縣不差官檢覆及家屬受財私和,許諸邑人告首?!?span id="wheoyis" class="book">《明律·刑律·尊長為人殺私和》:“凡祖父母、父母及夫若家長為人所殺而子孩妻妾奴婢等雇工人私和者,杖一百。徒三年?!?清
李漁
《比目魚·征利》
:“他們進去私和,這狀子遞不成了?!?/div>
分類:
刑事
禁律
刑事案件
不經(jīng)
經(jīng)官
私自
和解
《國語辭典》:
根據(jù)地(根據(jù)地)
拼音:
gēn jù dì
憑恃、依據(jù)的地方。多指事物據(jù)以發(fā)展的主要中心。如:「宋江等人嘯聚山林,以梁山泊為根據(jù)地。」《清史稿。卷一三八。兵志九》:「故創(chuàng)練海軍,以威海、旅順為根據(jù)地?!?/div>
分類:
存在
長期
基地
武裝
基礎(chǔ)
斗爭
二次
革命
革命戰(zhàn)爭
抗日戰(zhàn)爭
和解
解放戰(zhàn)爭
命根
根據(jù)地
《漢語大詞典》:
賄和(賄和)
送錢財買得和解。 樊增祥
《批劉德禮呈詞》
:“昨據(jù) 王悅?cè)?呈稱:爾等於五月朔刀傷其子 王福來 ,賄和寢事。”
分類:
送錢
錢財
買得
和解
《國語辭典》:
合局
拼音:
hé jú
和解、和好。《醒世姻緣傳》第一九回:「你三個聽我說,合了局罷!」
分類:
和解
和好
《漢語大詞典》:
和弭
謂和解弭兵。 晉
袁宏
《
后漢紀·獻帝紀二
》
:“ 長沙 太守 孫堅 亦起兵誅 卓 …… 卓 以 堅 為破虜將軍,冀其和弭, 堅 討 卓 逾壯。”
分類:
和解
《漢語大詞典》:
講息(講息)
和解息爭。 清
陳儀
《梁明府傳》
:“君既以寧息為事,訟者至,率諭令講息,不得已乃傳訊。”
分類:
和解
息爭
《漢語大詞典》:
陽解陰毒(陽解陰毒)
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明
李贄
《答來書》
:“蓋彼皆君子路上人,決無有匿怨友人,陽解陰毒之事。”
分類:
表面
和解
背后
后下
下毒手
《國語辭典》:
印度哲學(xué)(印度哲學(xué))
拼音:
yìn dù zhé xué
以靈魂、業(yè)和解脫為基本概念,探討各種哲學(xué)問題的學(xué)問。有各種不同的派別,各派別都以「經(jīng)」的形式對其理論加以系統(tǒng),將哲學(xué)教義變?yōu)橐子浀母裱?、公式或?guī)則。主要內(nèi)容是要透過宗教的實踐,以求得從業(yè)和輪回世界的解脫,對改變現(xiàn)實社會的觀念并不重視。
分類:
靈魂
和解
解脫
探討
哲學(xué)
學(xué)問
問題
《國語辭典》:
從中斡旋(從中斡旋)
拼音:
cóng zhōng wò xuán
居中協(xié)調(diào)和解。如:「里長從中斡旋,化解了里民一場糾紛?!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一八回:「見面之后,寒暄幾句,胡統(tǒng)領(lǐng)先謝他從中斡旋之事,又提到周老爺,竟其甚不滿意?!?/div>
分類:
協(xié)調(diào)
調(diào)和
和解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