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0
詞典
1
分類詞匯
29
共30,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蛋糕
頭臉
米果
馓子
溲面
酷累
榆錢糕
疤瘌餅
燕皮
搋面
杏仁粉
防毒面具
蛋卷
水溲餅
面勃
《國語辭典》:
蛋糕
拼音:
dàn gāo
用雞蛋、面粉、糖、香料等和勻制成的糕點。如:「奶油蛋糕」。
分類:
蛋糕
雞蛋
和面
面粉
松軟
《國語辭典》:
頭臉(頭臉)
拼音:
tóu liǎn
1.面貌。《紅樓夢》第八七回:「我看那丫頭倒也還頭臉兒乾凈?!?br />2.有錢有勢,或是有名望的人?!都t樓夢》第四六回:「可巧王夫人、薛姨媽、李紈、鳳姐、寶釵等姊妹并外頭的幾個執(zhí)事、有頭臉的媳婦都在賈母跟前湊趣兒呢?!?/div>
分類:
頭臉
腦袋
面子
面貌
和面
面孔
相貌
臉面
《國語辭典》:
米果
拼音:
mǐ guǒ
一種由蓬萊米制成的餅乾。外敷以糖或薄鹽,甜脆可口。也稱為「仙貝」。
分類:
和面
油炸
《國語辭典》:
粔籹
拼音:
jù nǜ
用蜜和米面煎制而成的環(huán)形糕餅。為古代冬寒時的一種食品。《楚辭。宋玉。招魂》:「粔籹蜜餌,有餦餭些?!顾?。
陸游
九里
詩:「陌上鞦韆喧笑語,擔頭粔籹簇青紅?!?/div>
分類:
種食
食品
米面
細條
《國語辭典》:
馓子(饊子)
拼音:
sǎn zi
一種北方點心。用面粉做成一束細絲之后,加以油炸即成。也稱為「板搭馓子」。
分類:
馓子
和面
油炸
面食
食品
《國語辭典》:
溲面(溲麵)
拼音:
sōu miàn
以水拌和面粉。宋。
蘇軾
二月十九日攜白酒鱸魚過詹使君食槐葉冷淘
詩:「青浮卵碗槐芽餅」句下王。注:「子仁曰:『槐芽餅,即敘所謂槐葉冷淘也,蓋取槐葉汁溲面作餅,即鮮碧色也。』」
分類:
和面
《漢語大詞典》:
酷累
菜和面攪拌在一起,用鍋蒸熟的一種食品。 元
無名氏
《村樂堂》
第三折:“ 后興 ,同知相公叫我牢里問事去,著你娘做些酷累來?!?/div>
分類:
和面
攪拌
蒸熟
種食
食品
《漢語大詞典》:
榆錢糕(榆錢糕)
以榆莢和面加糖或鹽等做成的蒸糕。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榆錢糕》
:“三月榆初錢時,採而蒸之,合以糖麪,謂之榆錢糕?!?/div>
分類:
榆莢
和面
《國語辭典》:
疤瘌餅(疤瘌餅)
拼音:
bā la bǐng
一種糕餅。用水拌和面、米,經(jīng)發(fā)酵蒸熟后,表面不平,好像疤痕,故稱。
分類:
糕餅
用水
拌和
和面
發(fā)酵
蒸熟
《國語辭典》:
燕皮
拼音:
yàn pí
一種用豬肉和面粉搗爛搟成的皮。可中包碎肉、蝦乾、蔥花等餡,制成扁肉燕,或切絲后裹在肉丸上,做成燕丸。
分類:
豬肉
和面
面粉
《國語辭典》:
搋面(搋面)
拼音:
chuāi miàn
和面時用力揉搓。如:「作蔥油餅,搋面要帶勁,餅煎出來,才會好吃。」
分類:
和面
揉搓
《國語辭典》:
杏仁粉
拼音:
xìng rén fěn
杏仁磨碎攙和面粉白糖而成的粉狀物。
分類:
杏仁
攙和
和面
面粉
白糖
狀物
《國語辭典》:
防毒面具
拼音:
fáng dú miàn jù
防止被毒氣傷害所使用的面具。常用于礦場、工廠或戰(zhàn)場,為防護面具之一,參見「防護面具」條。
分類:
保護
呼吸器官
眼睛
和面
面部
《國語辭典》:
蛋卷
拼音:
dàn juǎn
用雞蛋、面粉等原料調(diào)勻烘焙,捲成長圓形的食品。如:「蛋卷味道香酥可口,令人忍不住一吃再吃?!?/div>
分類:
食品
食品名
品名
雞蛋
和面
面粉
適當
佐料
《漢語大詞典》:
水溲餅(水溲餅)
以水和面制成的餅。
《
初學記
》
卷二六引 漢 崔寔
《四民月令》
:“立秋無食煮餅及水溲餅?!币嗍》Q“ 水溲 ”。 清
吳偉業(yè)
《友人齋說餅》
詩:“水溲非用淘槐葉,蜜餌寧關煮蕨芽?!?/div>
分類:
和面
《漢語大詞典》:
面勃(麪勃)
和面時,灑在濕面上的干面粉。 宋 莊季裕
《
雞肋編
》
卷上:“
《本艸》
:‘麻蕡,一名麻勃,云此麻花上勃勃者?!适廊酥^塵為勃土;果木諸物,上浮生者皆曰衣勃;和麪而以乾者傅之,亦曰麪勃。”
分類:
和面
面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