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吳詠 朝代:東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張掖人。為護羌校尉馬賢征聘,后為太尉龐參屬官。參與賢相互誣告罪應死,各引詠為證人。詠計理無兩直,遂自刎死。參、賢慚悔,自相和釋。晉時,代涼州刺史張軌祭其墓,旌表其子孫。
魏詠之 朝代:東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05 【介紹】: 東晉任城人,字長道。家世貧素,躬耕好學。生而兔唇,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名醫(yī)為修補之。初為州主簿?;感Q帝,劉裕討之,玄敗,拜豫州刺史。擊破桓歆。晉安帝義熙初,進吳國內史,尋轉荊州刺史,領南蠻校尉。為布衣時不以貧賤為恥,登高位不以富貴驕人,論者稱之。卒謚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 【介紹】: 北魏隴西狄道人,字義興。李虔從子。起家太學博士,孝莊帝時累官廣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孝莊帝殺爾朱榮,詠弟義邕預其事。及節(jié)閔帝即位,詠及義邕并為爾朱仲遠所殺。

人物簡介

全梁文·卷五十九
詠,仕齊未詳,天監(jiān)累遷太常卿。
郎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隋人。隱居西昌,以采樵為業(yè)?;驌氤鞘?,遇人買,則自稱西昌逸士,酒中人。并云:“我今獻公所缺,公當惠我所無?!奔匆蚤孕揭拙剖场?/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南洛陽人。玄宗開元進士。后流落不偶,移家歸汝墳間別業(yè),以漁樵自終。少與王維友善。工詩,剪刻省凈,用思尤苦。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排行三,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開元十二年(724)杜綰榜進士。祖詠與王維交誼頗深,多有酬唱之作,又與盧象、儲光羲、王翰、丘為等為友。中進士后未得官,約于開元十三年歲末即離京歸汝墳(今河南汝陽、汝州間)別業(yè),以漁樵自終。其間與王翰恣為歡暢。生平事跡見《唐詩紀事》卷二〇、《唐才子傳》卷一。祖詠作詩最重經(jīng)營意境,名篇《終南望余雪》僅二韻即意盡而止。殷璠評其詩“剪刻省凈,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凌俗”(《河岳英靈集》卷下),芮挺章《國秀集》選其詩5首,均見盛唐詩壇對祖詠之重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斷句4。
唐詩匯評
祖詠。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開元十二年(724)登進士第。王維為濟州司倉參軍,與唱和。后因仕途失意,移居汝墳。王翰為汝州長史、仙州別駕,與當?shù)孛坑钨p,祖詠常在座。曾南游江南,北上薊門。后被眨,其事未詳。與王維、儲光羲、盧象、立為友善。有《祖味詩》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一卷。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五
詠。洛陽人。開元十二年進士。

作品評論

河岳英靈集
詠詩剪刻省凈,用思尤苦,氣雖不高,調頗凌俗。至如“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亦可稱為才子也。
《唐詩品》
殷璠評祖詩“剪刻省靜,用思尤苦”,此當未知祖詩者也。唐自天寶以后,極工鎖尾而略于發(fā)端,務諧聲偶而劣于遞送,祖詩殊脫此病。若謂苦思得之,則聲響結滯,安得音調諧協(xié)乃爾?祖病乃在古風《觀古意》一篇,疊韻偏側,命意蕪淺,殊少風云之氣。其在開元之間,品望雌矣。
《詩源辨體》
祖詠詩甚少,五言古僅數(shù)篇,俱不為工。五言律,聲調既高,語亦甚麗。七言“燕臺一去”一篇,實為于鱗諸子鼻祖。
《載酒園詩話又編》
詠與盧象,稍有悲涼之感,然亦不激不傷。盧情深,祖尤骨秀。
《唐七律詩鈔》
祖詠諸公,篇什不多,自是盛唐正軌。
劉詠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詠官澤州錄事參軍。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昭宗天復四年(904)登進士第,旋歸蜀。以詩道自負,亦善弈棋。與韋莊友善,莊曾有詩賀其登第。陳詠曾以所作“隔岸水牛浮鼻渡,傍溪沙鳥點頭行”詩置于卷首自炫,杜光庭曾諷曰:“先輩佳句甚多,何必以此為卷首?”詠答曰:“曾為朝貴見賞,所以刻于首章?!笔论E散見《北夢瑣言》卷七、《唐詩紀事》卷七一?!?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斷句1聯(lián)。
張居詠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時人。初仕吳,累官至門下侍郎。南唐李昪升元元年,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尋表請烈祖復姓,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淳厚寡言,于朝政無所表見。元宗立,罷為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卒謚懿。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居詠仕吳。累官至門下侍郎。入南唐。升元元年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表請先主復姓。進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嗣主立。罷為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卒。賜號順天翼運功臣。特贈守太子太傅上柱國清河郡開國公。謚曰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15 【介紹】: 宋濮州鄄城人,字復之,號乖崖。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歷太常博士、樞密直學士等職。出知益州,參與鎮(zhèn)壓李順起事,對蜀民實行懷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興軍、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績。累進禮部尚書,上疏極論丁謂、王欽若大興土木,致國庫空虛,請斬之以謝天下。旋遭排擠出知陳州。卒謚忠定。平生以剛方自任,為政尚嚴猛,好慷慨大言。與寇準最善,每面折其過,雖貴不改。有《乖崖集》。
全宋詩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屬山東)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雍熙元年(九八四),遷著作佐郎。端拱元年(九八八),轉秘書丞。二年,通判相州。召還,知開封府浚儀縣,出為荊湖北路轉運使。淳化四年(九九三),擢樞密直學士、知通進銀臺司兼掌三班院。五年,出知益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召拜給事中,遷戶部使,改御史中丞。二年,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五年,改知永興軍。六年,加刑部侍郎、再知益州。景德三年(一○○六),復掌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四年,知升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五)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改知陳州(同上書卷七八)。八年八月卒,年七十。謚忠定。有《張乖崖集》十卷(《郡齋讀書志》卷一九),南宋時增廣為十二卷。事見宋錢易《故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贈左仆射張公墓志銘》,《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巖?!堅佋?,以《續(xù)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乖崖先生文集》(十二卷、附一卷)為底本,參校宋咸淳五年伊賡刻本(今存前六卷,簡稱殘宋本,藏北京圖書館)、清曹溶舊藏鈔本(十卷、附一卷,簡稱曹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康熙四十九年呂無隱鈔本(簡稱呂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丁丙鈔補本(僅前七卷,以配明澹生堂鈔本,簡稱丁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光緒八年莫祥芝刻本(簡稱莫刻),并酌采清蔣繼功、黃丕烈、近人傅增湘??背晒ǚ謩e稱蔣校、黃校、傅校)。另從《西昆酬唱集》等輯得集外詩五首,附編卷末。
黃鶴樓志·人物篇
張詠(946—1015) 北宋詩人。字復之,號乖崖。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縣)人。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累官樞密直學士、禮部尚書。工詩善賦,有《乖崖集》。任荊湖北路轉運使期間長至黃鶴樓賞景作詩,從成都罷歸途經(jīng)武昌時再游黃鶴樓,作七律《登黃鶴樓》。后人在其登樓作詩處建“乖崖亭”以示紀念。
全宋文·卷一○八
張詠(九四六——一○一五),字復之。以「乖則違眾,崖不利物」自戒,因號乖崖子;又號九河生。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北)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即授大理評事,知鄂州崇陽縣。淳化初,由知浚儀縣擢為荊湖北路轉運使。四年,官樞密直學士、知銀臺通進封駁司,兼掌三班院。詠歷遷外任,曾于淳化五年、咸平六年兩知益州,景德三年,出知升州,皆以政績聞。大中祥符三年,官工部尚書,同年秋,加禮部尚書。八年八月一日卒,年七十,贈左仆射,謚忠定。詠剛方自任,為治尚嚴猛,「文章雄健有氣骨,稱其為人」。有文集十卷,后人增為十二卷。《宋史》卷二九三有傳,又見《乖崖先生文集》附錄李燾《湖北漕司乖崖堂記》,錢易所撰墓志銘,韓琦所撰神道碑銘。
聶詠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一
聶詠,太平興國間為右補闕、西川轉運副使。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宋史》卷一八○,《宋會要輯稿》食貨二三之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1 【介紹】: 宋開封人,字詠之,號深寧子。第進士。歷知錢塘、山陰縣。仁宗即位,召為監(jiān)察御史。以忤王欽若,出通判信州,徙邵州。欽若卒,還為殿中侍御史。歷三司鹽鐵判官、權同判吏部流內銓、二司鹽鐵副使、判登聞檢院。不避權貴,遇事敢言,對朝官阿附丁謂、曹利用者多所抨擊。有《道釋雜言》。
全宋文·卷三三○
鞠詠(?——一○三一),字詠之,自號深寧子,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幼孤好學,舉進士,試秘書省校書郎、知錢塘縣。仁宗即位,以太常博士召為監(jiān)察御史。出通判信州。還為殿中侍御史,三司鹽鐵判官。以尚書禮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權同判吏部流內銓,為三司鹽鐵副使。天圣八年為天章閣待制,明年卒。嘗著《道釋雜言》數(shù)十篇。《宋史》卷二九七有傳。
李宗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明道二年(1033)任江南西路轉運使。景祐元年(1034)任三司戶部判官。景祐三年(1036)任判三司戶部勾院。景祐五年寶元元年(1038)任河東路轉運使。寶元三年康定元年(1040)任淮南江浙荊湖等路發(fā)運使??刀ǘ陸c歷元年(1041)任三司戶部副使。慶歷三年(1043)任徐州知州。慶歷三年(1043)4月知徐州。慶歷五年(1045)任三司鹽鐵副使。慶歷七年(1047)任相州知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關詠,字永言(據(jù)《全宋詞》小傳)。曾官屯田郎中(《文恭集》卷一六《關詠可屯田郎中制》)。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以太常少卿知泉州,改光祿卿、秘書監(jiān)(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九)。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關詠,字永言。慶歷中以都官員外郎知婺州,改職方員外郎,歷屯田郎中。嘉皊八年除太常少卿,知泉州,改光祿卿、秘書監(jiān)。見《文恭集》卷一六《關盳可屯田郎中制》,《婺州刺史題名碑》,《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
李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四年(1052)任潮州知州?;实v四年(1052)任南雄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