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5
詞典
4
分類詞匯
20
佛典
1
共25,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1
2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號嗄
號嘶
啼哭郎君
啼謼
夜星子
墮淚妝
兒啼帖
號喪
哭哭啼啼
佛類詞典
啼哭佛
《漢語大詞典》:
號嗄(號嗄)
力竭聲嘶地啼哭。 清
錢謙益
《跋雪浪師書〈黃庭〉后》
:“師之本色如此,豈余向者號嗄兒童之見,所能相其髣髴也哉!”
分類:
啼哭
《漢語大詞典》:
號嘶(號嘶)
啼哭叫喊。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阿繡
》
:“久之,聞號嘶漸遠,乃釋手曰:‘別矣!前皆坦途,可緩行。愛汝者將至,宜與同歸?!?/div>
分類:
啼哭
叫喊
《漢語大詞典》:
啼哭郎君
譏辦事無能,只知啼哭了事者。 宋
羅大經(jīng)
《
鶴林玉露
》
卷一:“ 曲端 在 陜西 ,甚有威望, 張魏公 宣撫,首擢用之。 金 人萬戶 婁室 與 撒離曷 等寇 邠州 , 端 擊敗之;至 白店原 ,又大敗之。 撒離曷 乘高望師,懼而號哭; 金 人因目之為啼哭郎君?!眳㈤?span id="m4bx3lq" class="book">《
宋史·吳玠傳
》及 宋 李心傳
《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四年三月
》
。
分類:
辦事
無能
啼哭
了事
《漢語大詞典》:
啼謼
啼哭呼叫。
《
漢書·梁孝王劉武傳
》
:“ 李太后 與爭門,措指,太后啼謼,不得見 漢 使者?!?/div>
分類:
啼哭
呼叫
《漢語大詞典》:
夜星子
指夜間啼哭的小兒。 清
袁枚
《
新齊諧·夜星子
》
:“京師小兒夜啼,謂之‘夜星子’?!?/div>
分類:
啼哭
小兒
晚上
《漢語大詞典》:
墮淚妝(墮淚妝)
古時婦女面妝的一種。薄施素粉,有如啼哭。
《
后漢書·五行志一
》
:“ 桓帝 元嘉 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糚……啼糚者,薄施目下,若啼處?!?明
湯顯祖
《紫釵記·裁詩》
:“扶頭酒醒爐香炧,墮淚妝殘柳暈斜?!?/div>
分類:
婦女
面妝
有如
啼哭
《漢語大詞典》:
兒啼帖(兒啼帖)
舊俗張貼在外,用以防止小孩夜間啼哭的字條。
分類:
張貼
防止
小孩
啼哭
字條
晚上
《國語辭典》:
號喪(號喪)
拼音:
háo sāng
舊時習俗,喪家以仆隸、甚至乞丐代哭,稱為「號喪」。見《南史。卷二四。王裕之傳》。
《國語辭典》:
號喪(號喪)
拼音:
háo sang
哭。含有詈罵之意。也作「嚎喪」。
分類:
詈詞
京師
罵人
啼哭
喪家
有用
仆隸
雇人
人代
《國語辭典》:
哭哭啼啼
拼音:
kū ku tí tí
不停的哭泣?!都t樓夢》第六七回:「這如今才好些,又這樣哭哭啼啼,豈不是自己蹧蹋了自己身子?!埂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杆蛉诉€帶著病,一個三歲的女孩子,一路哭哭啼啼,這番辛苦,也盡夠受了?!挂沧鳌柑涮淇蘅蕖?。
分類:
哭哭啼啼
啼哭
不止
啼哭佛
【佛學大辭典】
(佛名)賢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寶積經(jīng)號為樓由,翻為涕泣。別經(jīng)曰樓至,譯為啼哭。大寶積經(jīng)密跡金剛力士會曰:「最后成佛名曰樓由如來。爾時愁感自投于地,由斯號樓由(樓由者,晉言涕泣)?!谷鐏聿凰甲h秘密大乘經(jīng)五曰:「最小無邊慧太子當?shù)贸煞?,號樂欲如來。于賢劫中最后成佛(古經(jīng)不譯,但云樓至)?!辜蜗榉ㄈA義疏十二曰:「金剛身下第三示非梵非圣身,既為鬼神屬。四天處住,是故非圣身,實是樓至佛。故非凡,此云啼哭佛,獨住半賢劫度眾生?!勾耸柚?,以今之二王為樓至佛之化身也。禪錄亦多依此。皆誤也。(參見:二王)
二王
【佛學大辭典】
(圖像)寺門兩脅所立之二個金剛夜叉也,略名金剛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跡金剛,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寶積經(jīng)密跡金剛力士會曰:「昔有轉輪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來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諸子發(fā)道意,欲知當來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籌。有太子名凈意,得第一籌,拘留孫佛是也。得第四籌者,釋迦佛也。乃至得最后之籌者樓由佛也(他經(jīng)曰樓至)。時后二子,兄為法意曰:吾自誓當諸人成得佛時為金剛力士親近于于佛,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不懷疑結。弟為法念曰:愿諸仁成佛道,則身當勸助法輪使轉。其時之勇群王,即過去之定光如來是也;其時之諸子即此賢劫中之千佛是也;其法意太子即今之金剛力士,名為密跡者是也;其法念太子即今之梵王是也;彼時圣王之中宮夫人婇女即今之諸來會者是也?!梗ń鸸饷魑木溆浟^出于正法念經(jīng),誤也。檢七十卷正法念經(jīng)無此文)依此本緣,則金剛力士唯為一人。故知禮之金光明文句記六曰:「據(jù)經(jīng)唯一人,今狀于伽藍之門為二像者,夫應變無方,多亦無咎?!沟源藶槎裾撸鄵?jù)佛說。毗奈耶雜事十七曰:「給孤長者,施園之后,作如是念:若不彩畫便不端嚴。佛若許者,吾欲莊飾。(中略)佛言:長者于門兩頰,應作執(zhí)杖藥叉。」(夜叉新譯作藥叉)。然嘉祥之法華義疏十二,謂金剛力士為樓至佛之化身。又禪錄皆為青葉樓至二佛之化身,此未審見寶積經(jīng)文之誤也。禪錄之誤,本于陸游之入蜀記?!居帧棵茏谝詯廴久魍跖c不動明王并稱曰二王。愛染明王表煩惱即菩提。不動明王表生死即涅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