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3,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神女廟
桃花洞
渝舞
劍道
川土
疊羅
雁鵝
笮橋
蠶崖
邛都
宗密
巴縣
紅巖
楚陽臺
東女
《漢語大詞典》:神女廟(神女廟)
廟名。為 巫山 神女所立之廟。在 四川省 巫山縣 東 巫山 飛鳳峰 麓。《清一統(tǒng)志·夔州府·祠廟》引 晉 習鑿齒 《襄陽耆舊傳》:“ 赤帝 女曰 瑤姬 ,未行而卒,葬於 巫山 之陽,故曰 巫山 之女。 楚懷王 游於 高唐 ,夢與神遇,遂為置觀於 巫山 之南,號為 朝云 ?!币徽f 瑤姬 為 西王母 之女。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下:“ 瑤姬 , 西王母 之女,稱 云華夫人 ,助驅(qū)鬼神,斬石疎波,有功見紀,今封 妙用真人 ,廟額曰‘凝真觀’?!?唐 羅隱 《渚宮秋思》詩:“ 襄王臺 下水無賴, 神女廟 前云有心?!?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四川一·名山》:“ 巫山 亦曰 巫峽 ,在 夔州府 巫山縣 東三十里,下有 神女廟 ?!?/div>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隱居之地。 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幾春!”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桃花洞遠迷應久,杏樹壇荒跡自傳?!?br />(2).傳說 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臺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詞:“翠娥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臺夢,一片春愁誰與共!”參閱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3). 四川省 長壽縣 有桃花洞,以出產(chǎn)棺木板料而著稱,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詞話》第六三回:“ 尚舉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舉人 父親,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時帶來,預備他老夫人用的,兩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這一副,墻磕底蓋堵頭俱全?!?/div>
《漢語大詞典》:渝舞
四川省 渝水 一帶的舞蹈。文選·左思〈蜀都賦〉:“奮之則 賨 旅,翫之則 渝 舞?!?李善 注引 應劭 《風俗通》:“ 閬中 有 渝水 , 賨 人左右居,鋭氣喜舞。 高祖 樂其猛鋭,數(shù)觀其舞,后令樂府習之?!?唐 劉禹錫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玉帳觀 渝 舞,虹旌獵 楚 田。”
分類:四川舞蹈
《國語辭典》:劍道(劍道)  拼音:jiàn dào
1.一種源自于日本的擊劍運動。由古代武士格斗術(shù)發(fā)展而來。比賽者持木刀或竹刀,并戴胴(胸鎧)、垂(腰鎧)、面具、籠手(棉手套)等裝備,在九至十一米見方大的場地進行。以擊中對方的面、前臂、胴或咽喉部位者得分。每場比賽三分鐘,先得兩分者為勝。
2.四川省劍閣縣北,大小劍山之間的棧道。也稱為「劍閣」。
《國語辭典》:川土  拼音:chuān tǔ
四川產(chǎn)的生鴉片。別于云南等其他產(chǎn)地的鴉片。
《漢語大詞典》:疊羅(疊羅)
四川 天彭 紅牡丹品種之一。 宋 陸游 《天彭牡丹譜·花釋名》:“彩霞者,其色光麗,爛然如霞。疊羅者,中間瑣碎,如疊羅紋。勝疊羅者,差大於疊羅。此三品,皆以形而名之?!?/div>
《漢語大詞典》:雁鵝(雁鵝)
(1). 江 南方言。褐色鵝。 宋 歐陽修 《讀〈徂徠集〉詩》:“生徒日盈門,飢坐列雁鵝。” 宋 洪邁 容齋四筆·禽畜菜茄色不同:“ 蘇 秀 間,鵝皆白,或有一斑褐者,則呼為雁鵝,頗異而畜之。若吾鄉(xiāng)凡鵝皆雁也?!?span id="9ha491a" class="book">《墨子·雜守》“先殺牛羊雞狗烏雁” 孫詒讓 間詁引 清 畢沅 曰:“今 江 東人呼鵝猶曰雁鵝?!?魯迅 《故事新編·出關(guān)》:“ 孔丘 送我的一只雁鵝,不是曬了臘鵝了嗎?”
(2). 四川 方言。稱雁。 郭沫若 《星空·獻詩》:“我看見一只帶了箭的雁鵝,??!它是個受了傷的勇士?!?/div>
《漢語大詞典》:笮橋(笮橋)
(1).用竹索編織而成的架空吊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縣,即 汶山郡 治, 劉備 所置也。渡江有笮橋。” 杜甫 《桔柏渡》“連笮動嫋娜” 清 仇兆鰲 注:“《梁益記》:‘笮橋,連竹索為之,亦名繩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萬山叢矗,中遶洶溪,皮船笮橋,曲折一綫?!?br />(2).橋名。又名 夷里橋 。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因橋用竹索編成,故名。相傳 晉 永和 四年 桓溫 伐 蜀 ,戰(zhàn)敗 蜀 主 李勢 于此。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西南兩江有七橋﹞城南曰 江橋 ;南渡流曰 萬里橋 ;西上曰 夷里橋 ,亦曰 笮橋 。橋又從沖治,橋西北折曰 長昇橋 ; 郫江 上西有 永平橋 ?!?/div>
《漢語大詞典》:蠶崖(蠶崖)
關(guān)名。在 四川省 都江堰市 西北。其處江山險絕,鑿崖通道,有如蠶食,故名。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詩:“ 漰口 江如練, 蠶崖 雪似銀?!?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蠶崖 ,在 導江縣 西北四十七里?!?明 楊慎 《七盤勞歌》:“ 蠶崖 白云上,鳥道金天西?!眳㈤?span id="evr9991" class="book">《元和郡縣志·彭州》。
《漢語大詞典》:邛都
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國名。在今 四川省 西昌市 東南。 漢 通 西南夷 ,以 邛都 為 越嶲郡 。史記·西南夷列傳:“自 滇 以北君長以什數(shù), 邛都 最大?!?/div>
《國語辭典》:宗密  拼音:zōng mì
人名。(西元781~841)唐代高僧。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屬四川)人。先從道圓禪師出家,后隨澄觀學習華嚴宗教義。他除了專精華嚴哲學,還特別留意禪宗,并承荷澤宗的禪法,提倡禪教一致,矯禪宗和教門各偏一方之蔽。被尊為華嚴宗五祖。也稱「圭峰大師」。著有《注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原人論》一卷、《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傳世。
《國語辭典》:巴縣(巴縣)  拼音:bā xiàn
縣名。在四川省重慶之南,位于長江、嘉陵江會口之西岸。因四川省的水全傾注于此,江流其下,形若巴字而得名。
《漢語大詞典》:紅巖(紅巖)
見“ 紅巖 ”。
亦作“ 紅巖 ”。 地名, 紅巖村 的省稱。在 四川省 重慶市 郊區(qū)。抗 日 戰(zhàn)爭時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十八集團軍 重慶 辦事處的駐址。 李少石 《祝董老六十大壽》詩:“ 紅巖 此日傳佳話,百壽圖成晉一觚。” 郭小川 《痛悼敬愛的周總理》詩:“在 重慶 紅巖 的日日夜夜,你英勇斗爭,臨危不懼?!?/div>
《漢語大詞典》:楚陽臺(楚陽臺)
在 四川 巫山縣 城西的 高都山 上。相傳為 楚襄王 與 巫山 神女幽會處。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也不唱 韓元帥 偷營劫寨,也不唱 漢 司馬 陳言獻策,也不唱 巫娥 云雨 楚 陽臺 ……只唱那娶小婦的 長安 李秀才 ?!?明 徐霖 《繡襦記·詭代僦居》:“ 楚 陽臺 云雨散,夢魂迷, 巫山 女何處尋之?!?/div>
《漢語大詞典》:東女(東女)
我國少數(shù)民族古國名。在今 四川 、 青海 和 西藏 部分地區(qū)。舊唐書·南蠻西南蠻傳·東女國:“ 東女國 , 西羌 之別種,以西海中復有 女國 ,故稱 東女 焉。俗以女為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