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3,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盤歌
靜眾
崍山
金音
巴錦
岷益
庸岷
川連
魚朝恩
劍門山
的博
大雪山
蜀鹽
綠荔枝
丈人觀
《漢語大詞典》:盤歌(盤歌)
流行于 四川 北部和 陜西 南部一帶的民歌,一般以問答的方式對唱。《中國歌謠資料·唱個盤歌給你聽》:“歌師傅,老先生,唱個盤歌給你聽。” 蕭三 《革命民歌集·好漢崖》:“姑娘沒有文學(xué)才,一堆盤歌抱在懷,高山唱歌找對手,誰把盤歌對起來?!?/div>
《漢語大詞典》:靜眾(靜衆(zhòng))
寺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漢語大詞典》:崍山(崍山)
名 邛崍山 。在今 四川省 西部 岷江 和 大渡河 之間。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 岷山 ﹞又東北一百四十里,曰 崍山 , 江 水出焉,東流注 大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江水一:“東北四十里,曰 崍山 …… 崍山 , 邛崍山 也?!?/div>
《漢語大詞典》:金音
(1).屬金之音。即商音。《風(fēng)后握奇經(jīng)》:“金音五:一緩鬭,二止鬭,三退,四背,五急背?!?span id="x68uoiy" class="book">《晉書·律歷志上》:“金音商,三分徵益一以生,其數(shù)七十二?!?br />(2).石名。產(chǎn)于 四川省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鳳凰鄉(xiāng) 境內(nèi)。其石質(zhì)剛硬,敲之如金音,鏗鏘妙音響徹良久,故名??芍瞥?。 明 末 秦良玉 曾統(tǒng)兵駐守于此,用此石制硯。 郭沫若 《詠秦良玉》之二:“艷説臙脂鮮血代,誰知草檄有金音?!弊宰ⅲ骸坝?石柱縣 有金音石,可製硯,傳説 秦良玉 草檄用之?!?/div>
《漢語大詞典》:巴錦(巴錦)
即蜀錦。 四川 生產(chǎn)的彩錦。 南唐 張泌 《浣溪沙》詞:“人不見時還暫語,令才拋后愛微嚬, 越 羅 巴 錦不勝春。”
分類:四川
《漢語大詞典》:岷益
古代泛指 四川 北部地區(qū)。 岷 ,指 岷(汶)山郡 ; 益 ,指 益州 。 晉 陸機(jī) 《辯亡論下》:“ 魏 人據(jù)中 夏 , 漢 氏有 岷益 , 吳 制 荊 楊 而奄 交 廣 。”南史·明僧紹傳:“ 泰始 季年, 岷 益 有山崩, 淮水 竭 齊郡 。”
《漢語大詞典》:庸岷
四川 ( 蜀 )的別稱。文選·陸機(jī)〈答賈長淵〉詩:“ 庸岷 稽顙,三江改獻(xiàn)?!?李善 注:“ 庸岷 , 蜀 境也。 庸 ,國名也; 岷 ,山名?!?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 夏首 憑固, 庸岷 負(fù)阻。”
分類:四川
《國語辭典》:川連(川連)  拼音:chuān lián
1.一種紙。產(chǎn)于福建,質(zhì)薄,可供書寫用。
2.四川所出產(chǎn)的黃連。
《國語辭典》:魚朝恩(魚朝恩)  拼音:yú cháo ēn
人名。(?~西元770)瀘州瀘川(今四川省瀘縣)人。唐代宦官,性聰慧狡黠。代宗時,為天下觀軍容宣慰使,勢傾朝野,恃勢恣橫,求取無厭,后終因跋扈而被誅。
《國語辭典》:劍門山(劍門山)  拼音:jiàn mén shān
山名。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北。山勢險峻,歷代皆為戍守之處。
《漢語大詞典》:的博
山名。在 四川省 理縣 東南。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獻(xiàn)上杜七兄仆射相公》:“寄辭收 的博 ,端坐掃攙搶。”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遠(yuǎn)戍十年臨 的博 ,壯圖萬里戰(zhàn) 皋蘭 ?!?/div>
《國語辭典》:大雪山  拼音:dà xuě shān
山名。位于苗栗縣與臺中縣交界處。海拔約三千六百公尺,大安溪支流大雪山溪發(fā)源于其北端,林產(chǎn)豐富。
《漢語大詞典》:蜀鹽(蜀鹽)
四川 所產(chǎn)的食鹽。打井汲水制成。 清 陳祥裔 《蜀都碎事》卷一:“ 蜀 鹽與天下異:鑿井得泉,深數(shù)十尋,徑廣數(shù)寸……以竹作云梯十?dāng)?shù)丈於井口,復(fù)以一竹筒長丈,為汲水之具。旁設(shè)灶,煮一晝夜,始成鹽塊。”
《漢語大詞典》:綠荔枝
荔枝名。皮為綠色,產(chǎn)于 四川省 。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鳥獸草木:“緑荔枝, 戎州 所出,肉熟而皮猶緑。” 宋 陸游 《感舊絕句》之二:“鵝黃酒邊緑荔枝, 摩訶池 上納涼時?!弊宰ⅲ骸熬v荔枝出 敘州 ?!卑矗?敘州 即 戎州 ,治所在今 四川省 宜賓市 西南。
《漢語大詞典》:丈人觀(丈人觀)
宮觀名。在 四川 灌縣 。青城山記:“昔 寧封 先生棲於此巖之上, 黃帝 筑壇,拜為五岳丈人。 晉 置觀焉?!?宋 陸游 有《丈人觀》、《題丈人觀道院壁》、《自上清延慶歸過丈人觀少留》等詩。 明 曹學(xué)佺 《蜀中名勝記·灌縣》:“續(xù)博物志:‘ 青城縣 歲春秋以蔬饌享 丈人山 ,令躬行禮?!w 蜀 之望山也。有 丈人觀 在 青城 北二十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