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3,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重碧
云頂
錦官城
川蜀
涪江
蜀門
東絹
香溪
外水
北巖
瀘水
浣花溪
滟滪堆
三峨
南川
《漢語大詞典》:重碧
(1).深綠色。 唐 杜甫 《宴戎州楊使君東樓》詩:“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 清 錢謙益 《淮陰逢雷司侍御五十壽詩》之一:“臘醅重碧泛深卮,花覆楸枰日未移?!?br />(2). 宋 代 敘州 (故治為今 四川省 宜賓縣 )酒名。 宋 費(fèi)袞 梁谿漫志·二州酒名:“ 敘州 本 戎州 也。 老杜 《戎州詩》云:‘重碧傾春酒,輕紅擘荔枝。’今 敘州 公醖,遂名以‘重碧’?!?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下:“郡醖舊名重碧,取 杜子美 《戎州詩》‘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之句?!?/div>
《漢語大詞典》:云頂(雲(yún)頂)
(1).山名。在 四川 境內(nèi)。 前蜀 貫休 《游云頂山晚望》詩:“ 云頂 聊一望,山靈草木奇。 黔 南在何處,堪笑復(fù)堪悲?!?宋 陸游 《自小云頂上云頂寺》詩:“躍馬上 云頂 ,欲呼飛仙人。” 錢仲聯(lián) 校注引 曹學(xué)佺 《蜀中名勝記·金堂縣》:“《名山志》云:‘ 金堂 三學(xué)山 ,乃 漢州 北山,一名 云頂 ,一名 石城 ,亦名 棲賢 、 開照 ,其實(shí)一山也?!?br />(2).山名。在 浙江省 瑞安縣 東。 元 倪瓚 《送僧游天臺次張外史韻》:“坐尋 云頂 千峰石,歸趁江頭八月潮。”
(3).高山頂上。 宋 陳著 《念奴嬌·獻(xiàn)再一兄成室大任》詞:“笑指舊隱逍遙,分猿鶴地,云頂栽花木。” 明 高啟 《題瀑布泉》詩:“千山云頂一泉飛,仰面時驚雨溼衣。”
《國語辭典》:錦官城(錦官城)  拼音:jǐn guān chéng
地名。位于四川省成都縣南。因織錦在錦江內(nèi)洗濯更加鮮明,故稱為「錦官城」。后人常用為成都的別稱。也稱為「錦里」、「錦城」。
《漢語大詞典》:川蜀
指 四川省 。古為 蜀國 之地,故稱。宋史·選舉志六:“方今國家之兵,東至 淮海 ,西至 川蜀 ,殆百餘萬。”元史·兵志一:“及 世祖 即位,平 川蜀 ,下 荊襄 ,繼命大將帥師渡 江 ,盡取 南宋 之地?!?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開礦》:“ 齊 魯 荊 襄 出鉛, 臺灣 出硝, 川蜀 出銅、鉛、煤、鐵,人皆知之矣。”
分類:四川蜀國
《國語辭典》:涪江  拼音:fú jiāng
河川名。源出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東北雪寶頂,東南流至重慶市合川區(qū)注入嘉陵江。
《漢語大詞典》:蜀門(蜀門)
山名。即 劍門 。在 四川省 劍閣縣 北。山勢險峻,古為戍守之處。亦代稱 蜀 地。 唐 杜甫 《木皮嶺》詩:“季冬攜童稚,辛苦赴 蜀門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jīng)馬嵬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門 ?!?span id="cmoeuei" class="book">《舊唐書·陽惠元傳》:“南赴 蜀門 ,西定 涇 壘 。”
《漢語大詞典》:東絹(東絹)
舊稱 四川省 鹽亭縣 產(chǎn)的鵝溪絹。多用于繪畫。 唐 杜甫 《戲?yàn)轫f偃〈雙松圖〉歌》:“ 韋侯 韋侯 數(shù)相見,我有一匹好東絹,重之不減錦繡段。已令拂拭光凌亂,請公放筆為直干。” 宋 黃庭堅(jiān) 《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我有好東絹,晴明要會期?!?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八·東絹:“ 蜀 鹽亭縣 有 鵝溪 ,縣出絹,謂之鵝溪絹,亦名東絹。 子美 詩‘我有一疋好東絹’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香溪
(1).水名。在 湖北省 興山縣 。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山南東道七·歸州:“ 香溪 在邑界,即 王昭君 所游處?!?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泊舟 興山 口,肩輿游 玉虛洞 ,去江岸五里許,隔一溪,所謂 香溪 也。源出 昭君村 ,水味美,録於《水品》,色碧如黛?!?br />(2).水名。在 江蘇省 吳縣 。 宋 洪芻 香譜·香溪:“ 吳 宮故有 香溪 ,乃 西施 浴處。又呼為 脂粉溪 。”參見“ 香水溪 ”。
(3).水名。在 四川省 原 彰明縣 ,今屬 江油市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四川二·成都府》:“ 香溪 在縣( 彰明縣 )西, 唐 貞觀 七年 醴泉 出 綿州 之 香溪 是也?!?br />(4). 宋 范浚 的別號。 范浚 以 秦檜 當(dāng)國,抗節(jié)不起,隱于 香溪 ,因稱 香溪先生 。有香溪集
《漢語大詞典》:香水溪
水溪名。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古跡一:“ 香水溪 ,在 吳 故宮中。俗云 西施 浴處,人呼為脂粉塘。 吳王 宮人濯粧於此溪,上源至今馨香。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塵?!?/div>
分類:溪名
《國語辭典》:外水  拼音:wài shuǐ
主要的、正常的薪給以外的收入。也稱為「外快」、「外快子」。
《漢語大詞典》:北巖(北巖)
(1).北面的山巖。晉書·張華傳:“中有雙劍,并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間氣不復(fù)見焉。 煥 以 南昌 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劍,光芒艷發(fā)?!?宋 蘇易簡 硯譜:“ 歐陽永叔 云, 端溪 以北嚴(yán)而上, 龍尾 以深溪而上。”
(2).寺院名。在今 四川省 達(dá)縣 西北 鳳凰山 。風(fēng)景優(yōu)美。 唐 黃滔 《送僧歸北巖寺》詩:“ 北巖 泉石清,本自高僧住?!?/div>
《國語辭典》:瀘水(瀘水)  拼音:lú shuǐ
河川名。位于今四川省的金沙江。三國時,諸葛亮曾渡過瀘水,深入南蠻,七擒七縱孟獲,平定亂事。
《國語辭典》:浣花溪  拼音:huǎn huā xī
河川名。位于四川省成都縣西五里。昔唐杜甫曾在此居住。明。徐應(yīng)秋《玉芝堂談薈。卷二四。百花潭》:「成都府城西南有浣花溪,一名百花潭。任夫人微時,見一僧墜污渠,為濯其衲,百花滿潭?!挂卜Q為「百花潭」。
《國語辭典》:滟滪堆(灩?jié)硕眩 ?span id="wecgsow" class='label'>拼音:yàn yù duī
地名。在四川瞿塘峽口。巉崖矗立江中,堆旁水勢湍急,湍成漩渦,往往為舟行之患。也稱為「英武石」。
《漢語大詞典》:三峨
四川 峨眉山 有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故稱 三峨 。 宋 蘇軾 《軾欲以石易畫晉卿難之復(fù)次韻》:“ 三峨 吾鄉(xiāng)里,萬馬君部曲?!?宋 范成大 《凌云九頂》詩:“江搖 九頂 風(fēng)雷過,云抹 三峨 日夜浮?!?宋 唐庚 《次張?zhí)煊X見贈韻》:“會引 鑑湖 為故事,要從英主乞 三峨 ?!?/div>
《漢語大詞典》:南川
(1).指 四川 南部,即 川 南地區(qū)。《陳書·宣帝紀(jì)》:“去歲 南川 頗言失稔,所督田租,于今未即。”
(2).泛指南方的河川。 南朝 齊 謝朓 《始之宣城郡》詩:“解劍北宮朝,息駕南川涘。” 唐 盧照鄰 《秋霖賦》:“嗟乎! 子卿 北海 , 伏波 南川, 金河 別鴈,銅柱辭鳶?!?/div>